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带着一个疑问前往塔尔寺的。 近年来,反映清朝历代历史的文学作品和电视剧,在普通百姓的文娱生活中占有一定比重,这些作品中我比较偏爱作家二月河的系列长篇历史小说,二月河在《雍正皇帝》这部小说里,曾有一段讲年羹尧征战西宁平定罗布藏丹增叛军的章节,小说中描述:雍正元年,年羹尧率部将罗的叛军压在西宁一带,并用十万大军铁桶般将西宁水泄不通的围了一年,但终没能发现叛军的踪影,就在进退两难间,年身边的一位谋士点拨说:罗率部肯定藏身在塔尔寺,后果然在塔尔寺全歼叛军。西北之战大捷,奠定了雍正皇帝政权的基础。 《雍正皇帝》这部小说我看了不下三遍,每次看到此,总掩卷猜想,塔尔寺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庙宇,居然能容下千军万马而不显山不露水? 今天终于可以让塔尔寺来释疑解惑了。 站在寺院墙旁高高的石板路上,塔尔寺雄姿尽收眼底,放眼望去,殿宇巍峨、佛塔林立,金顶熠熠的大小金瓦殿、从东向西一字排开的善逝八塔……原来塔尔寺不是想象中的一座庙宇,而是坐落在湟水之滨莲花山中的一个宏大的古刹建筑群!眼前这些华丽的色彩让我好像是穿越了时光隧道,来到另一个遥远而神秘的世界。电视剧《西游记》中西方乐土的场景,不合时宜地从记忆深处蹦了出来,这时我终于明白了罗布藏丹增的十万大军为何可以长居于此衣食无忧而不被发现。利用群山做掩体,在这样宏大的建筑群中驻军,确实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没有请导游,我喜欢无拘无束地去感受另一种文化,喜欢轻松自在地去发现带有浓厚异域色彩的细节。这个寺院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和其它寺院迥然不同的是:寺里寺外居然看不到一个叫卖香火的摊位,相反在一些殿宇中还有佛香散放着让前来的人们随意点燃供奉,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平和,看来“与人为善”、“修身养性”的佛教,在这里还保持着纯真的本性。 在祀祷殿中,我遇到一群将要去西藏的游客,我站在一旁看导游向他们详细介绍参拜菩萨的礼仪后问他们拜不拜,游客们互相对望了一下,轻声说不拜了,估计是在众人面前,大家都不好意思吧。反倒是教会了我这个旁观者。我尊重每一种不同的宗教文化,以前不管去哪个庙宇或道观,都要捐上一点钱表示对那种文化的敬意,他们那一拨人走后,我在菩萨面前虔诚地拜了三拜,为远方的亲人祈福寿,并拿出50元钱放在那高高的钱堆上。正准备离去,殿中唯一的喇嘛叫住了我,递给我一盏小酥油灯说:你捐了50元送你一盏灯吧。原来他一直默默地注视着殿中发生的一切!我接过灯转身准备离去,但一想,后面的行程还有敦煌、西安,路途遥远,如何能把这盏灯平安带回家?于是询问地看向那喇嘛,谁知他也在愣愣地看着我,见我转身,立即告诉我要将灯点燃呈放佛前,于是恭恭敬敬地按他说的做了。 藏传佛教对于我们这些游客来说,是陌生的,也是好奇的。行走在各个殿宇之间,那色彩艳丽的壁画,那具有立体感的堆绣,将佛教故事娓娓道来;那形象逼真、精巧绝伦的酥油花,述说着天上人间的神话;而那悬梁而下的五彩经幡,那些摇曳的酥油灯火,和那些匍匐的信徒,更让人感到一种神秘、一种虔诚。我无法走进他们的生活,无法领略他们追求的精神,但依然相信淡泊平静的坚守,也是一种生活,一种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