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日月山和倒淌河的故事 |
[游记]日月山和倒淌河的故事 |
2007-09-29 sharera.com |
日月山和倒淌河的故事 在我下榻的西宁车站宾馆二楼,是一个旅游部。我参加了他们组织的青海两日游。 八月三日,游览的是青海湖。旅游车载着我们在青藏高原上奔驰,沿途风光旖旎,蓝天白云,无边草原上牛羊成群。途中,汽车来到了日月山。 日月山景区地处青海湖的东面,海拔三千五百米。听导游介绍:传说当年文成公主入藏途经此山,她怀揣宝镜,登峰东望,不见长安故乡,悲从心起,空镜下滑坠地,一分为二,一半化为金日,一半化为银月,日月交相辉映,照亮着西去的征程。当年此地是唐朝和吐蕃实行物资交流和两地使者往来的中转站。在山隘上,我看到了立有“日月山”三字的青石碑,山顶上修建有隔着公路遥遥相望的日亭和月亭,山坡上到处到都是五彩经幡。 日月山景区游客很多,文成公主庙内挤拥不堪,香烟迷漫。文成公主庙也叫文成公主纪念馆,可惜只有几尊让游人礼拜的塑像,更不可思议的是,这里竟然埋下骗局:导游让游客进入一个挂了厚门帘的房间,说是让“大师”给客人祝福。昏暗的房间里烛光掩映,异常恐怖。游客都要双手合十,紧闭双眼,对“大师”下跪。大师嘴里念念有词,几个“徒弟”给游人手里塞上红纸或经文。接着,“大师”的助手对游客说:手上有红纸的,是与佛有缘,由“大师”指点迷津;手上有经文的,是得到了好运,请大家到“请香处”花个一百几十元烧炷好香,一定要把手中的经文烧掉,才能把好运带回家。而那些“与佛有缘”者,有的是被“大师”看出将有“劫数”,需要“消灾”;有的被要求购买“金佛”之类。如此一搅,游览的心情都被“大师”搅差了。我只好急急走出庙门,避之则吉了。 庙前就是昔日的“唐蕃古道”,是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下轿换马、脱下汉服换上藏袍继续西进的地方。文成公主美丽的塑像摆放在山坡上,面向东方,像是向家乡的亲人告别。翻过身后的山梁,她就要由农耕的汉地进入放牧的草地高原了。游客们都争着要陪文成公主合照留念哩。 山南脚下有条流向独特的倒淌河。倒淌河在日月山西边脚下,一股碧流永无休止地向西而去,流入浩瀚的青海湖。天下河水皆往东流,偏有此河向西淌,所以被称为“倒淌河”。关于倒淌河的来历,民间有许多传说。导游就给我们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文成公主离开长安的时候,唐皇和皇后将一面日月宝镜给了她,说:“女儿啊!你这一走就是关山万里,再回长安可不容易了。这日月宝镜是个宝贝。你若是想家了,就照照宝镜,从镜子里就会看到长安城,就会看到你的亲爹娘。”” “宝镜啊,宝镜!我有难处了,你能帮帮我的忙吗?” “我想请你造一座山!把这条东去的河水挡住!” 镜子说:“可以!可是造了山,你就再也看不到长安,看不到你的爹娘啦!” 文成公主想到要为这儿的人民造福,就毅然把镜子朝地上一竖。啊!一刹那间,只见银光闪耀,雷声轰鸣,一座挺拔、峻峭的大山,在青海湖东南方竖了起来。山一竖起,就象砌了一堵墙壁,那条原先朝东流的大河,立刻掉转头来向西北方向奔流,河水滔滔不绝,“哗哗哗哗”地流进了青海湖。湖水涨满了,岸边湿润了,草儿旺盛了,草原变绿了。从此庄稼长得好,牛羊喂的壮,青海湖变了样。 据地质学家考察,两亿多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高原隆起,青海湖成了完全闭塞的湖,使本来向东流的河只好转过方向向西流。 我俯瞰着日月山脚下的倒淌河,品味着那动人的传说,更觉得她是那么的赏心悦目。她蜿蜒数十公里,象一条洁白的哈达,环绕着日月山。那清纯的倒淌河有着百折不挠的性格,有着少女般的温柔恬静,有着大海一样的深情,由东向西,缓缓地,静静地流着。她没有取宠的喧哗,没有排天的巨浪,只有一种温蜿的低诉,私语般的呢喃。她向着蓝天,向着雪山,向着太阳,坚贞不移,奋勇前进。难怪西部藏民们都说,倒淌河是文成公主的眼泪汇成的,是一条温柔的河,思念的河,友谊的河,希望的河…… 日月山上的经幡 日月山牌坊
|
转自:http://lmsh.sharera.com/blog/BlogTopic/45112.htm70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