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青藏之行(七):昆仑山口、可可西里 |
[游记]青藏之行(七):昆仑山口、可可西里 |
2007-07-25 sina.com.cn |
昆仑山口距格尔木约160公里,海拔4767米,昆仑山是亚洲最长的山脉,被誉为万山之父。到了这里,就算真正走进了青藏高原,也是走入了可可西里的大门。“可可西里”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一说为“美丽的少女”,以发音不同而异)。据说可可西里高原的原始海拔只有1000米,在后来的第四纪中又抬升了4000米左右。它既是青藏高原上升速度最快的区域,也是我国西部地震构造最活跃的地带之一。昆仑山是这里最高的山脉,它集中了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山。连绵起伏的可可西里山和乌兰乌拉山横贯在可可西里中部。群山间是宽阔平坦的高海拔平原、丘陵和台地。其中镶嵌着众多美丽的高原湖泊。这里是整个青藏高原上最干旱的地方,大片的土地已盐碱化或荒漠化。高山草原、高山草甸和高山寒漠广布在这片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的大地上。可可西里与新疆的阿尔金、西藏的羌塘紧密相连,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生命的禁区”。然而正因为如此,给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成为了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乐园。这里也成了我国最大的一个无人区。 过了昆仑山口,就正式进入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其范围为昆仑山脉以南,乌兰乌拉山以北,东起青藏公路,西迄青海省界。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摘自《西藏行知书》) 5月3日下午3时许,我们经过昆仑山口,到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索南达杰纪念碑前停下,拍照留念。在索南达杰纪念碑前想到了陆川拍的《可可西里》,家里有牒,一直没有看完,听过一些介绍,故事过于悲壮,实在不忍心看下去。对环境保护的志愿者们始终心存敬意,对理想主义者们,更是钦佩。如果每个人善待我们的周围,把废物扔进垃圾桶、不随地吐痰,这个世界就会漂亮很多,就这样一点小事让每一个人做好却是那样的困难,别说当志愿者了,那要怎样的境界。我的原则是做好自己,同时管理好家里人,顺便把周围的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其实养成习惯,做起来并没有那么难。 过了昆仑山口我们一直行驶在海拔4500米以上,书上讲“到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因为这儿海拔近5000米,地处风口,含氧量低。快5点时又把剩下的汽油加到油箱里,Y哥他们从此以后就好过多了,可怜他们一路被汽油熏着,还要忍受着高原缺氧的痛苦,他们坚持把汽油桶放在他们的车山上,因为我们的车上有女人和孩子,真是非常感谢两位绅士。到坨坨河时,儿子给我们讲这是长江的源头,还讲到通天河与唐僧师徒四人有关,我还记得雁石坪的标志。行进在可可西里道路上,并没有见到藏羚羊,有几次往远处眺望,有些动物在游荡,好像并不是藏羚羊,他们都不敢到人的跟前。可可西里因为人不适合长期居住,才成了藏羚羊的天堂,可见人有多可怕。从拍照片的时间上看,最后一张是17点56分拍的,从此以后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和高原反应做着斗争,可以说是生死考验。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914fff0100044w31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