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开普敦游记:梦圆好望角(下) |
[游记]开普敦游记:梦圆好望角(下) |
2008-06-10 17u.com |
好望角既是风景区也是自然保护区,是根据开普敦建筑师布赖恩·曼瑟的提议,于1929年创建的,目的是完整地保护好望角的原生态,使之永远保持在五百年前欧洲人第一次看到它时的样子。早在80年前资源匮乏、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能够提出这样的设想,不由得人们不为之敬佩。游览区分为好望角、开普角和服务区三个部分,至于哪个部分是真正的好望角早已不再重要。各游览区之间由窄窄的游览道路连接,除了开普角顶端的灯塔和服务区内几幢简单的建筑以外,几乎没有什么人工建筑,看起来不免简陋粗糙的标记和设施,不经意地透露着一种原始的自然的气息。 通往开普角(cape point)游览区有有轨电车,但更多的人们选择徒步。好望角与开角之间洁净的不知名小海湾,湛蓝的海水中不时翻腾着巨大的鲸鱼的灵活身影,小路两侧密密层层的原始灌木林,吸引着人们一步步走向更靠南的开普角,那里的纬度是:34度21分24秒。 开普角顶端著名的古老灯塔,号称世界三大古老灯塔之一(另外两座一是英国,二在中国)。开普角灯塔建于1857年,1个多世纪以来,它以自己的光亮,穿透暴风雨和重重夜幕,为来来往往经过好望角的船舶导航。据说在天气晴好的夜晚,远在25公里以外的海面上就能看到它的灯光。 灯塔下面的一块古老的岩石依然蹲座在原来的位置上,上面涂满了以各种不同文字书写的“到此一游”。可能灯塔的建设者们早就预料到了无论黑白棕黄各色人等都有这个嗜好。 灯塔前面一根金属柱上横七竖八地排列着方向指示牌,标注着从这里到世界各大城市的直线距离:悉尼11642公里,纽约12541公里,南极6248公里。一直听说上面有到北京12993公里的标记,与同去的朋友逐个看了一圈,没有找到。 好望角的服务区依山就势建在开普角下面的小山坡上,显然是为了尽可能少的占用自然资源。服务区内供应饮料、旅游纪念品和明信片,设施整洁而简单,甚至连垃圾箱都建成封闭式的镶嵌在石砌的护坡里。 走马观花地走过好望角,愈发感到这是一部大部头的书,它承载的内容太深刻、太丰富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络绎不绝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读者,朝圣般匍匐在它的脚下,阅读着关于它的天文的,地理的,自然的,人文的,历史的,关于它的一切。 好望角的天空湛蓝碧透,空气洁净度极高,更有利于天文观测。为了印证哈雷彗星76年的回归周期和统计南半球天空中的星星,19世纪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约翰·赫歇尔在这儿一住就是4年,甚至引起了一场号称天文学领域20个大骗局之一的月球人大骗局。赫歇尔的巨著《天文学纲要》后来被翻译成中文《谈天》传入我国,使得世界东方这个文明古国第一次接触到了现代天文学知识、理论和方法,第一次知道了原来太阳不是围绕地球转而是相反,第一次知道了太阳不过是银河系成千上万恒星中的一个极其普通的天体,从此天圆地方的传统天文学才开始逐渐遭到淘汰,为这个东方民族向现代文明的转变起了重要的作用。 好望角又是一个植物宝库,这里拥有全世界最古老、完全处于原生态的灌木层,有从来没有受过人类干扰的原始植物群,拥有研究植物进化不可多得的原始条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里曾经描述:在许多情形下,我们对于花园和菜园里栽培悠久的植物,已无法辨认其野生原种。我们大多数的植物改进到或改变到现今于人类有用的标准需要数百年或数千年,因此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无论澳大利亚、好望角或十分未开化人所居住的地方,都不能向我们提供一种值得栽培的植物。拥有如此丰富物种的这些地区,并非由于奇异的偶然而没有任何有用植物的原种,只是因为该地植物还没有经过连续选择而得到改进……。1836年6月3日,达尔文专程来到好望角,考察这里的植物资源及物种进化情况,并拜访了居住在这儿进行天文研究的约翰·赫歇尔,因为正是赫歇尔,作为一个天文学家,在深入的天文研究的同时,早已敏感地意识到了物种进化问题。
|
转自:http://ct.17u.com/blog/article/117470.html5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