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兴文石海游记 |
[游记]兴文石海游记 |
2008-06-25 163.com |
沿天坑边峭壁上修建的游道蜿蜒向下,有两处泉水别有趣味,一处似珍珠自天而降。你抬头望着绝壁,不知从什么地方滴落的星星点点的泉水,象珍珠一样,闪着晶莹的光芒凌空坠下,你机灵一点可以用嘴去接住它。另一处从绝壁上突出的植被中流下,带着清脆悦耳的声音和透彻肌肤的凉意,在路旁积水为潭。我们一边欣赏一边赞叹,不知不觉就到了溶洞入口。天泉洞是一个横越山体的巨大洞穴,起于天坑峭壁之上,止于景区外的峭壁之下。 进入溶洞,首先惊诧于它的巨大和空阔,数万人藏于其中不显拥挤。过一个隧道,是一个宽阔的半圆形洞口,直入地底。沿阶梯下行数十米,是一个巨大的厅堂,有一浅池平静如镜。洞室方正平整,了无一物,数十米高的洞顶平整空阔,好像是人工修出的一样。越过一堆乱石,再向下行数十米,进入第二层大厅,这里景物繁复。有巨大的钟乳石,有塌陷山堆积,有平静的浅池。池水映着暗淡灯光照耀下的穹顶,仿佛是万丈深渊,让人不寒而栗。在这个巨大的洞厅顶上,有一个8米长,2米宽的天窗,自然光从那里映入,给阴森的洞府增加了一点生机。由于塌陷,洞顶有的地方已经很簿,终于在这个地方与地面相连通,在晴朗的日了,阳光会从天窗射入,形成泻玉流光的独特美景。从这个大厅中还分出许多小洞,有的长达十数公里,而且还保持着原始状态,这是为那些探险爱好者准备的线路。 洞中的精华是石林仙姿景点,在同第二层大厅相连的一个大厅中,细瘦密集的石笋与穹顶上的石钟乳相互呼应,在迷离的彩灯和下面平静的池水的交相映照之下,有如幻境。大家静静的欣赏,仿佛怕打扰了这里的宁静和神秘气氛一样。石笋后面那幽深漆黑的洞窟,让人疑为通向地狱。 从石林仙姿景点出来,沿洞壁上修出的奇险栈道向下,又到了一个大厅,这里定时进行着声光表演。激光在空阔的洞顶打出宇宙星空的图案,在悠扬辽远的音乐衬托下显得神秘莫测,让人浮想联翩。 这里有一个结缘胜景景点不知因何而名,但这里的确是一本地质教科书。钟乳石的内部构造、二迭纪堆积层、水蚀暗河的冲刷槽、还有地质断裂形成的缝隙遗迹等,都让人大长见识。 沿在乱石堆中修出的游道继续向下数十米,就到了第四层大厅,这里有一段暗河直通前洞口。我们沿河边的游道向前,明亮的自然光出现在眼前。我们从后洞入,前洞出,行走3000米,垂直向下数百米,终于重新回到阳光之下。前洞大厅是一个巨大的喇叭口,这里面足可装下一个小学校,让人惊奇。穹顶下设有旅游服务设施,还有攀岩极限运动场地,一个少女正悬在半空,虽叫喊着害怕,但却继续向上攀登,让人佩服。我们打车回旅馆,出洞口前的隧道,才发现我们已经在山下,车沿我们骑车上山的路线重入景区,到苗家旅店,已经下午1点半了。 下午我们计划从上面去看一看溶洞的天窗。经打听才知道,天窗在上面叫做夫妻峰漏斗。就在我们住处附近的山下。原来,我们的住处正位于溶洞上方,想到我们下面是巨大的空间,比在溶洞中还要让人提心吊胆。我们居然从脚下数百米的地方在地层中走了一趟,这多少让人有点不可思议。 漏斗其实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没有缺口供水流出,如果不是岩溶地质,一定会积水为湖。夫妻峰漏斗四周山峰耸立,中间成锅底凹陷。我们艰难地到达天窗上面,冒险向下探视,只隐约地见到一些景物,并没有见到游人。因为这时洞内已没有游人,灯光已熄灭。据说当游人如织时,从上面向下看,就像看地底的一个迷你王国一样。 兴文石海洞乡是古僰人的王城所在地,也是省内的苗族的主要居住地,因此这儿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僰人是一个消亡了的民族,不是一个灭亡了的民族,他们还有后裔,但都被汉化或苗化了。这里有僰寨和僰人悬棺遗址。僰人原大多姓阿,因避朝廷追杀,去掉“包耳”,再加上“单人”,变成了汉名“何”。 僰寨中有几个人自称是僰人的后代,并申称国务院即将承认他们为中国第57个民族,这当然只能一笑置之。我见到本地人就问他们是汉族还是苗族,大多数回答是汉族,这里虽是苗族自治乡,但苗族人口只占30左右。而且在我看来,他们已经被严重汉化了,无论服饰还是生活习惯都同汉人毫无二至。我们没有见到僰人或者是苗族的风情表演,这是一个遗憾。 我们的店主夫妻都是苗族。女主人热情开朗,男主人话不多,但做出来的菜非常可口,特别是他们的老腊肉,真是让人回味无穷。这里的人们称这家的男主人是“耙耳朵”,女主人说他们是对歌相识恋爱的,他对输了,按风俗他要给她家做三年苦力,因此就养成了勤劳的习惯。看得出来,女主人满足生活,快乐幸福,而男主人也“耙”但幸福着。因为“耙耳朵”在这里已经有了相当的知名度,我们就玩笑着建议他们把店名改为“耙耳朵旅店”,他们只是笑。而我们也找到了男主人“耙耳朵”的证据,男主人在为我们准备饭菜,女主人则在旁边和邻居打麻将。女主人还害怕我们不懂得“耙耳朵”的意思,给我们解释。其实我们又怎会不懂呢?这玩意儿自贡流行,我们这儿“耙耳朵”多得很。我们还请女主人教我们说苗语,她先说苗语,再用汉语解释。边笑边说,断断续续地说出“欢迎各位先生、女士下次再来”的意思。她说男士叫“咪萨”,女士叫“咪朵”。我只记住了这个,其它就记不住了。
|
转自:http://shanzhonghaiyang.blog.163.com/blog/static/5980890720085189191362632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