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的不行了.不过睡了一夜,终于恢复了精神.一早起来,我们就去兰州理工旁边的面馆吃正宗的兰州拉面.吃到嘴里,果然是有劲道.吃完饭,我们就去汽车站买去青海西宁的车票.出了市区,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单调的黄色,黄色的土,黄色的河流,一片让人产生凄凉的颜色.大约过了三个多小时,我们到了西宁.我们先找了旅馆把行李安置好,因为已是下午了,我们商量了一下,去市区逛一圈,明天去塔尔寺玩.走到半路才想起中饭没吃,便找了一条小吃街找青海特有的小吃.一个小贩叫住我们买个羊头回去吃,金说没吃过买个回去吃吃看.我一看见那个羊头就没胃口,马上溜.走了大半条街,发现有羊肉串,羊肉串可是我的最爱,怎么能放过呢.呵呵 不过这里的羊肉串比北京的大多了,而且这里烤羊肉串的机器也很先进哦,是用煤气的点燃的 .大有大的好处吃的爽,不过味道还是小串的好点.我们进到店里,叫了一碗青稞做的粥,我吃了一口,恩挺清爽的,而且还有的酒味,恩不错呵呵.至于那碗酸奶,太难吃了,我本来就不吃酸奶,这冻酸奶比那还酸.更滑稽的就上我们看到一种叫狗浇尿的东西,就点了一份 ,等了好久没上来,大家一直在猜测会是什么样子,结果上来以后我们就有点后悔了,跟家里的麦饼差不多,不过味道显然差远了.吃的差不多了,我们就向水井坊出发了----一个据说是卖西部特有的饰品的地方.一进去我们就去找转经筒 我们在兰州打听过价钱,一个不是很大都要卖160元,金说这里的便宜.所以一进来我们就开始找.我们逛了大部分的商店,就数一家老板貌似新疆人买的转经筒最好看的,听老板介绍这种转经筒是纯手工制作的,是从尼泊尔进口的,转经筒是朝拜的必备品,特别是那些藏民,因为不认识经文,而把经文放入转经筒,把转经筒顺时针转一圈,就等于把经文念了一遍.至于为什么要顺时针转,我们也清楚,可能是传统吧. 本来我们是很有意一个人一个把它买下的,可是跟老板坎了好久,老板就是不肯让价.最后我们决定暂时不买等回去的时候过来.同时我们还看到了很多西部特有的饰品,比如说羊毛织的手提包,羊皮包的笔筒,牛角做的梳子,还有各种牦牛骨做的手链,项链,手机挂件,钥匙扣,应有尽有,让人看花眼,都想买但因为财力有限只能做罢.我们快逛到街尾的时候,竟然找到一家老乡开的店,我们把我们想买的东西跟他们说了一下,他们说都有,这可把我们乐坏了,不仅能把我们想买的东西买到,而且都是最低价格.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因为我们这几天要在西宁玩,现在买不好放,于是决定回去那天再过来买.我们沿着西宁最繁华的街道逛下去,到了西宁最大的一个广场. 看见我背后的招牌了嘛,那可是以我名字命名的摄影工作室哦呵呵仔细看看哦我开的哦呵呵 逛完广场我们天已开始黑了,我们也该打道回去了.中途又转进小吃街大吃了一顿,好不容易来一趟,就是撑破肚子也要吃呵呵.回到旅馆我们马上找最近的网吧传照片因为明天要去塔尔寺,怕相机内存不够. 第二天起来,外面下起了小雨,但丝毫没有减弱我们的兴致.搭上出租车,我们向塔尔寺进发了.座落在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之南隅莲花山中的塔尔寺,是雪域伟大的导师、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系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关于塔尔寺名字的来源:藏历土羊年(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宗喀巴大师的母亲以菩提树为核心建成莲聚塔,金猴年(1560年)高僧仁青宗哲坚赞在莲聚塔左侧建成弥勒佛殿,先建塔,后成寺,汉文始称“塔尔寺”。 因为塔尔寺门票太贵,而且金说有些地方是可以混进去的,没必要花冤枉钱.这里检查门票的基本上都是喇嘛,所以比较容易混进去.我们准备跟在旅游团后面混进去.但我们走慢了一步,金进去了,而我们几个被拦在了门外.于是我们只好沿着山路继续往上走,没想到看到了一个出口.开始我们以为这里肯定也有喇嘛管的,没敢进去.看见好多人从这出来,也没见喇嘛,带着碰碰运气的想法我们几个从出口进去了.没想到真的没人管.我们把里面绕了一圈.尽然绕到了刚才检票的入口.原来两边是相通的.塔尔寺有四绝----唐卡,堆绣,壁画,酥油花.这些都是无价之宝,所以是不准游人拍照的.酥油花是用酥油(奶油)塑造各种形象的一种独特雕塑艺术,也称油塑,是藏族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塔尔寺的酥油花在整个藏区负有盛名,被称为“艺术三绝”之一。壁画是历史最悠久的绘画形式之一壁画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佛教陀菩萨、佛经仪规、经变故事,到民俗风情、民族历史,无所不有。堆绣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品种之一。它用各色的绸缎剪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如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再绣在布幔上,由于中间突起,有明显的立体感。本寺大经堂内悬挂有“十八罗汉”等堆绣艺术产品。堆绣包括刺绣和剪堆,内容题材大都是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