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庙出来我们小逛了一下市容就直奔司马祠。司马迁祠给我的感觉非常好,祠坐落在一 个小山上,不远处就是黄河,山下是一片平原。山上郁郁葱葱,山下的一片片高粱地却因 为刚遭洪水,好像是池塘里的一片片芦苇,有一种肃杀之感。和我前一阵子去太湖看到的 一小片湿地景观情趣意境相异,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上山的路全部用鹅卵石铺就,路两旁 整齐的种植着松树,经过几个小的曲折,向山顶的祠堂延续过去。坡度越来越陡,仰望之 感愈盛,“史笔彪世”的大牌匾,既作为对司马迁功绩的评定,也作为对膜拜者“高山仰 止”心路的终结。接下来就是祠堂的供奉场所,对司马迁生平的介绍、功绩的介绍,此处 不再赘述。
出来之后我们幸运的碰到一辆出租车,直接打车奔往党家村。逃票未果,饥肠辘辘,直奔 一个农家院落,尝了一顿地道的农家菜。在院子里面吃农家菜,享受着美味的农家菜和暖 暖的冬日阳光,说不出的惬意和舒适,大半天的疲惫一扫而光。美味中记忆最深刻的花椒 炒的土豆丝,平时我们对花椒都是敬而远之,但是在这儿却让土豆丝香味扑鼻,后来还看 见当地人把花椒当瓜子一样的嗑,更是让我们惊诧不已。虽然我后来去了很多地方,但再 也吃不到这么好吃的土豆丝了,呵呵(在深夜写美食,实在是折磨自己的肠胃,我好饿) 。
党家村的整个村落布局和院落关系、尺度到现在仍然保留完整,在里面可以看到完整的院 落和村落、塔、碉楼和躲避土匪的城墙环绕的临时集居地。村落的发现和保护,几个日本 学者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中一个日本人还长眠在这片土地上,虽然我很反感小日本,但 是这里仅就事论事。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我的一个老师(我们私交很好,呵呵)的研 究生论文居然就是研究党家村,浪费了一个好导游,呵呵。
晚上住在村民家里,第二次睡炕,但却是第一次在冬天睡炕(上次在平遥是在夏天,炕不 用生火),亲身体验了一下没有暖气的地方火炕的重要性,还很好奇地看他们怎么烧炕, 呵呵,好玩。天气奇冷,早上起来一离炕,人都快冻翻。早上起来小逛了一会,玩了玩城 墙上用来对付土匪的土炮,采了几朵野花,破坏了一下生态就回了韩城市。在韩城市吃了 一顿很好吃的羊肉胡卜(记不清是不是这几个字了,惭愧ing……),真怀念陕西的面食, 真是种类齐全、物廉价美,口水又下来了……困了,不写了,今天早点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