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从欧亚大桥到好望角(一)

[游记]从欧亚大桥到好望角(一)

2008-05-22    sina.com.cn

按照原先安排,我们应该是乘座上午11点的广州飞往新加坡的航班,然后从新加坡直飞土耳其的。但由于广州导游工作的失误,直至剪票上飞机时才发现我们所有团员的护照都未加盖“广东省外事办”的公章。由于情况突变,上了飞机的团员也被叫了下来。期间经历的事情真是令人啼笑皆非。由此,导游把我们的整个旅程都改变了:下午6点从广州改飞香港,再从香港转机飞阿联遒的迪拜。在迪拜机场内足足待了8个小时后,才等来飞机,于2005年12月31日
时离开迪拜飞往土耳其。到达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时,已经是2005年的元旦了。由于导游原因,足足浪费了大家宝贵的两天行程。团员们的怨气就别提了。

这也算是旅游中的插曲吧。此段经历暂且不表。

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也是该国的经济、贸易、金融、文化、交通中心。据资料介绍,该城人口大约在1200万左右,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上下,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与我国的北京、上海相仿。伊市是典型的沿海城市,周边被玛尔马拉海、黑海,爱琴海、地中海四个海环绕。黑海和马尔马拉海之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及金角湾横贯其中,扼黑海出入门户,为欧亚交通要冲,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两座分别建成于1973年和1988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使该市欧亚两部分联为一体。它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城跨两洲的城市。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就在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历史悠久,它始建于公元前660年,相当于我们中国的春秋时期。当时的希腊人在现今“皇宫鼻”的地方依山筑城,取名拜占廷。公元324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攻占此地,并迁都于此,改名君士坦丁堡,又称新罗马。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成为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首都。145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攻占该城,灭了东罗马,改名为伊斯坦布尔,自此至1923年为奥斯曼帝国首都。

作为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以及奥斯曼帝国首都古代三大帝国──的伊斯坦布尔,历史文化遗产辉煌而丰富。漫步伊斯坦布尔 街头,随处可见的古城墙、古教堂、古房子、古市场、古街道,诉说着这座名城的古老历史、灿烂文化和无尚荣光。这当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清真寺了。该城市不仅清真寺数量多(据导游介绍,伊斯坦布尔现保存完好的至少有450座,有资料说有1000多座),而且非常古老。清真寺堪称是该城的城市标志了。全世界唯一一座六塔清真寺也在伊城。从远处望去,那圆顶和高耸的尖塔,在落日的余辉中显得十分辉煌壮观。

导游带我们参观了其中最著名的两座清真寺,一座是具有400年历史的蓝色清真寺,因清真寺内装饰蓝色的陶瓷而得名。在伊斯坦布尔,它占地面积最大,至今还是清真回教徒每日的诵经的重要场所。可惜我们去得不是时候,无法亲眼目睹回教徒们盛大而庄严的集会。另一座是索菲亚大教堂,始建于公元325年,至今已近1700年了。这是一个十足的古董了。直面它古老的容姿、班驳的外表,触摸着1700年前先人打造的石块,不由得感慨万千。一座建筑物能保存1700年,凭这一点就足以使人惊讶宗教的力量。在咱们中国,不要说1700年了,就是1000年以上的建筑物都难找到。

圣索菲亚教堂记录的既是伊斯坦布尔城市发展史,也是一部当地宗教史。从这座教堂的变迁可以看到基督教和回教两大宗教历史上的恩恩怨怨。圣索菲亚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为供奉智慧之神索非亚而建造,后受损于战乱。公元537年由查士丁尼皇帝重建,它作为基督教的宫廷教堂,持续了9个世纪。公元1453年6月,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攻入了君
士坦丁堡,占领了圣索非亚教堂。他虽然下令将大教堂改为回教的清真寺----以体现他的神勇武功,却没有采取全盘否定的方法,只是将教堂内所有拜占庭的壁画用灰浆遮盖起来,同时将所有基督教雕像搬出。清真寺得有圆顶和尖塔,怎么办?办法是人想的,他们决定在教堂上加盖了直径达33米,离地高55米的巨大圆顶,并在周围修建了4个高大的具有清真寺标志的尖塔。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圣索非亚大教堂的面貌。我们能有幸看到如此古老的壁画,还得感谢当年的穆罕默德苏丹。要是像我国古代的秦始皇、项羽等那样,恐怕这些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无法保留至今了。

土国是一个民族较多、宗教林立的国家,历史上各民族、各教派之间积累了不少矛盾。在处理这座著名历史宗教建筑物问题上,他们还真的是费了一番工夫。土尔其共和国开国总统穆斯塔法.凯末尔想出了一个办法:这座古老的建筑物既不叫清真寺,也不称教堂,而是命名为圣索非亚博物馆。办法绝妙,各方称好,最终获得了国会通过,从而妥善地处理了这个复杂的宗教历史问题,达到了融合民族和宗教矛盾的目的。现今圣索非亚博物馆成为了伊斯兰、东正和基督三教的共同圣地。我们去的时候,可能不是旅游旺季,只有零零星星的欧洲人在参观。进门处偌大的门厅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华,当年富丽辉湟的壁画已被风化腐蚀,露出斑驳的墙壁,通往楼上的通道也已崎岖不平。在这里,只能凭吊历史,怀念先人,发思古之幽情了。

据导游介绍,土尔其人即乌古斯突厥人,12世纪时迁入安纳托利亚。他们来到这里后,发现这里有山有水,蓝天碧海,风景美丽,非常适宜生产、生活。这支马背上的民族,凭借着庞大的封建军队和先进的火炮、毛瑟枪等军事装备,以其坚强的意志和和强壮躯体,与当地人几经开战,终于占领了这块风水宝地,从此定居下来,建立罗姆苏丹国。13世纪沦为蒙 古人的藩属。13世纪30年代后,奥斯曼一世率部攻占拜占廷帝国在该地区的领土,并于1299年奥斯曼宣布独立。此后,奥斯曼奉行对外扩张政策,疆域日益扩大,1566年--1574年间,领土北面从奥地利边界直至俄国境内,西到非洲摩洛哥,东抵亚洲的高加索和波斯湾,南境一直伸入非洲内地,囊括今欧、亚、非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土地,领土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奥斯曼帝国凭借武力,不但赶走了希腊人,侵占了他们的土地家园,还把人家的教堂抢了过来,改作为自己回教的清真寺。对于这一切,不知希腊后人如今作何感想,我想,他们会不会埋怨当时国力的不支、祖先的无能?会不会遣责奥斯曼帝国的贪婪和侵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国各民族都可能都有过这样一种不文明的举动----以武力为手段,攻城略地,扩大版图,弱肉强食。站在圣索非亚博物馆前,面对加建的高耸入云的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尖塔,目睹教堂斑剥的外墙,我不由得思绪涌起:是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力,就有可能被动挨打,国破家亡。这是历史教训,也是现实教训。当今世界,文明发展到今天,大国凌辱小国的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这个人类大敌,象幽灵一般蔓仍在地球出没。要想不当亡国奴,只有居安思危,发展、壮大自己。这一切,从伊斯坦布尔街头随处可见的手拿匕首、紧握钢枪、头戴钢盔的士兵雕塑中可以看出;从对古老的具有军事意义的城
保护中可以看出;从土国允许老美驻军中可以看出;从力争成为欧盟成员国的举动中可以看出;从导游的言语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尚武的民族,这是一个具有强烈危机意识的国家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c1439ce010008jb47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