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第四天古典中现代着维多利亚大学游记 |
[游记]第四天古典中现代着维多利亚大学游记 |
| 2008-06-27 sohu.com |
|
搜狐博客 > 新西兰采风,无限的欣喜和感动 > 日志 > 新西兰游记 2008-05-01 | 第四天 古典中现代着 维多利亚大学游记 标签:新西兰 维多利亚 惊艳美 大凡有“维多利亚”这样名字的建筑,总可以跟皇室有些关系,当我身在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里历史最久的建筑时,不仅为庄严和皇室的贵族气息所倾倒。建筑和楼房看得出年代,走廊和过道的雕刻一丝不苟,墙上挂着黑白色的画,讲述着历史,厚重的大理石门,威严依旧。这座建筑所在的校区是主校区,也是最大、最老的校区——Kelburn,这里分布着人文学科(包括媒体、英语、电影)、科学和工程学。 这栋最老的楼 学校为毛利学生建的会议室 始建于1897年,维多利亚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承,有着位于首都的优势和便利,有着一种贵族的血统,有着让人沉醉和敬佩的老建筑——事实上这里的很多建筑都以学校教授和著名学者的名字命名,其中不乏2000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钻研纳米科技的Alan Diarmid;然而维大也是现代的,它的图书馆设备先进、教室多媒体仪器齐全、电脑也分布了校园的各个角落,上网十分方便;学校还为新西兰珍稀动物古蜥蜴(Tuatara)专门设立研究中心,力图挽救这一具有“活化石”之称的濒危动物。 维多利亚大学发研究生奖学金的办公室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有学生21889人,其中国际学生2966人,中国学生大概600人。碰巧的是,接待我们的维大国际项目组的Crystal和Brian都是中国人,校方还精心为我们请来了在维大留学的中国学生,他们来自呼和浩特、南京、上海——其中有一位复旦的校友——2002级国经的学姐崔小卉。老乡相见分外亲切,同学、老师还有我们来访的学生、记者一起聊得特别融洽。 Brian Cao、 Crystal Li、 我 和 中国通 Roger 维多利亚大学副校长的出现给了我们一个惊喜,他从很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向我们介绍学校情况:四个校区除上文提到的主校区外,还有叫做Pipitea的校区——以法律和商学院见长,更了不得的是,法学院所在大楼是南半球最大、世界排名面积第二的木质房子,以前为政府所有,紧邻国会大楼、最高法庭的所在建筑;商学院有一部分则与惠灵顿车站共享一座大楼,还装有惠灵顿最快的电梯,地理位置很优越。第三个校区是TeAro,主要专业是建筑设计;第四校区Karori主要提供教育专业学习。维大的四个校区紧紧融入了惠灵顿城,这里既有古老的欧式建筑,也有毛利的会议厅;既有坐拥山海蓝天的清幽,也有毗邻商业区、政府大楼的现代,一张一弛,传统和现代结合得十分紧密。 法学院外观——南半球最大的木质结构房子 说到维大的国际合作,它与世界上80多所大学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的中国学校有人大与北大(真可惜没有来自上海的一所大学与维大建立合作关系,本人和婧的“出行”愿呼出复旦的声音,连起第一根线)今年七月份学校将会推出一个以本科生为主要对象的“国际领导力项目”,通过赞助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学习外语、交外国同伴、邀请海外学者讲授等多种形式,在学生修满一定学分的情况下,在他们结业证书上同时刊注“维大国际领导里项目毕业”字样,独立学生增加国际视野。我想这样的安排真是校方立足于全球化大前提、以实现学生知识及竞争力最大化为目标的项目,很有实用价值。
|
| 转自:http://nzzuowei.blog.sohu.com/86179885.html26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