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旅行日记①-重返日月山 |
[游记]旅行日记①-重返日月山 |
2007-12-05 maikr.com |
qiguisheng   客人一行走了,此行的报道稿也完成了,有关的财务费用也报销了,我的心也略微的清静了一些。但是工作还远没有结束,有一篇讲话稿的还没有整理出来,有一项政治任务还要去做,还有我的博客要精心地布置和充实,只好又抖擞精神投入新的战斗了。曾有一位大妈说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始终会有工作干,我当时满高兴,以为自己这一生不会失业,也不会让人闲得抑郁。现在这种情况倒叫我有点叫苦不迭了,倒叫我愈发得羡慕起退休的博友们了,我要是现在和他们一样该有多好啊!许多天都没有照顾我的小屋,让我的博友们带着失望而回,而我自己也没有去看看我的博友们,心里甚是不安,在这里算是个道歉和说明吧。 前几天遵照领导的安排,陪客人和领导们一起去了日月山、青海湖、金银滩、原子城、湟中塔尔寺、互助土族风情园等地,尽管自己不擅长搞接待之类的事情,但总得有人去做这个工作吧,也不能叫领导独自一人去做接待这样的工作,所以领导安排我去,我没有怎么推脱,想反正都是跑腿的事,只有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了。看到我的朋友(也是我的上级)一个厅级领导带病硬撑着陪客人一行,我更不能推脱了。所以我想接待客人这件事,只能做好,不能有太大的差错,否则在客人面前多没有面子和威信啊。几天下来,总算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我自己在陪客人观光的同时,也在审视当地的经济、地理和人文景观现象,这些地方有的我去过,有的我没有去过,去看看本身就有一种收获存在,所以我不把接待看作是一个负担,我只想在那些地方有收获,有新奇,于是我便随意地做陪同,其实我的任务也最简单,就是付款、结账、招呼。到最后唯一让人感到恐惧的就是吃饭了,看到那满碗的肉,心里禁不住地打颤,盼望着有两、三碗稀饭加咸菜就行的饭食。这一趟下来,有了一个感觉,青海的旅游业借着青藏铁路的开通热起来了,这些景点到处都是外地游客,特别是青海湖,真是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这倒也好,给当地的农牧民带来了挣钱的机会。 到青海湖要经过日月山,这是文成公主进藏时经过的一个重要地方,有特别的纪念意义。山上有日月二亭和文成公主的塑像。传说文成公主离开唐朝长安后因思念家乡,在此掏出日月宝镜想再看一眼家乡父母,因李世民说过思念时可以从此镜看到家乡,但她却没有看到,于是愤怒地把日月宝镜掷在此处,日月宝镜便化作日月两山。而文成公主自此便坚定了进藏的决心。日月山也是一个分水岭,以它为界,东为黄土高原,西是青藏高原。气候和温差在这里显得很分明。“夏天草原落雪片,不为奇怪事。”这是三十多年前我北京同学所形容的青藏高原现象,他们以为希奇,而我们却以为这是极正常的现象,有什么可奇怪的呢。有一年的七月,我们陪几位四川的客人去青海湖,就是冒着鹅毛大雪在日月山上留影照像,应验了“夏天草原落雪片,不为奇怪事”这句话了。这次再来日月山,天公也是不作美,灰蒙蒙的不见太阳,风很大,但游人却很多。山上的青藏高原特征很明显,山虽不是很险峻,但整体的海拔较高,草原很辽阔,这对我们来说已不是非常希奇的景观了,二十多年前常走这条线路,由此到三江源玉树去。那时几乎没有什么游客,也没有文成公主的塑像,每当翻过此山向西时,我总是怀着一种矛盾的心情,既恐惧西行的路,又想尽快地回到那山清水秀的地方;每当从高原上出发到省城翻过此山向东时,总感到迎面吹来的风是特别的清新,总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现在想来这其实就是高原氧气在每个人身上的反映。
|
转自:http://www.maikr.com/kan.aspx?id=d2267e1e-3bca-41f4-84e2-324bb4c8069025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