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16年前的塔尔寺游记 |
[游记]16年前的塔尔寺游记 |
2008-06-27 sina.com.cn |
16年前,结婚以后的第五天,我和老公已经脚踏实地站在塔尔寺前。 16年前计算机只有286,我还没有听说过英特耐特网络,只会用WPS和“沃思达”打字编辑文件,去西部以前哪儿像现在,可以事前在网上淘出一套“旅游攻略”。我们对西部的认知只有中学地理课上那点知识,想着秋后的西北高原一定是风沙蔽日,寒冷侵骨,穿着一身牛仔衣,脚上蹬着高膀旅游鞋一猛子扎到了青海高原。 这一猛子可是没有经过加速的火车运输,经历两天两夜的颠簸,为铁路两侧的黄土高原发尽了愁苦才到了青海西宁。走一路,都是中国土地墒情最差,物质最穷苦的地方。可是,火车从兰州越走越高,铁轨两侧的河水却渐渐地清晰起来,清晰得可以看到河水下面的石头,河岸是高高耸立的胡杨,胡杨后面一条条的菜田,刚刚翻出地面的胡萝卜好像内地的白萝卜一般大,据说这是因为高原的生长期长造成的,一群群的白羊在河滩上行走,擦肩而过的火车箱写着“贵重金属”的字标,这一幕又激发了我的民族自尊,我们的祖国啊真是地大物博。 到青海要去的地方很多,我特别渴望立刻就去青海湖,可惜,那时已是大雪封山不能“上去”了。老公的二个表弟妹都在青海湖边长大的,他们是随着林彪的三线国防政策迁移到青海省的。表弟回忆,小时候他在湖边玩,傍晚回家一双虎头鞋沾满了鸟蛋的浓汁,水鸟浓密的时候水面黑鸦鸦的,浅滩的地方留下的鸟蛋附近居民腌制起来,成为一道必备的佳肴小菜。但是这些“美好”代替不了当时的物资贫乏,加之严重的缺氧,不适合孩子生长发育,随着对苏防卫的放松,很快军工厂几乎都撤到了市里。 老公上高中的时候,坐着硬座只身来过青海,到过几个知名的景区,所以,去塔尔寺就成了我们蜜月旅游的第一个景点。从西宁体育场边花2元钱搭成红叶小巴直达班禅的老家湟中县,一路走了将近2个小时,路过几个村庄,村里几乎都是土坯房子,高高的土墙下面是那些慵懒的晒太阳的当地人,村外是一片片没有收割的青稞和盛开的油菜花,这绿和黄色对比上高原的土色反差很大。同车的大多是当地人,因为那个时候去塔尔寺旅游的人很少,女人大多头上包着毛线方围巾,男人带着旧式解放军的帽子,他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袄,脸颊上印着两朵红云,红的像熟透了的富士苹果。 车子一路走,一路颠簸,我的身体没有被上下的折腾屈服,却被身边当地人身上的膻气味道熏得几乎要呕吐,用力地咀嚼薄荷口香糖才能驱逐杂念。下车的时候估计我的脸色很难看,因为街道上一股特有味道更加的脓重,吃了一个橘子感觉舒服了许多。我才开始打量这湟中县城,这里可是班禅生长地方,能够走出活佛的地方一定是很神秘的。小城只有一条街道,最高的房子大约是县办公地,许多房子还是土坯建造的。街边有两三家餐馆冒着炊烟,更多的是街边售卖藏佛教饰品的摊贩。 突然,几个身穿藏族服装的小伙子拦住了我们,手里举着匕首,嘴巴嘟噜着长长一阵子卷舌音,生硬地蹦出一个汉字:刀!老公摆摆手,拉着我往前走。还没有走进塔尔寺,一路上却看到了许多摇着法轮的乞讨者,他们有些人是从遥远的边疆一路扑跪来到塔尔寺祭祀的,路人各尽所能对乞讨者给与施舍,奇怪地是,我从乞讨者的嘴里听到的是千篇一律的歌声,和“迟志强”的那首“钱啊你那杀人的刀”的旋律差不多,好像是在告诫来这里的人钱是身外之物。 必须要讨个便宜!那时进塔尔寺的门票才2元,只是再进入各家庙门的时候还要花5元买票,这样的旅游投资和现在比起来不知要便宜多少倍呢!不过,倒退16年,我们两个人基本的收入大约不足600元-1000元,能攒出游历大半个中国的钱,已经让他的哥们惊诧了。我当时可没有这样划算的想法,走进塔尔寺的神器博物馆,我一直在哆嗦。神器博物馆摆放着晒佛做法式用大号和鼓,长号的前臂很长,解说员说这是用真正的小伙子的腿骨和胳膊骨头制作的,那些柔软的鼓面是少女的脊背皮做的。以前,一些教民把他们的孩子送到日喀则一个专作神器的地方,我想他们当时一定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我打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对着天发誓:我绝对是忠于解说员的说辞,决不敢亵渎,没有半点的演绎加工。) 宏伟的庙宇的周围是低矮的小房子,大约是神职人员居住的地方,我看到那些穿着红色袈袍的幼小的男孩,一个个五官端正,身材挺拔,他们在年龄稍长的喇嘛带领下走进佛堂,打坐念经,任凭游人在殿内穿行,好像身在尘世之外。在经堂门外铺着地板,一些教民按照特殊的礼节在那里扑跪,地板上留下两道深深的亮幽幽的沟。他们的行为感染了我,我的心里尤生一种对神的崇拜,举起照相机咔嚓几下想记录下来,不想,一边在门口售票的喇嘛大呵一声,要没收我的照相机,我没有思考,撒腿就跑,呼哧带喘地奔出了山门,一直跑出了50米,才被老公呵斥住,原来人家只是象征性地制止拍照,并没有追着我们走出来,我被那一声藏语的呵斥吓得夺路而逃。 又走进一座山门,沿着墙边是一排红色雕着金色花边的法轮,老公一个个转动着,示意我也跟着转。他说这样可以天长地久,保佑平安,我们一直转到一座白塔前。一位梳着无数条辫子的藏族女人,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酥油糌粑,在手上涂抹了一番,跪下身来祭拜,再轻轻地站起来,提起百色裙子,双手合在一起,全身紧紧地贴在白塔上静默了很久。此时,一阵苍凉的长号传过来,我们呆呆地站在原地,我已经不是欣赏者,我的心已经和那个女人一样贴在了白塔上。老公严肃地看着我,警告说,你已经是第几次流泪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9e28301008h3k.html24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