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Voosay西部行系列游记东经114度向西之三十三昆仑山口六月雪

[游记]Voosay西部行系列游记东经114度向西之三十三昆仑山口六月雪

2007-07-21    voosay.com

离开察尔汗,我们顺利地抵达了格尔木市区。格尔木号称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城市,全市的总面积为12.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0余万,聚居着22个民族。
格尔木的城市介绍里有这么一段:“格尔木是蒙古语,意思是‘河流众多的地方’。在格尔木市12万多平方公里的戈壁、草原上,有大小湖泊20多个,大小河流13条。格尔木河是由昆仑山上融化的积雪而形成的河流,在湍流不息的格尔木河两岸,矗立着座座高大的楼房,各式建筑物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之中,笔直宽敞的街道两旁商场、饭店林立,横贯市区的青藏公路宛如一条彩带,把雪山、戈壁和城市连结在一起,成为通向西藏、新疆的门户”。
格尔木给我们的印象是盐碱滩和戈壁滩边缘的一块绿地,青藏高原脚下的一片绿洲。城市绿色并不浓重,街道很宽敞。格尔木还有一个最大的特色是这里的西藏的单位很多,可以说是西藏在青海的一块飞地。我们居住的宾馆是西藏矿业大酒店,这条街上还有大批以西藏开头的单位。原来,青藏公路是西藏各种物资进出的主要干线,所以格尔木就成了西藏各种物资的转运地。以前,西藏所有的汽油都要从这里运进去,现在沿着青藏公路修建了一条管道,运油的问题解决了,但其他的物资还得沿着青藏公路源源不断地向西藏运进,而西藏的大批物资也通过汽车运到这里,然后从格尔木通过火车转运到全国各地。
在格尔木稍做休息,我们准备登临青藏高原的四千以上地区,这是我们此次西部之行要登临的最高海拔的地区。我们的两台采访车都到维修站里去做保养了,所以我们租了一台当地的出租车陪我们一起去采访。从格尔木出发,走不多远,城市的绿色城墙就消失了,荒原的本色继续伴随着在西部流浪了几个月的我们。通过给西藏输送汽油的泵站不远,车子开始进入山岭,沿着流量还算丰沛的格尔木河几个折转,海拔已经跃升到了四千多米。经过纳赤台,公路继续升高,雪山扑面而来,转过一段长长的山坡,视野忽然开朗,昆仑山口到了。
昆仑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神话传说的摇篮,古人尊为“万山之宗”、“龙脉之祖”,因而有“国山之母”的美称,藏语称“阿玛尼木占木松”,即祖山之意。莽莽昆仑,西起帕米尔高原,全长2500公里,海拔5500至6000米,宽130至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我们从新疆开始沿着昆仑山行进,今天又来到了它的面前。昆仑山口地处昆仑山中段,距格尔木市区南160公里处,海拔4767米,亦称“昆仑山垭口”,是青海、甘肃两省通往西藏的必经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关隘。昆仑山口著名的标志是一座汉白玉纪念碑,纪念碑高4.767米,是昆仑山口海拔高度的千分之一,碑底座用花岗岩砌成9.6平方米基础,象征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汉白玉纪念碑现在已经被无数条经幡和哈达所覆盖,所有经过这里的车辆和人群都会下来顶礼膜拜,系上一条哈达,祈祷行路平安。我们在这里拍摄的时候,正好有两个乘车从西藏出来的喇嘛也在这里停留,两个年轻的喇嘛穿着朱色的袈裟,黝黑红润的脸庞上挂着灿烂的微笑。我们没有注意他们俩是否也去系了哈达,摆了尼玛堆,但他们对我们的摄像机的兴趣确实是很大,对着镜头端详了好久,我们用摄像机记录下了他们腼腆的笑容,身后是绵绵的雪山。
在昆仑山口碑南侧,还为保护藏羚羊在可可西里而献身的环保烈士——索南达杰树立了一座纪念碑。从昆仑山口开始,在茫茫雪山的脚下就是藏羚羊等稀有动物赖以生存的可可西里荒原。
