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朱熹治学要旨

[游记]朱熹治学要旨

2007-09-09    hiu.cn

朱熹治学要旨

朱熹治学严谨,非常注重读书方法。其门人与私淑之徒会萃朱子平日之训而节序其要,定为读书法六条。

一、循序渐进。“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朱子语类》卷八)“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子文集 · 读书之要》)。

二、熟读精思。“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而。”(《朱子文集·读书之要》)“若读的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读”。(《朱子语类》)卷十)

三、虚心涵泳。“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朱子文集·读书之要》)“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子语类》卷十一)“学者读书,须是于无味处当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朱子语类》卷十)“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宋元学案·晦翁学案》〕

四、切已体察。“入道之门,是将自已个人身入那道理中去,渐渐相亲,久之与已为一。而今人道理在这里,自家身在外,元不曾相干涉。学者读书,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如克已复礼,如出门如见大宾等事,须就自家身上体看:我实能克已复礼主敬行恕否?件件如此,方有益。”(《朱子读书法》卷二)观书以切已体验固为亲切,然亦须偏观众理而合其归趣乃佳。若只据已见,却恐于事理有所不周,欲径急而反疏缓也。”(《学规类编》)

五、紧著用力。为 学如“撑上水船,到滩背急流之中,舟人来这上一篙不可放缓,直须着力撑上,不得一步不紧放退一步,则此船不得上矣”。“为学极要求把篙处着力,到工夫要断绝处,又增工夫,着力不放令倒,方是向进处”。(《朱子语类》)卷八

六、居敬持志。“今日学者不长进,只是心不在焉。”(《朱子语类》卷一o四)“读书须得将心帖在书册上,逐字逐句,各有着落,……方始好商量。大凡学者须是收拾此心,令专静纯一,日用动静,都无驰走散乱,方始看文字精审。”“若不专一,东看西看,则此心已散漫了。……虽卒岁穷年,无有透彻之期。”(《朱子语类》)卷十一)

朱熹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指导行动,读书要力行。他说:“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朱子文集·黄勉斋行状》)“知行相须”、“行为重”,(《朱子语类》卷九)“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朱子语类》卷十三)“书固不可不读,但比之行,实差缓耳。不然,则又何必言‘行有余力而后学’邪?”(《朱子文集·答吕子约》)

转自:http://blog.hiu.cn/post/view/18142427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