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行漫记(七)当我坐在昆仑山口

[游记]西行漫记(七)当我坐在昆仑山口

2008-05-22    sina.com.cn

荡涤身心的昆仑神泉---青藏铁路、公路与河流一直相依相伴于纳赤台,直至在昆仑山口前才分流而去。这里离格尔木仅90公里,但海拔高度却上升到了3600米。

纳赤台,青藏公路和铁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进入昆仑山的第一站。而头脑中十几年前的景象早已不见了踪影,建筑多了,公路宽了,如今几乎所有的过路人都要在此停留,不为别的,只因那眼昆仑神泉。

下车走近神泉,泉眼一大一小相距50米,大泉在青藏公路路边,周围还盖了一个八角亭,亭内泉眼中央一股清泉昼夜不停向外喷涌,似一朵盛开的莲花,因而被视为昆仑奇观,奉为神泉。

传说,当年文成公主一行来到昆仑山下的纳赤台时,山高路遥人畜精疲力竭,只好就地歇息。此时才发现附近无水,人畜只好忍住干渴过夜。次日早上当人们醒来,发现供放佛祖像的地方,竟冒出了一眼晶莹的泉水,原来这是释迦佛把山中泉水压了出来,以普渡众生。传说是美丽动人的,但山泉确是养育了昆仑山人的。

昆仑泉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水温常年恒定为20℃。这里的泉水不仅水质上乘,而且取之不尽,当然也是绝对最纯净无污染的圣洁之水。我弯腰用双手捧起向上翻滚的泉水慢慢喝了起来,瞬间,那清凉之水好似即刻融入周身血脉,倍感脉络通畅,沁人心脾,精神倍增。当然,它还可以洗涤一路的疲惫和尘埃,因此凡经这里的人一定要在此停留,喝上几口昆仑圣泉,以解渴提神、除尘消疲。

三岔河特大桥---从纳赤台上行15公里,当海拔上升到3800米时,已经来到青藏铁路第一高桥——三岔河特大桥。此桥可称为青藏铁路高架桥的经典之作。雄浑的高原突现一座高高凌驾于山谷之间的银桥,犹如蓝天下一条圣洁的哈达,飘逸、壮美。大桥全长690.19米,共有20个桥墩,桥身距地面54.1米,而公路正好从桥下通过。

三岔河大桥的施工创造了世界高寒桥梁施工的奇迹,为青藏铁路后期建设积累了施工经验。大桥自2002年8月22日开始施工至竣工,整整一年。只见那一排排坚固耸立的高架桥柱,犹如根根擎天立柱,似唐僧西天取经齐天大圣的镇海神针——金箍棒,雄伟壮观。正说着,忽然一声汽笛长鸣,打破了高原的寂静,响彻山谷,回荡在高原之颠。原来拉材料的火车刚好从天桥通过。 昆仑山口“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这是毛泽东著名诗词《昆仑》中的传世绝句。

千百年来,莽莽昆仑编织出无数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在中国民间世代相传的《嫦娥奔月》、《西游记》、《白蛇传》等众多名著佳作都与昆仑山有关,因而,昆仑山是产生中华民族神话传说的摇篮。

昆仑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是明末道教道场所在地,是中国第一神山。

昆仑山道教文化是华夏民族文化的远古部分,为此,昆仑山曾以“帝之下都、百神之所在”流传于世。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昆仑山不但高峻巍峨,而且是闻名海内外的仙山圣地。从上世纪80年代末,来昆仑山朝觐、观光寻祖的旅游者络绎不绝,尤其是新加坡、韩国、日本和台湾、香港等地的道教信徒不远千山万水,不顾旅途艰辛,走进他们日夜向往的昆仑山,走进西王母瑶池顶礼膜拜、寻根拜祖、祈求安康,以了却终身夙愿。如今昆仑山已成为海内外道教的朝圣之地。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c1082ac010007gp25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