到达昆仑山口,景色为之更新,视线为之开朗,心情为之豪放。陈毅同志曾路过昆仑山口,它感慨万分,诗兴大发,赋《昆仑山》诗一首,“峰外多峰峰不存,岭外有岭岭难寻。地大势高无险阻,到处川原一线平。”确实,站在昆仑山口,视线可以投射到很远的地方,青藏公路随着山梁起伏,抛出迷人的曲线,而曲线尽头就是巍峨的雪峰。
离开昆仑山口,经过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站,经过火焰山,经过五道梁,我们一路奔行,径直向长江源头沱沱河而去。车终于停在了沱沱河的大桥上。我们拿起相机和摄像机对着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停地拍摄着。沱沱河是长江源头的中支源流,现被定为长江正源,藏语称“玛尔曲”,意为“红色的河”,蒙古语称“托克托乃乌兰木伦”,意为“平静的河”。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冰川丛中。我仔细观察着,觉得这红色的河和平静的河都可以代表这个还没有磅礴起来长江源头。沱沱河水流很缓,河中沙滩密布,把河分解成一条条平缓的水流,沙滩和堤岸略显红色,所以可以称它为红色的河。而从冰川里分解出来不久,水的流量很有限,流速也很慢,所以也可以称它为平静的河。河道上有两座桥梁,一座是现在青藏公路使用的桥梁,桥的第一根栏杆上刻着“万里长江第一桥”的字样。这是一座普通的公路桥,桥长不过几百米,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装饰。在桥的下游十米处是一座废弃掉的旧桥,桥面和护栏已经破败不堪,看来它才是万里长江的第一桥。
我们没有继续前行,在往前几百公里就是西藏了,这次我们没有安排西藏的行程,大家调转车头,开始返回。回来的路上,我们经历了高原最特异的两道风景。
离开沱沱河不远,忽然间狂风大作,沙石翻卷,车子几乎要被吹走,我们赶快停下车来。黄色的沙尘暴弥漫了整个天空,天空的能见度急剧下降,飞沙走石打在车子上叮咚直响,我们真害怕车子的玻璃被砸破了。从车内看去,黄色的沙尘随风卷成巨大的卷四处游弋,路两旁的尘土和细沙象经历了巨大的震动,被一起卷扬起来,在荒原上肆疟横行,什么晴空白云,什么雪山夕阳,统统被它们遮蔽起来,这时候,它们是可可西里的主宰者,是青藏高原的暴君,肆无忌惮,百无顾忌,这四千多米的旷野是它们恣意舞蹈、狂怒发泄的场所,我们只能瑟缩在车里,忽然间觉得那么无助和渺小。
终于,兴意阑珊的狂风带着随风而舞的沙尘拥趸退去了,我们小心翼翼的继续前行,大家只盼着拿狂怒的舞蹈别再追赶我们,否则,我们就要露宿在青藏高原的荒原上了,有藏羚羊做伴那是福分,来一群野狼,可就惨了。
越是心虚,越是来事。我们经过了五道梁,火焰山,忽然间,又下起大雨来了,雨幕把视线区隔在车的周围,车速一下子又慢了下来。雨没有下多久,我发现,挡风玻璃上的雨点好像变成了雪粒,接着变成了大片的雪花。啊!?现在已经是六月上旬了,青藏高原上,可可西里荒原边,居然下起了一场鹅毛大雪!自然界真是神奇。雪,在高原上也不是轻灵地飘落,而是密密地洒落着,坠落的速度要比平原快很多,不一会,还泛着青青绿色的可可西里荒原变成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我们停下车,留住着高原神奇的粉妆玉琢的镜头,去的时候还距离我们遥远的雪山,几个小时后,就降落到了我们的面前。这时,公路边,一个牧民赶着一群羊经过,他骑的马上发出清脆的铃铛声,在雪地里传递得很远很远,而白色的羊群身上还残留着天空的雪花,仔细看看,雪花比羊毛要白很多。
好在温度下降得不多,公路上的积雪很快融化了。我们经过昆仑山口的时候,那纪念碑上的积雪,哈达上的雪花给我们留下了特别清晰的印象。夜晚九点,我们又回到了格尔木,这里根本没有下雨下雪,站在宾馆门口,疲惫的我们抬头看着满天的星斗,觉着那好像也是昆仑山口的雪花。。。。。。

转自:http://www.voosay.com/detail.aspx?id=10141424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