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青海湖游记之二—日月山 |
[游记]青海湖游记之二—日月山 |
2007-09-04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青海湖游记之二——日月山 在蒙蒙细雨中我们乘车去青海湖的第一个名胜地日月山,路上导游给我们一个提示,注意观察,看看青海穿超短裙的美人漂不漂亮。车子继续行进在青藏公路的峡谷中,,不时穿过一个隧洞。云雾环绕着山峰,山峰增添了许多的绿色,大多数是叫不出名的低矮灌木,小雨时下时停,群山时而朦胧,时而青翠,看到的灌木越来越少,山峰也逐渐变得低矮了,越来越平坦,要不是导游说这儿的海拔已经到了3000米了,根本没有感觉大轿车是在吃力的爬坡。我算了一下,西宁市的海拔2200米,我们已经升高了800米。大部分人都在昏睡,导游说大家安心的睡吧,到时候会叫醒大家的。窗外已经没有了山峰,车子不时穿过一条条低矮的山丘,到处是是一片绿色,现在的绿已经变得十分的亮,好像绿色的水彩刚刚染过,还没有干,更像一张巨大的绿毯,铺天盖地的照在大地上,感觉大地是那么的粗厚,那么的饱满,多么想喊一声,请停一停车,让我下车,扑向大地,躺在这张绿毯上,尽情的享受大地母亲赐给的这份美景。远远看到有牦牛群,黑色的、棕色的、白色的、黑白相间的牦牛在这绿色中悠闲的散步。雪白的羊群,就像朵朵白云漂浮在绿色之上,漂浮在群山上。一位头戴大檐毡帽的藏族人坐在路边的山丘上,身边是一匹黑色的马。 导游提示快到,前边就是日月山,在正前方的山丘上,一片彩色的旗帜,迎风晃动,山顶上一个孤零零的灰白亭子,格外显眼,这就是日月亭,柏油公路将日月山一分为二。路边挤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路边的游人缩倦着身躯,急急忙忙的在穿梭。一下车,冷风穿骨,才想起出门时导游让大家多穿衣服的提示,先下车的向车上挤,说冻死了不愿去看了,导游劝大家,亭子前面有出租军大衣的,大家跑着向前冲。日月亭坐落在路边的山上,山峰高不足20米,山脚下开辟出一块空地,紧靠山根立一块大理石碑,上面用楷书刻有日月山三个字,空地上站着一匹专供游客骑上照相的白色牦牛。沿着一条用石块铺成的上山便道,走了约20分钟的时间,再沿几级台阶而上,便来到日月亭下,日月亭呈八角形,斗拱飞檐,只有一层,高约4米,没有窗户,只有向西开的朱红木门可以进出,亭子面积不足15平米,亭子中间有一高约2.5米的贔屭驮的功德碑,碑上记载着文成公主进藏的经历。亭子内光线很暗,墙壁、顶上绘满了壁画,壁画从松赞干布派使者到长安迎娶文成公主开始绘起,绘有传说使者如何机智应答唐王提出的九个难题,一直到文成公主入藏的彩图,导游拿着电筒给讲解,被游人推搡着进入,拥挤着沿墙壁向前挪动,由于人多地方小,吵杂的根本听不清讲解。 看着茫茫的草原,沿着当年文成公主入藏的线路前行,回想着文成公主入藏的艰辛,我们看了几个现代沉积的地质露头,并听地质指导给我们讲解了著名的地质景观倒淌河,看着萎缩的很小,几乎断流的倒淌河,如果再不加以保护,我想用不了几年,这一地质景观就会消失,成为记忆和历史。
|
转自:http://blog.163.com/ltq_123456/blog/static/36257662007729524857832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