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中央大街(DV作业前期稿) |
[游记]中央大街(DV作业前期稿) |
2008-05-22 sina.com.cn |
中央大街(DV作业前期稿) 2006-05-10 03:03:41 大中小 来到哈尔滨,就不能不先到哈尔滨人引以为豪的“中央大街”赏游一番。这是一条见证了哈尔滨100多年来荣辱兴衰的街道,陪伴着一代又一代哈尔滨人的成长。在这座多民族聚居,多种文化交织的城市。中央大街作为经济文化中心。不仅体现着哈尔滨人民的精神面貌,更是这座被誉为“东方小巴黎”的城市文化的灵魂。 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在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通车之前,哈尔滨的所需货物基本都是经松花江水陆运输。中国大街的通江口(今防洪纪念塔江段)就是当年的码头。这样中国大街就成了黄金水道的口岸,也成为哈尔滨当时最热闹繁华的地方。1925年改称为沿袭至今的“中央大街”,后发展成为哈尔滨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1450米,宽21.34米,其中车行方石路10.8米宽。1924年5月,由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为中央大街铺上了方石块。当时街面的宽度为10沙绳(俄度量单位:1沙绳=2.134米)。方块石路的设计宽度为10.8米,铺路用的方块石为花岗岩,长18厘米宽10厘米。起形状的大小如俄式的小面包。据说每块方石的价格就是1美金。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老街、名街、保护街道、标志性街道、步行街、建筑艺术街、繁华商业街、旅游休闲街、公众文化街,又是当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远东最著名的移民街,最繁华的商业街、金融街、文化街,大街两侧洋行商店、饭店旅馆、舞厅影院、餐馆酒吧林立。大街的建筑,穹窿突起、拱券高窗,或高雅古典,或挺拔秀丽,有常见的起源于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式,十七世纪初的巴洛克式、折衷主义,以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建筑。全街建有如马迭尔宾馆,教育书店,华梅西餐厅的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等欧式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整条中央大街就是一条建筑艺术长廊。如今,大规模欧式化修复——为“小巴黎”锦上添花——已圆满完工的大街,是目前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风格各异的西六道街、西七道街、中央商城、车辆厂住宅楼前等四处休闲区,构成了中央大街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城市新风景,使“小巴黎”特征愈加凸现,诱人瞩目。漫步中央大街的欧式建筑,五步一典,十步一观,丰富得让你目不暇拉接。在西方建筑史上几百年才形成的建筑风格样式,在中央大街成为远东最著名的街道。中央大街的建筑有欧洲常见的16世纪文艺复兴式、17世纪的巴洛克建筑、18世纪的折衷主义建筑、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建筑。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精华,使中央大街成为一条建筑的艺术长廊。 夏天的中央大街是美丽的,延街的棠奇树连成一片。游人在连绵的树阴下悠闲的浏览观光,不会觉得很热。每年夏天,“哈尔滨啤酒节”“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等大小活动都会在中央大街举行。这些活动深受所有游客和哈尔滨市民的喜爱,规模十分宏大。在这样的节日里,数以万记的游人穿梭在整条街上,接踵磨肩很是热闹。各家店铺也纷纷着手把整条大街装扮的绚丽多彩,使这条老街重新焕发青春。哈尔滨人喜欢喝啤酒,喜欢听音乐。在中央大街的多条横街上都开设的各种啤酒广场,音乐广场供游人休息,畅饮。走累了,在露天的啤酒广场坐下。一杯啤酒,一些美食,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或豪饮碰杯,或小酌清啖,悠闲的欣赏着周围的美景绝对是一件惬意无比的享受。 休息过后重新走上中央大街花岗岩铺就的方石路上,看着身旁型色色的游人,相互拥挽的爱侣;三五成群的游乐伴;跟随着导游的异地游客;金发碧眼身材高挑的俄罗斯女郎;还有那些衣着前卫的年轻男女,组成了这条老街上一道流动的风景线。路旁临时搭建的一些高台上,有歌手潇洒的演唱,有模特的霓裳轻舞,也有商家的火暴促消。这一切组合在一起很是热闹,吸引住了无数游人驻足观赏。] 在中央大街与友谊路的交叉处,临街坐着二十几位画师,他们一字拍开支起画架,为过往的游人画像。每位画师的画架前都放着几幅自己的得意之作用来招揽生意。许多游人走到这里就会被这一景象所吸引,花上10元钱请画师为自己画一幅肖像速写,更多的游人选择在一旁静静的观看画师作画,接受着艺术的洗礼。十几分钟过去之后,一幅栩栩如生的肖像就创作完成。游人拿着自己的肖像,欣赏过后仔细的保存起来,将着一份艺术带回自己的家中。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8a74601000322.html22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