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崖、西龙洞……在济南的许多山壁之上,人工开凿的大佛并不少见。但你有没有见过山壁之上天然形成的大佛呢?近日,记者一行来到济南南部的一座大山里,发现此山上有尊神秘的天然大佛——  艰难的探寻之路 “无限风光在险峰”,此次寻找天然大佛让我们对这句诗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此前,一位热心读者向我们报料,在济南南部山区有一尊天然形成的大佛。获知此线索,我们即刻动身前去寻找。 根据这位读者提供的情况,我们来到十六里河镇侯家庄。进村一打听,村里人都知道,那大佛就在前面不远的山上。“翻过前面那座小山,转过一个山梁就到了。”有好心的村民帮我们指点。更有一位热心的村民做我们的向导,带领我们一行上山。 路上,我们一再询问,这大佛果真是天然形成的?热心向导笑而不语。我们更为迫切地想知道,这尊大佛到底是不是天然形成的?是否真的很形象? 侯家庄是十六里河镇最偏远的一个山村。村子的北、东、南三面都是巍巍高山,其东面的一座山叫金刚爷帽儿山。此次,我们所要寻找的天然大佛就在金刚爷帽儿山间。 因为满怀信心,我们登山的脚步颇为轻快。向导手脚麻利地在前面带路,我们紧跟其后。大约半个小时,我们已经攀上一个不算太高的小山头。站在这个小山头上,向导告诉我们,前面不远处的那个更高的山头,就是金刚爷帽儿山,那个天然大佛就在山顶下方的一个悬崖上。 大佛就在前面了?我们满心欢喜但又有点不敢相信,这么容易就要见到大佛了吗?后来我们才知道,向导所谓的“前面不远处”其实是一段多么艰险的旅程! 从向导说完那句话到我们真正看到大佛,这中间用了半个多小时。我们翻过那个不算太高的小山头,面前的景象让我们震撼:眼前是巍巍高山,四周是悬崖峭壁,远处山脉连绵起伏,颇有一山更比一山高的气势。这变化来得太过突然,以至于我们突然间有些手足无措。看看脚下,已经没有路了,这大佛到底去哪里寻找呢?向导似乎也有些迷茫了,显然眼前错综复杂的山势让这位土生土长的侯家庄人一时也分不清楚了。 “你们不要动,我下去找找路去!”为了保险起见,向导留下我们,只见他纵身一跃,竟然没了踪影。 从我们所站的位置向下看,下面似乎有千沟万壑,异常险峻。过了好大一会儿,南面的一道山脊上突然传来向导的喊声:“往这边来啊!这里有路!”我们慢慢地、试探着冲着向导所在的位置移动。可是,脚下根本就没有路,除了荆棘还是荆棘。我们手脚并用、摸索着、躲避着,小心翼翼地向前。在跳进一道小沟之后,我们在山半坡上前行。眼前突然出现成片的花椒树,看着树上那长长的针刺,我们犹豫了。“蹲下,慢慢地挪过来。”向导在远处冲我们喊着。我们蹲下身子,使劲地低着头,在花椒树下挪动着。10分钟后,我们成功地穿越“花椒阵”。我们的眼前突然又出现了一条窄窄的小径,小径的外侧就是悬崖,这条小径仿佛是“挂”在半山腰上,脚下的杂草又很滑,我们有一不小心就会滑进深渊的感觉。路上,我们几人手拉着手,屏住呼吸,一步一步地往前挪。 奇妙的天然大佛 这样又走了将近20分钟,我们来到向导的跟前。“看,这是不是大佛!”向导往远处一指。眼前的景象再一次让我们震撼:眼前是一条很深的山谷,在山谷的尽头是一处陡峭的山崖,就在山崖的中间位置,有一个天然形成的石窟。石窟内果真有一尊正在打坐的大佛。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天然大佛了!只见这尊大佛身高约5米,体宽约3米,他正盘坐在石窟之内,右手举起呈执礼状,左手微微蜷起。他的头部更是惟妙惟肖,甚至都能让人看出他的脸上有一种从容、慈祥的神态。 我们欣喜不已,跑到近前想近距离仔细瞻仰这大佛的神仪。奇怪的是,当我们走近石窟,那尊大佛突然消失了,眼前只有一堆光怪陆离的石头。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赶紧又退回到原来的位置,抬头再看,大佛依旧安详地在那里打坐。突然,我们有所顿悟。 这次,我们不敢造次,我们要绕到山谷的另一侧,变换一个角度来看大佛。因为山谷内满是积雪,而且脚下的山草特别滑,我们还是手拉着手慢慢前行。绕到山谷的另一侧,我们迫不及待地回头寻找着大佛,石窟内已经没有了大佛,就在大佛的位置上,出现了一位少女。这少女身着长裙,裙摆飘飘,形态婀娜。我们不想失去大佛,转身再次踏着积雪回到最初的位置,大佛又出现了,依旧在那里安详地打坐,这次我们发现,大佛的脸上似乎还挂着微笑。 动人的传说故事 附近村民尊称这大佛为“金刚爷”。村民们说,这座山原先是没有名字的,后来村民们干脆就称其为金刚爷帽儿山,因为村民们觉得,这山顶就在天然大佛的头顶上,就像是金刚爷的一顶帽子。 金刚爷帽儿山东侧不远处有一个小村子,名叫金刚纂村。村民们称,“金刚纂”这个名字的由来就与金刚爷有关。 据当地的老人们讲,传说在很久之前,金刚爷和金刚奶奶就在附近住着,金刚爷喜好赌博,为此,金刚奶奶经常和金刚爷吵架。有一次,金刚爷又要外出赌博,金刚奶奶便尾随至此阻拦金刚爷,不让他去赌博。结果两人发生了口角,金刚爷一怒之下,一巴掌把金刚奶奶的发纂给打落下来,发纂落到山脚下,后来这里便有了人居住,再然后便形成了一个小村庄,就是现在的金刚纂村。吵架之后,金刚爷挺后悔,觉得不该对金刚奶奶发脾气,为了表示歉意,金刚爷便留在了山上,日夜照看着山下的金刚纂村。村民们认为山壁上天然形成的大佛便是金刚爷,对他甚为尊敬,经常不顾山路艰险,上山来祭拜。 在金刚爷帽儿山西侧的另一个村子便是侯家庄,这还是一个有着革命传统的小山村。村里老人回忆起抗日岁月,都感慨万千。当年,村里有不少人参加了抗日战争。而且村民们依旧清晰地记得,就在金刚爷帽儿山上还曾经发生过一场壮烈的战斗。 据村里老人们讲,金刚爷帽儿山恰好是解放区和敌占区的分界线,因此,在这山上经常发生战斗。在1942年,八路军和日本鬼子曾在金刚爷帽儿山上发生激战。当时,只有八名八路军对抗着近百人的日本鬼子。最后八路军寡不敌众,在弹尽粮绝之后,五名八路军从石窟大佛的上方跳下悬崖壮烈牺牲。另三名八路军跑到候家庄的时候,被鬼子追上,也壮烈牺牲了。村民们等鬼子离开后,来到悬崖下,找到了八路军的尸体,送到了山南侧的解放区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