七百岁的党家村 党家村的历史,是民居建筑与文化、伦理、民俗、信仰交相辉映的发展史。 党家村古民居建筑群,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至今670多年历史,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党家村地处陕西省韩城市东北方,东临黄河,南绕泌水,形若一颗嵌置于高原河谷中的“宝葫芦”。依原傍水,避风向阳,村低寨高,村寨相连,瓦屋千宇,不染尘埃,文化内涵丰富,公用设施齐全,是人类居住的最佳“风水”宝地。 党家村不同于地主庄园或富豪官邸,也不是楼空人静,而是罕见的古民居建筑群。近700年来党、贾两姓人设计、营建,坚守着祖先遗留下来的四合院宝贝家当,如今成为“民居瑰宝”、“东方人类古文化传统居住的活化石。 民居瑰宝党家村 党家村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至今670多年历史。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落选址符合”风水”,建筑布局遵循“礼制”。下村上寨,村寨相连。整个建筑融文化、道德、民俗、信仰为一体。国内外专家誉为“民居瑰宝”、“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坚守着的民居四合院建筑群 党家村四合院,大规模兴建于明清,至今保护有123院。四合院上为厅房似头,下为门房似足,两侧为厢房似臂,拟人形有寓意。青砖灰瓦坡屋顶,砖、石、木三雕俱全,现在还住着人,坚守着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贝家当。 丰富的文化占领了建筑空间 四合院门楣题字家家有,家训题刻到处可见,砖雕的照墙和墀头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使传统文化占领了建筑空间。 齐全的公用设施 村落公用设施有:古寨、古塔、古井、古潦池、古巷道、古暗道以及祠堂、私塾、哨门、炮台、药库、分银院等,功能齐全,为居民创造了避难、防盗、学习、生活的良好条件。 党家村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东北方向,距城区九公里,西距108国道1.5公里,东距黄河3.5公里,主要有党、贾两族,320户人家,1400余人,建村距今670年历史。 党家村民居四合院是韩城民居的典型代表,韩城在乾隆年间曾经被称为陕西的“小北京”而党家村因农商并重经济发达则又被称为“小韩城”,可见当年之盛况。 英国皇家建筑学会查理教授说道:“东方建筑文化在中国,中国民居建筑文化在韩城”。日本建筑学会农村计划委员会委员长工学博士青木正夫撰文:“我曾到过欧、亚、美、非四大洲十多个国家,从来没有见过布局如此古朴典雅,文化气息如此浓厚历史悠久的保存完好的古代传统居民村寨。党家村是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现党家村被陕西省定为“历史文化保护村”,列入“国际传统民居研究项目”。成为旅游参观的重地。 走进党家村,那古老的石砌巷道,那形式多样千姿百态的高大门楼,那考究的上马石,庄严的祠堂,挺拔的文星阁、神秘的避尘珠、华美的节孝碑与布局合理的四合院无不向人们诉说着党家村往日的兴盛与辉煌。 那些精美奇巧的门楣、木雕、砖雕、与壁刻家训使人们在欣赏赞叹之余又受到中国儒家传统人文思想的教益,真实地感知,感受到做人做事的哲理。 城墙、看家楼、泌阳堡、及夹层墙哨门等攻防兼备古代防御体系,是党家村保存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体现出在战乱年代有钱的党家村人当时的心态。 党家村选址合理,村容如舟,房屋建造符合传统阴阳八卦之说,木、石、砖三雕俱全,有很高的研究鉴赏价值,而现存的古代题字及生活用品完整的展现了当时的生活文化氛围。党家村集古代中国文化、建筑之大成,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国家领导人李瑞环在考察党家村时欣然题词称之为“民居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