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真爱与永恒-徐志摩与陆小曼爱情日记书籍内容介绍,作者,译者,出版社.

[游记]真爱与永恒-徐志摩与陆小曼爱情日记书籍内容介绍,作者,译者,出版社.

2007-08-03    

内容提要

本书选编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及画家凌叔华的散文、小说,约十万字,如《花之寺》、《酒后》、《记我所知道的槟城》、《登富士山》、《我们怎样看中国画》、《敦煌礼赞》等。编选的同时力求使今人特别是大陆的年青一辈读者能够对凌叔华有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了解。
本书另一大特色是与诗文相应生辉的是加配一些历史照片及一些写意图,同时配以相关的说明文字及背景资料,如燕大求学、京城画会、与文坛、学界名流的来往、以及侨居海外等,使读者对作者的生活及文学活动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对相关文章也能有一个更深入的领会。

作者简介

凌叔华,原名瑞棠,后以字叔华行,笔名有瑞唐、凌瑞唐、素心、素华,英文名Su Hua。清光绪二十六年生于北京一个士宦人家,在当时的学界,有“中国的曼殊斐儿”之美誉。主要作品有:《酒后》、《花之寺》、散文集《爱山庐梦影》等。
她出身名门,由文坛怪杰辜鸿铭启蒙,又是周作人的高徒,陈西滢的夫人,徐志摩把他的“八宝箱”托付与她。齐白石、泰戈尔对她的激赏,鲁迅、伍尔夫对她的签名称赞,胡适、林徽因与她交往与恩怨,甚至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闲话”事件也与她有关。
幸而流风遗韵,犹有存焉,未曾湮没于时代的风烟而消逝殆尽。情发于衷,必形于言,从氤氲着烟黄的旧页中,仿佛惝忄兄地追怀往昔,终不至使湘灵佩杳,而心绪阑珊。

编辑推荐

这套丛书不同以往的各种版本,首先在选题设计上,不是简单的对文字的阅读与体会,它突出体现的是对文学经典的"视觉化阅读"、"唯美化阅读"、"情趣化阅读"以及"怀旧的阅读"。在体会文学经典作品的同时,又有审美与视觉的愉悦。
书中配有大量的图片,以图文相映的形式诠释作品的内涵。比如冰心的散文《往事》,当页以荡漾的春水与飘飞的燕子来映衬作者赴美留学前的离愁别恨与乡思乡愁。
这套丛书一书一色,以色彩的变幻体现作家的风格,凌叔华,用阴丹士林的旗袍蓝来体现她的幽雅娴静与闺秀气。
本书还有丰富的背景资料作为"花边",如:凌叔华与徐志摩的情谊,用以了解作者的文学活动及创作意图,使读者对作品能有更深入细致的领悟。

目录

爱山庐梦影
花之寺
酒后
吃茶
记我所知道的槟城
登富士山
绮霞
回忆一个画会和几个老画家
我们怎样看中国画
古韵之一件喜事
古韵之八月节
解闷随记之一、二、三、五
志摩真的不回来了吗
重游日本记
敦煌礼赞

媒体评论

如苏雪林对她的评价:“她的文字淡雅幽丽秀韵天成,似乎与力量二字合拍不上,但她的文字仍然有力量,不过这力量是深蕴于内的,而且调子是平静的。别人的力量要说是像银河倒泻雷轰电激的瀑布,她的便只是一股潜行地底的温泉,不使人听见潺湲之声,看见清冷之色,而所到之处,地面上草渐青,树渐绿,鸟语花香,春光流转,万象都皆为之昭苏。”而诗人徐志摩更有一段诗意的品评:“……一种七弦琴的余韵,一种素兰在黄昏人静时微透的清芬。……”
如小说《花之寺》中的一段:

……在烂漫晨霞底下,趁着清明的朝气,我愿自承一切。我在两年前只是高墙根下的一根枯瘁小草。别说和蔼的日光及滋润的甘雨,是见不着的,就是温柔的东风亦不肯在墙畔经过呢。我过着那沉闷黯淡的日子不知有多久。好容易才遇到一个仁慈体物的园丁把我移在满阳光的大地,时时受东风的吹嘘,清泉的灌溉。于是我才有了生气,长出碧翠的叶子,一年几次,居然开出有颜色的花朵在风中摇曳,与众卉争一份旖旎的韶光。……

她多才多艺,工书善画,一生举办过多次画展。特别是她的文人画,清逸、淡雅,脱尽尘俗,本书中也选了她的一些关于书画及画家的文章,如《爱山庐梦影》等,都写得意味隽永,余韵悠长:

“不识年来梦,如何只近山。”一次无意中读到石涛这两句诗,久久未能去怀,大约也因为这正是我心中常想到的诗句,又似乎是大自然给我的一个启示。近来我常在雨后、日出或黄昏前后,默默的对着山坐,什么“晦明风雨”的变化,已经不是我要看的了。我对着山的心情,很象对着一个知己的朋友一样,用不着说话,也用不着察言观色,我已感到很满足了;况且一片青翠,如梦一般浮现在眼前,更会使人神怡意远了。不知这种意境算得参“画禅”不!在这对山的顷刻间,我只觉得用不着想,亦用不着看,一切都超乎形态语言之外,在静默中人与自然不分,象一方莹洁白玉,象一首诗。

在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吴尔芙(Virginia Woolf)鼓励下,一九三八年,凌叔华开始用英文写作《古韵》。一九五三年,《古韵》(Ancient Melodies)由伦敦The Hogarth Press 出版。伦敦《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一九五四年撰文给予本书很高的评价,凌叔华因此驰名国际文坛:
“叔华夫人安静地、轻轻地把我们引进一个在古老文明背后隐蔽的院落。这个文明已经被扫得荡然无存,但是那些爱羡它的人仍然能从中寻得情趣。她给英文的读者介绍了一个中国意境的新鲜世界。当那些高昂的调子变得消沉了以后,《古韵》仍然会逗留着,发出愉悦的声音。

顾客评论 共0条

原始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8779699
转自:59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