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作业——宜宾兴文石海(喀斯特地貌),大量美丽的PP |
[游记]游记作业——宜宾兴文石海(喀斯特地貌),大量美丽的PP |
2007-12-03 mychery.net |
先让大家了解一个基本的地理知识。然后再看PP,你们就会明白许多有趣的东西。 喀斯特地形(也称“喀斯特地貌”)是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地区或存在流经石灰岩的地下水所特有的地貌现象。当雨水或者地下水与地面碳酸盐类岩石接触时,就会有少量碳酸盐溶于水中。经过长时期的溶解侵蚀,形成了以地表岩层千沟万壑为标志的地表特征。在喀斯特地貌下往往存在地下河、溶洞等景象。在中国一度改称岩溶。喀斯特一词源于南斯拉夫西北部沿海地带一个碳酸盐岩高原的地名(Kras)。 典型喀斯特形态以具有封闭负地形为特征。包括落水洞(地表水流入地下河的主要通道,或溶洞向上的开口)、溶斗(漏斗形或碟状的封闭洼地)、干谷(地表干涸的河谷)、盲谷(地表没有出口的河谷)、溶洼(为低山丘陵和峰林所围绕的封闭洼地)、溶盆(又称坡立谷,是大型的溶蚀洼地)、溶原(近于水平的地面)。 喀斯特正地形包括孤峰(竖立在平原上孤立的灰岩山峰)、峰林(成群分布的灰岩山峰)和峰丛(连座峰林)等。各种喀斯特形态上还叠置有溶沟(地表水沿可溶岩石的节理裂隙流动形成的沟槽)、石芽(溶沟间的突起)和其他微形态。 岩体中人可以进入的溶蚀空间称为洞穴。相互连通的一系列洞穴构成洞穴系统,代表着洞穴发育时的地下水系。已知的最长洞穴是美国的犸猛洞穴系统,总长达500506米;法国让贝尔纳洞穴系统最深,高差达1535米;最深的奥地利霍洛岩溶竖井达450米;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厅面积162700平方米,是最大的岩溶厅室。
|
转自:http://www.mychery.net/forum/bin/ut/topico_show.cgi?id=250105&pg=1&year=_200528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