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香港的“西极”-大澳-旅游街散文游记http://www.lvyou.

[游记]香港的“西极”-大澳-旅游街散文游记http://www.lvyou.

2007-07-16    

香港的“西极”——大澳
周末的大澳,游人如鲫。这个偏居香港大屿山岛西南一隅的小渔村,让金发碧眼的异域访者,一刻也不能放下他们手中的数码摄象机:一对外国男女蹬着自行车,穿行在大澳的小街小巷,一直瞪着好奇的眼睛;关帝庙里,聚着一批游客,向他们作介绍的是位外国导游。
大澳位于香港的最西端,距离香港城市中心——中环、湾仔有30分钟快船另加50分钟汽车的路程。
大澳有两样东西吸引人:看日落,200多年历史的棚屋。前些时候,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播出的连续剧《大澳的天空》,内容就是以这里为背景演绎出的故事。
十一二月间的香港,天朗气清,不少港人携妻带子或呼朋引伴到大屿山度周末:一是爬山拜佛,一是携手看日落、享受人间温情。大澳三面环山,西面正对着伶仃洋,是观赏日落的理想位置。问他们为什么没北上深圳、广州,他们的答案是“总不能每个周末都泡在深圳吧”。
十一二月的香港,也是这个中西文化结合地的旅游旺季。圣诞新年假期的临近,城里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往来香港中环与大屿山的轮船上,满眼都是外国游客。
大澳,据说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硕果仅存的渔村。这里的棚屋群,已有200多年历史,保存着几百年来的“(疋下+旦)家”人的生活习俗。棚屋,是建在海滩上的一种木壁铁皮小房,过去都以木柱作支脚;改用水泥桩柱是近几十年的事。那一栋栋“站”在“高脚”上的小房子,活像一排排大鸟笼子。涨潮时,房子“浮”在海上;落潮时,屋下就露出了滩地。住在棚屋的居民,可以通过弯弯曲曲的“栈道”登陆;也可以驾一叶扁舟穿梭于棚屋群之间。难怪桥头一家饭馆,赫然以“威尼斯”作名。
早期的大澳居民来自深圳、东莞、宝安和惠州等地,他们以务农、捕鱼为生。如今的大澳,与内地许多农村一样,年轻人都到市区“打工”,留守的尽是老人、小孩和一些文化层次不高的妇女。他们日子过得十分安闲,除了搓麻将,剩余的时间就靠电视机来打发。几十家卖干海货的小店,主要是做游客的生意。记者上午11点钟来到大澳,小巷两边的咸鱼店、海产铺都还没开张,但“炒花生”般的麻将声“哗哗”地在小街里回荡。一些鹤发童颜的老人,则聚在街口的大榕树下闲话农桑。
当然,捕鱼捞虾的传家本领目前还没有丢。50来岁的男劳力,依然驾着小舟到浅水海湾打鱼;在那穿镇而过的小湾道里,不时可见到卖鲜鱼虾的小船。
许多游客都是冲着棚屋而来的。在去年发生火灾之前,大澳约有500栋棚屋,当中不少是百年老屋。2000年7月2日凌晨2时半,这里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火灾,100多间棚屋着火。虽然消防员及时赶到,但消防水管的接口与大澳村里的消防泵接口“不兼容”,村民和消防员都只能眼睁睁看着火势不断蔓延。待五六小时大火被扑灭后,那100多间棚屋只剩下一片兀立于海滩的秃桩。
直到今天,走进棚屋区,立在水泥桩上的一条条烧焦的木方,仍清晰地告诉游客这里曾遭受的灾难。
有些村民已经在废墟上重盖棚屋。当然所用的材料和设计已注入现代色彩。早期的棚屋是用葵叶(后来改用铁皮)、木方、杉板搭成的,顶部多是半圆拱,像个船篷;后来才出现陆上房子的那种坡顶。棚屋一般分成三格:睡房,客厅,还有一格则用来安放神位。在80年代初,建一间50平米左右的棚屋得花7、8万港元。现在新建的棚屋,要20万了;虽然在间隔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大部分都“现代化”了,不光成了两层甚至三层的“棚楼”,修了露台,而且装上了空调和抽水马桶。
当然按老规矩重盖的也有。记者问一位老婆婆:“屋里有没有抽水马桶”?老婆婆很奇怪地说:“住岸上用抽水马桶,住棚屋哪还用得着那玩意儿?地板上留几个孔,不就解决了?涨潮退潮,什么都干净了。”
这位阿婆和她兄弟几个的棚屋连在一起,在去年的那场大火中都烧个精光,她一家子现都住在岸上的公屋里。78岁的她身子还很硬朗,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锯一条木方——准备重建棚屋的材料。
“住惯了棚屋,心里有些舍不得。”阿婆的一位邻居告诉记者,她家娶孙媳妇都是在棚屋举行婚礼的。
虽然新的棚屋不断地在修建,但大澳保留目前能保留的只是一种“传统渔业”的外壳,留给后人的只能是一个旅游的景点。保留下来的“渔业外壳”撬动了大澳旅游业的发展,留在村里的居民已经迅速转行,改做旅游服务业。
如今的大澳人已经不再靠捕鱼、晒盐为生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渔民子弟普遍接受了中学以上的教育,年轻一辈宁可到市区打工也不愿“子承父业”出海捕鱼。其实随着海洋污染的严重,近海捕鱼也越来越难了。外海作业成本太高,也迫使大澳人放弃渔业,改做陆上的运输、清洁、大屿山郊野公园的农林护理等工作,大澳渔村成为历史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大澳的渔业可能很快就没了,但大澳的棚屋却不会消失。经济意识很强的村民们,还酝酿着向政府提出要求,争取联合国有关组织将棚屋列为人类历史遗产呢。(人民网)

原始链接:http://www.lvyoujie.com/youji/html/zixun/0723/58111.html
转自:20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