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埃及游记开罗篇4 |
[游记]埃及游记开罗篇4 |
2008-03-17 live.com |
March 11 -4 不知不觉在博物馆里待了一个上午,出来的时候已经有点饿了。在LP上找了一家推荐的当地快餐店,准备坐地铁过去。地铁站就在博物馆门口,很容易找到,但下去之后就傻眼了,像迷宫一样,到处都是一条条通道,有的通往地面,有的通往反方向的月台,虽然到处都贴有地图,但是只有地铁在开罗的运行图,并没有地铁站内的指示地图,买票的工作人员英语也不太灵光,说不清楚,于是转了几圈也没找到该从哪个方向进站。正在我们对着地图一筹莫展的时候,后面有人用英语跟我们打招呼,回头一看,是一个当地青年。他主动问我们要去哪里,然后示意他可以帮我们带路。因为这是个大站,他也不知道该从哪个站台上车,于是跑到售票窗口问了几句,再带着我们一路穿过好几条通道,走了好几分钟,绕了一大圈,来到对面的站台。当我们说了谢谢之后,他就微笑的离开了,原来并不顺路,而特意绕路送我们过来。看着他离去的身影,我只有一个想法——学雷锋的好青年啊! 开罗的地铁统一票价1磅,和上海最初的地铁票一样,都是纸质的,使用方法也完全一样,但体积只有U盘大小,环保多了。地铁比较旧,从外面看和火车没什么区别,里面则有点像以前的公交车,没有什么电子化的东西。坐了两站就到了,在站台上发现了一个只有阿拉伯文字的钟,于是拍了下来,站台对面的警察对着我“丝丝”了两声,然后示意地铁内不准拍照。埃及人要引起别人注意时,都是发“丝”的气声,而不是“喂、哎”,有点不太习惯。出了地铁,没发现路牌,所以还是找不到那家店,正在这时,又有一个老人走上来用英语提供帮助,告诉我们店就在马路对面。我们走到对面,还是没找到,那位老人正好也是走这条路,就又给我们指了一次,终于找到了。看着老人离去的身影,我还是只有一个想法——开罗的雷锋真不少啊! 这家本地快餐店的名字只有阿拉伯文,所以到现在也不知道英文名字是什么。门口人很多,生意不错,外面是外卖的,里面还有堂吃的餐厅。但是又碰到了个问题,挂在墙上的菜单也都是阿拉伯文,这回傻眼了,因为是第一次吃本地食品,虽然已经选好了柜台里的实物,但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收银台的老兄也不会英语,比划了半天,也没明白我们要买什么。突然我灵机一动,拿出相机,先是跑到外面的烤肉台上拍了一张,再到柜台里对着蔬菜汤的盒子拍了一张,然后回放给收银台的老兄看,他终于搞明白了我们要买的东西,还伸出大拇指赞扬了这个好方法。买了四个羊肉三明治和四碗蔬菜汤,一共花了22埃磅。带着午饭,上了去萨拉丁城堡的出租车。到了车上才发现,前面拍下来的盒子不是蔬菜汤,而是酸奶,不过味道不错。三明治里面的羊肉是土耳其烤肉的做法,肉一层层叠起来,穿在一跟柱子上,背后是火炉,转着烤,烤熟一层就切下来,加入番茄和洋葱,切碎之后再铁板烧,然后用面包夹起来就能吃了,味道很好。 萨拉丁城堡(Citadel of Salah al-Din)是一座很雄伟的建筑,而且地势高,离着很远就能看到。外面是很大一圈城墙,里面则是一个建筑群,高高的尖塔和胖胖的圆顶,很吸引眼球。来这里参观的当地人比外国人多,门口排的大多是学生队伍,估计这里也是类似国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类的地方。安检是必不可少的,有两道,门口一道对于外国人基本上不看,本地人则要翻包。里面的入口处则查的甚严,连瑞士军刀都不能带。 买了20磅的学生票,沿着通道一直往上走,就到达了引人注目的高塔和圆顶建筑面前。一开始以为这个建筑就是萨拉丁城堡,到了这里才知道是错的。萨拉丁城堡是指这被围墙围起来的整个山头,而里面的建筑则大多是后来建造的。 1:35 PM | Add a comment | Send a message | View trackbacks 0 | Blog it |
|
转自:http://telexyang.spaces.live.com/Blog/cns!326CEE3C4B350ADD!2450.entry21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