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中央大街的垃圾是谁之过

[游记]中央大街的垃圾是谁之过

2007-08-04    hljradio.com

中央大街的垃圾是谁之过

日前,中央大街的所有辅街都已改造完成,逐渐成为众多游人休憩的“小栈”,但随着游人的增加,每天丢在地上的垃圾量也在同步增长。清扫、保洁人员每天在这里捡起来的垃圾竟达9车———可铺满一整个篮球场。
虽然哈尔滨人听了这条新闻不至于脸红,因为他们在这么干的时候就面不改色、大义凛然,但为了给哈尔滨人找回点面子,同时也说明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咱们还是再找一条新闻来搭配一下。
如果站在南京的高楼往下眺望,你会发现什么?一个6岁的小男孩说出了的答案,“屋顶上都是垃圾!”在南京,长期积存的楼顶垃圾已经成为城市环境卫生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街道的干净整洁和楼顶的肮脏龌龊形成了强烈反差。
这两条新闻,让我想起一个笑话。说有一条胡同,经常有人乱丢垃圾,于是有人在墙上贴了一条布告:“此处不准丢垃圾”。第二天这条告示中的不准就被人涂掉了,变成了“此处丢垃圾”,胡同里仍然是垃 圾遍地。
第三天,布告换成“在此丢垃圾者天打雷劈”。隔天早上出门,布告又被人涂改成“在此丢垃圾者,天打雷,劈不到”。两天后,新的布告写看“在此丢垃圾者全家死光!”过了三天,只见布告多了一个字“不在此丢垃圾者,全家死光”。这垃圾是你不乱丢都不行。
这个笑话一方面说明了某些人乱丢垃圾的习惯是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有关部门的管理是多么的失败。象在南京市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不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倾倒垃圾,罚款幅度为人民币200元以下。而《哈尔滨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也规定了,随地吐痰、大小便、乱泼污水、乱扔果皮、纸屑、烟头、冰棍杆等废弃物的,处以十元至五十元罚款。
看了这样的规定,阿元都有点心惊肉跳。这如果认真地罚起来,南京市满楼顶的垃圾,哈尔滨中央大街每天的九大车,得罚多少钱啊?这用罚来的钱如果多养活点环卫工人,我们的城市得干净成什么样,还不得大马道都擦得和镜子似的啊?
但这些都是想象,就象在哈尔滨乱扔垃圾没有人罚款一样,在南京往楼顶上乱丢垃圾也同样安全。所以我们的马路依然是脏的,南京的楼顶还是乱的。
而对于中央大街的垃圾遍地的责任,我们之所以要把板子打在有关部门的屁股上,并不是因为阿元也是哈尔滨人,也可能在中央大街上扔过垃圾,而是还有一条新闻也证明了有关部门的管理是多么的失败。
在和中央大街相距一百多米远的哈尔滨西四道街上,竟摆放着四季飘臭的垃圾储运间,十分影响百年老街的形象。这个占地10多平方米的垃圾储运间油渍斑斑,地面淌满了垃圾腐烂后产生的脏水,蚊蝇在垃圾箱周围飞舞着,垃圾间后面的墙上布满污迹,从里面散发出的异味儿,顶风都能臭四十里。
而这样飘香的垃圾储运间在哈尔滨决不止这一个,因为在我家的楼下就还有一个,那味道决对可以把你熏个跟斗。
再一个要把板子打在有关部门屁股上的理由是,乱扔垃圾也好,随地吐痰也好,并不是中国人的先天性疾病,也不是中国人特有的标志性符号,我们既不能拿这种行为来说明中国人的丑陋,更不应该把它当作不认真管理的一个借口。
一个朋友去俄罗斯去玩,导游云:不可以乱穿马路,不许随地吐痰,公共场所一律不许吸烟,等等等等一共十几条,这哥们全部一一做到,表现得象个三好学生。但一回到国内,立刻旧病复发,下了车就象螃蟹一样横着就过去了。
和这个相似的,还有我的一个同学。只要到了北京,他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不走人行横道等等的毛病立马痊愈。而回到哈尔滨,这同学当天就能把所有的坏毛病再捡起来,就好象从来没有改邪归正一样。这其中的原因是,他在北京上学的时候,因为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不走人行横道累计被罚款达三百多块。
以上两个故事说明,我们不是不能有好习惯,不是不能养成文明的行为,而是粗放的管理,放在口头上的惩罚让许多人放松了对于自己的要求,养成了不文明的习惯。
既然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只出了孔老二这么一个圣人,只有孟轲一个亚圣,说明只靠的人的自觉来养成文明的习惯是靠不住的,合理的制度,严格的管理,才是建设文明社会的保证。
但我们强调管理不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被动地等待,象羊群一样等待等着牧民给划出道来,然后我们才能大踏步地前进。而是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象海尔集团的卫生间里的一条标语所说的那样,贴近一点,靠近文明。我们每个人少吐一口痰是靠近文明,少扔一张废纸也是靠近文明。也许这些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文明的社会、文明的哈尔滨也正是从这一点点小事之中体现出来。

本文近期将在黑龙江新闻广播《新闻串串烧》中播出。
AM621,FM94.6,周一至周五10:10——10:45。
黑龙江新闻广播《新闻串串烧》:
一样的新闻,幽默地演绎,让您在笑声中体味人生。

TAG:

转自:http://www.hljradio.com/blog/blog.php?do=showone&itemid=71&type=blog22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