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开普敦游记攻略 |
[游记]开普敦游记攻略 |
2008-06-10 uzai.com |
位在桌山下的开普敦市,昔日祖鲁人称作卡普斯塔得,它曾是南非的立法首都,位居开普半岛北端,南距好望角三十英里,市区房舍环绕桌山而建,郊区部分则向南延伸至福尔斯湾,当地属于地中海型气候,春天平均二十七度c,冬天平均温约七至十二度,降雨集中在五至八月。 一八八一年的开普敦附近仍是独立小城市林立,直至一八九九年“波耳战争”爆发荷兰裔的独立小城纷纷投降或被孤立,一九一三年成立南非联邦成立后,邻近小城市纷纷加入联邦,使原是一座小港的开普敦而成为现今的大开普敦。 多种族文化造就多元化的建筑 开普敦从一六五二年建城开始,历经了葡萄牙人、荷兰人、法国人与英国人的统治,再加上外移的马来人、印度人及中亚来的回教民族,使开普敦市成为一缤纷多元化的城市。 如于各种文化在此交会,开普敦市的建筑也呈现不同风貌,尤以爱德华式与维多利亚式的房舍最多,在桌湾附近并有保存非常完善的十八世纪荷兰式建筑。徘徊在开普敦大街小巷,令人仿如置身在欧洲英伦或是荷京阿姆斯特丹,不过其中又夹杂回教马来房舍,又有置身南洋的感觉。 由于数百年来的文化交替,使开普敦仿如一座大博物馆,街道古迹林立,细心探访如进宝山般,必可收获满行囊。市区并有多座博物馆,替这些历史建物留下最佳见证。有展示十八世纪堂皇贵族家具的柏特兰博物馆;展示各种钱币、邮票、枪枝的文化历史馆;展示犹太人节庆艺品的犹太博物馆及展列各种化石、哺乳类、爬虫类标本的南非博物馆。尤其南非博物馆拥有世上最齐全的鲸鱼标本,与栩栩如生的鲸鱼标本共室,那份硕大的震撼令人动容。 开普敦除了博物馆外,历史建筑如旧高等法院、格鲁格教堂都是建于一八三六年的荷兰式建筑,荷兰式建筑的门面呈现马蹄型屋顶,窗格多为长方型,房舍外涂满白色灰泥,在灰黑色的桌山为背景衬托下,分外耀眼。 开普敦的马来区则位于瓦特坎特街(Waterkant),马来人称此地为波卡普(Bo-Kaap),在荷兰人殖民时期,信奉回教的马来人被当成奴隶卖至开普敦,来到开普敦马来人,开始兴建清真寺,圆顶型的房舍,让多文化的开普敦增添了一份回教气息。 位于阿得利街(AdderleyStreet)的市政厅,则是建于十七世纪末的典型巴洛克建筑,尖尖的圆柱钟塔,配上精雕细琢的大理石雕像,成了开普敦最雄伟的建筑。 市政厅前的广场是昔日的阅兵场(GrandParade),在“波耳战争”时期,曾是英国派驻开普敦的总督阅兵场所,不过现今这广场已成了一座花卉市场,尤以叫卖开普敦出产的各色玫瑰花最为引人。 阅兵场的旁边即是建于一六九七年的好望堡(CastleofGoodHope),它也是白人殖民南非最古老的城堡,城堡外围的壕沟与城门仍保存完好,巨石堆砌而成的碉堡,已改装供观光客参观的军事博物馆。 阿得利街的尽头有座南非最古老的教堂──古鲁特.科克(GrooteKerk),它亦是荷兰改革派教会的发源地,教堂建于一七0四年,在一八四一重建,教堂讲道厅的雕塑全出至名雕刻家安德鲁.墨瑞之手,逾百年的雕像,每年都吸引不少慕名一睹的艺术家。 位于市中心的绿市广场(GreenmarketSquare)是开普敦最著名的跳蚤市场,由于距港口不到一公里,此地成为各国水手最爱逛的商场。