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老馋游记之饕餮旺角

[游记]老馋游记之饕餮旺角

2007-07-29    chilema.cn

老馋游记之饕餮旺角

以前早就听说过这家酒楼,据说消费很高,不是我等平民吃得起的。难得有机会可以吃免费大餐,就兴高采烈的跑了过来。

店面的确不太起眼,差一点走过头,虽然路上有点堵车,可我这次总算没有迟到。一进门就看到排列紧凑的海鲜槽,大堂的面积也不大,以包间为主。

包房还算考究,空间宽敞,摆着一溜矮沙发,还有可上网的电脑,处处细节都经得起推敲,看得出来的确花了些心思。听说专门请了香港的设计师来布置,不过个人认为,除了餐桌上的吊灯比较有意思之外,其它地方的设计还是比较传统的。

落座之后喝着醇厚的普尔,注意到了这晶莹剔透的小碟子,拿在手里把玩了半天。样子拙拙的,却带着几分琉璃的神采。猜不到它的用途,等到热毛巾上桌才恍然大悟。雪白的毛巾衬着碧绿的碟子,一软一硬,一冷一热,色相不输盘中的菜品。

桌上的小菜。开始光顾着聊天,居然忘了尝这个。据说很多家酒楼的小菜都是有不传之秘的,不由有点后悔。

这家酒楼和伴溪是本家,当然也有伴溪的招牌点心——鸡仔饼了。虽然我一向不嗜甜,还是忍不住尝了一块。鸡仔饼也叫小凤饼,以前在普通饼家吃到的总是很甜很油,虽说那是最正统的做法,但毕竟很难适应现代人的肠胃唇舌,这一块饼却带给我不同以往的感受。每块点心都很厚实,拿在手里却不是很重,不像浸饱了油又紧又韧的那种硬疙瘩。轻轻咬开,香气盈人,里面混满了细碎的果仁,最突出的就是花生的香味。口感酥脆而不松散,比桃酥类的点心有嚼头的多。正当中夹着一块莹白透明的冰肉,入口即溶。虽算甜食但下糖不重,改良之后的这款点心在保留原有口味特色的基础上更进了一层,难怪很多人专程打包带回家与家人共享。

莲藕章鱼煲猪踭

首先端上来的就是这一大盘汤渣,一看到这个,就知道这煲汤的确真材实料。把肉骨头先煲两三个钟头之后放入猪踭肉再煮一个多小时,成品的汤汁呈淡米黄色,蛋白质都融入了汤水中,好似每一口汤都有了质感。汤味很鲜,应该是放了少许海产干货,完全吊出了猪肉的香气却不带一丝腥味。可惜就是太浓郁了一点,叫人不敢多喝,怕味觉疲劳尝不出主菜的味道。

椒盐濑尿虾

据说这里是深圳第一家卖濑尿虾的酒楼,水准当然不可小觑。这虾的卖相有些吓人,我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大的濑尿虾呢!说是椒盐的做法,但是制造香味的主要是那些炸成金黄色的蒜茸,闻起来和避风塘炒蟹的味道很像。我分到一条虾尾,里面的虾肉有好大一块,分量足抵普通规格的四五只整虾。本来濑尿虾的肉质就很紧凑,我吃的又是运动最充分的尾部,小心的掏出来放进嘴里轻轻一咬,只觉得虾肉紧致有弹性,鲜嫩可口。虾脚旁边的须毛全被炸得酥脆,又浸满了蒜油的香气,口感很像肉松,别有一番风味。

豉油皇鹅肠

这道鹅肠是整顿饭最精彩的东西。端上桌时的卖相就令人眼前一亮,看那赭红的色泽,柔软顺滑的形态,还有附在肠壁上晶莹滑润的油膏,还没品尝口水就快掉到桌上了,我对它一见钟情!入口时只觉薄薄的那层肠衣爽脆鲜嫩,里面紧裹着的鹅油鲜滑软糯、沾齿即溶。虽然鹅油的比例很高,但由于豉油王的味道浓郁甘醇,让人丝毫不感肥腻。垫盘的配菜除了青葱叶之外还有掐头去尾的绿豆芽,白嫩嫩脆生生,配着浓油赤酱的鹅肠,给人带来一股清新之气。以前吃过煮厨的鹅肠后赞叹不已,以为那已经算是鹅肠的上品。可吃完这顿饭之后,我恐怕近期之内都没有勇气再尝试别家的滋味,怕会破坏了极品鹅肠给我留下的完美印象。

四嫂卤大肠

卤大肠本也是道精彩的菜,可谁让它和鹅肠同时上桌,顿时失了几分神采。虽然也吃了不少,可现在脑中只记得鹅肠鲜明的味道。其实两者调味有些相似,但大肠好像更甜糯一些,色泽红润,很有鲁菜之风。总觉得大肠不够肥,口感有些单一,倒是下面那块浸饱了汤汁的炸豆腐令我印象深刻。

杉斑蒸咸鱼

这鱼的卖相一般,但是味道不错。下面白肉的是杉斑,上面暗红色的是澳门的马友咸鱼,整盘菜几乎都靠它来调味,芳香四溢。大量的姜茸杀掉了咸鱼腥味,引出浓郁的梅香。杉斑肉质鲜美有弹性,马友酥软细腻,两者是绝配。

不得不说的是番茄煮台湾鲍鱼。

这道菜上桌的时候我正忙着拍照,只是隐隐约约听到有“鲍鱼”两个字。等到所有菜全部上齐之后,东张西望也没见到鲍鱼的影子。转眼看到这一大钵红彤彤的“番茄炒蛋”,本还觉得奇怪——今天怎么会点这么普通的家常菜,尝了一点,只觉得水气比较重,味道偏酸,但并不像往常吃的那么爽口。听人提醒才发现,里面居然有一个个扁圆的鲍鱼仔!只知道用它来煲粥很鲜甜,从没想到还可以有这种怪异的组合。新鲜的鲍鱼仔形状完整,肉质倒是很鲜嫩,入口软滑而不失韧性。可是鲜鲍不如干鲍的香味浓郁,配了这么抢味的番茄,几乎尝不出一点鲍鱼仔的鲜甜来,连汤汁里也没染上鲍鱼的味道,不由让我有几分失望。不过因为表面上划了几刀,茄汁入味很深,再加上酸性的汤汁可以软化肉质,抛开它的出身不谈,那酸甜的味道和软韧的口感倒也算不过不失。

想想有些好笑,本来有几分贵气的bb鲍鱼,竟然被最平民的配菜抢去了风头,变得可有可无,这一盘的主角,毫无疑问是番茄。别人觉得味道如何我并不太清楚,反正如果自掏钞票的话,我是绝对不会点这道菜的,还不如要个最单纯的番茄蛋来的纯粹,想要增加口感的话,就加几块年糕吧。

台湾卤肉

这方卤肉在拍完照之后一直无人问津,大概是相较于一大桌山珍海味来说,它的出身太平凡。可是我这个食肉族尝过之后却觉得很特别,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底下垫的并不是普通的霉干菜,而是用酱汁泡透的潮州酸菜,难怪没有平常吃到的那股挥之不去的苦腥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纯净的酸甜。据说这道菜是根据苏杭的红烧肉改制而成,减了几分甜,增了几分酱,使成品更加惹味。因为火功到家,肥肉已经酥烂,肉皮的胶质已经半溶,底下的瘦肉却韧而不柴,酱香扑鼻。一直以为红烧肉的肥肉部分最精彩,可这道菜的瘦肉也毫不逊色,真是宜酒宜饭的隽品。

蟹皇酱滑豆腐

这盘菜看起来只有豆腐、菇和少许虾仁,其实内有乾坤,汤汁里溶满了密制的虾蟹肉酱。不同于川菜蟹粉豆腐的浓香腻口,这融进了蟹肉的汤汁显得清雅了许多。因为在座的有北方人,叶总特别交待加辣,成了一道送饭的好菜。不过我觉得如果不加辣椒的话,更能突出蟹酱的香气。

花雕蛋白蒸大红蟹

卖相最威风的一道菜,我竟然忘了拍照……没办法,已经完全沉浸在整桌的美味中不能自拔了。鲜红的蟹甲趴在恍若凝脂的蛋白上,再加上好的花雕酒蒸熟,粗粗长长的蟹脚仿佛抱着轮圆月。蟹是红蟹,差不多有两斤多重,光是两条后腿就让我啃了半天。肉很甜,不是清甜,而是真的有甜味,大概是花雕的糖分渗了进去,酒香又带出了鲜嫩蟹肉本身的甜香。蛋白的味道也很好,带着浓郁的酒味和蟹脂的清香,尤其是上面那层像浮沫一样的表皮,几乎尽得酒蟹的精髓,我毫不客气地吃了很多。

腊味煲饭

最后端上来的腊味饭,给这次饕餮盛宴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据说这也是招牌菜之一,没想到简简单单的腊味合蒸也能有如此的美味,看来选材的严格把关还是酒楼的根本。这四色腊味是铺在饭上蒸好之后再装碟上桌的,多余的油脂已经全部渗入了饭里,米粒颗颗晶莹油亮,伴着细切的小香葱和极品豉油,喷香可口,如果不是已经饱的弯不下腰,我一定会再来一碗。腊味全部选用优质的原料,比如那一块块腊肉,七分肥三分瘦,蒸得酥烂,带着一点点熏制的清香,入口质感丰富咸淡适宜;腊肠肉质紧而不韧,带着浓浓的酒香;腊鸭腿去掉了鸭子的骚味,表皮油光发亮,筋道有嚼头,内里酥香可口。可是最精彩的还是棕黑色的鸭润肠,这种肠把鸭肝调味之后填入肠衣熏制而成,是广东人对鹅肝的另一种诠释。看起来干干瘦瘦,好像很硬的样子,其实一咬就断,肠衣薄得仿若无物,鸭肝也不带丝毫腥气,连酒味都尝不出来,只是甜香可口,令人齿颊留香。可惜那么一大煲饭也只配了两根,每人只能吃到一两块罢了,不过分量略有不足才更会令人牵肠挂肚。

每道菜上桌都要先等拍过照之后才能吃,再加上我们向叶总偷师了很多新菜开发和选料的心得,这一顿饭足足吃了两个多钟头。虽然很少对外宣传,但是旺角的生意一直很好。我们这顿饭的消费差不多两千左右,在香港这样的消费不过是中等水平,味道却是一流,难怪很多香港明星都常来这里吃饭。如果遇到了识货的客户,在这儿进行商务宴请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像我等穷人,不知何时才能再续前缘……

转自:http://www.chilema.cn/Space/16139/5476.aspx19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