从早上九点至下午五点叫卖声不断,各式非洲腊染花布、木雕艺品、蜜腊宝石在此“便宜又大碗”,且可对折杀价。商场叫卖物品以印度人所卖的银器制品最为特殊,大部分都来自印度或中东的油灯、烛台或项链,奇特又古朴的造型,实在不易见。 绿市广场隔一条街即是开普敦最著名的骨董街──教会街,整条街全是两层楼式的荷兰建筑,每家店里的“宝贝”各具千秋,从十九世纪的水龙头、到古钟、古表应有尽有。喜爱古董相机者,在此如入宝山般,十九世纪初的柯达、莱卡、一次大战的迷你间谍相机,在此均可购得。 教会街的人行道也是骨董贩子的盘据地,可见不少老太太一边在织毛线,脚前放着一两个花瓶、茶壶,等待识货者上门。不少街头艺人也进驻此街,有演唱非洲灵歌,也有弹吉他唱着美国乡村歌曲者。奇装异服的艺术家可是这条街的常客,雌雄莫辨在此也是“理所当然”,整个教会街仿如一座大美术馆,只是呈列的“艺品”即是这些在骨董堆中“寻宝”的艺术家。 维多利亚港的水门区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开普敦水门区的各地游客、水手从四面八方熙熙攘攘地涌向戏剧广场;此时整个开普敦水门区已逐渐平静下来,夕阳余晖,港畔帆幡垂落,只闻海鸟鸣或偶尔远方传来的轮船汽笛声,此时人人屏息拭目以待。 突然尖刺的提琴划破了这份宁静,海面回照着金色阳光,成了剧场中最佳的自然射灯。此时水门区小剧场已人山人海,坐无虚席每人均仰首凝视,企盼着欣赏今晚将登场的舞剧,此地就仿如巴黎歌剧院般,充满着温馨及艺术的浪漫。 像如此的景象,每日均在开普敦的水门区上演着,开普敦的浪漫情怀,已成了艺术爱好者的“圣殿”,愈深入洞悉,愈被其璀璨与温馨一面深深吸引着。 水门区的时间精灵,似乎仍滞留在十九世纪,古老的钟楼、古战船、防波堤码头,处处显现出维多亚时代的雄伟风格,堤岸码头拥有多座商场,以贩卖各种非洲雕刻艺品为主,在此“瞎拚”,乐趣大于采购。 湾内有一便士渡轮,往返桌湾各码头,每座码头各具特色,步入其境仿如进入十九世纪,透视出维多利亚王朝的碧辉岁月。码头畔的餐厅有数十家,家家口味各具特色,大啖龙虾、生蚝再配上一杯冰啤酒,坐在靠码头的座位,欣赏在湾内浪里跳跃的海豹,浪漫令人陶醉。 其实,水门区对开普敦人而言扮演着一重飘角色,它不仅是一座渔货码头,更是开普敦的怀旧去处。一家称作“维多利亚─阿尔弗德码头公司”,决心将十八世纪的拓茺精神表现在水门区上,他们预计要花费三十亿兰德,欲将原本充满鱼腥味的水门区,建设为观光重镇。 整个工程于一九八八年开工,预计公元二千年可完工,届时水门区将有八十家商店、十家电影院、二十五家餐厅、一座跳蚤市场、一座鲜鱼市场,且将开凿一条直通市中心的运河,以吸引更光的游客光顾水门区。 昔日的北码头仓库已改建为五星级的维多利亚旅馆,六十八间客房常年爆满,因为此地的拥有以桌山为背景,观看大船进港的最佳视窗。 因此,水门就如同旧金山的渔人码头般,成为国际观光市场中,一颗耀眼的熠熠之星。 开普敦跳蚤市场购物乐 狩猎(safari)是来到南非旅游者必游之经历,但逛跳蚤市场亦如狩猎般依然有“见猎心喜”的乐趣,若在众多“垃圾”中发现心怡的宝物,那份喜悦不下一次目睹非洲五霸共饮一池水的惊叹。
|
转自:http://www.uzai.com/viewsight.asp?id=179640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