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衍福寺双塔游记之衍福寺怀古 |
[游记]衍福寺双塔游记之衍福寺怀古 |
2008-02-14 yiqilai.com.cn |
初秋,艳阳高照,天空湛蓝,田野一片金黄,碧绿的嫩江静静地流淌在散发着收获气息的平原上,黑色的公路循着古道穿过曾经是驿站的村落,把我引向一座几度被毁又几度重建的寺院。 由于我驱车行驶的方向是从后面接近寺院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对联袂并立的白塔,样子是北京北海公园里的那种藏传佛教的造型,一看就知道这座寺院是信奉黄教的喇嘛创建的古迹。来到正面寺门前是一片起伏的沙丘,上面生长着低矮而又茂盛的榆树林,奇特的样子很像经过艺术加工的盆景。转回身来仰望在原址上再次雄壮起来的古刹,“衍福寺”金漆黑底的匾额高悬,红色的寺门庄严大气,脚下踩着柔软的细纱举起手中数码像机,定格了几张图片。 史料中记载,衍福寺所在的地方曾经是一片草长莺飞,泡泽相连的渔猎游牧之地。辽代的皇帝秉承“捺钵”习俗,每年春季到这里来捕鱼放鹰,召集各部落的首领举行盛大的“头鱼宴”和“头雁宴”,吃野味,议国政,至今在寺的附近仍有残留的行宫遗址。金代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的时候,在这里以3700人对抗十万敌兵,开战时黑风骤起似有天神助佑,取得了决定女真命运的出河店大捷,从此灭辽伐宋,饮马长江。称霸北方女真人把“肇基王绩”兴旺的源头,改名叫肇源了。后来蒙古人崛起灭了大金国,又把这里变成了游牧地,江南岸叫郭尔罗斯前旗,北岸叫郭尔罗斯后旗。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引入藏传佛教确立为国教,云游的喇嘛陆续来到郭尔罗斯草原传经礼佛,由最初的敖包发展到筹建寺庙。大约在明末清初的时候 衍福寺落成开光,当时作为郭尔罗斯后旗的旗庙,聚集了300多名喇嘛,晨钟暮鼓相伴的诵经声悠扬在萋萋芳草间,两座造型相同的白塔映衬碧水蓝天,成为名惯三江的一处圣地。衍福寺信徒众多,香火极旺,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山门前都要举行盛大的经会活动,蒙古族人族跳查玛舞、赛马、摔跤、射箭、打布鲁、喝酒比赛、商贾叫卖,寺里还支起大锅煮肉粥,施舍给远道而来的贫苦善男信女。衍福寺兴旺了三百来年,直到1921年的还有170名喇嘛维系寺里的香火。1949年一场意外火灾,烧光了衍福寺大部分建筑,只剩下影壁和两座白塔,失去寺院的喇嘛流落的不知去向,空寂的江湾日渐萧条,偶尔还有香客到瓦砾堆上祭拜,但是衍福寺的名字已经被当地人俗称为大庙了。 时光过去了半个世纪,人们依然怀念惜日的古刹,从民间到政府重建衍福寺的呼声持续不断,直到近几年才得到文物管理部门的批准。大概是由于资金短缺的原因,衍福寺重建工程至今还没有竣工,两座白塔已经修复的接近了原貌,供奉佛像的庙堂还没有成型,院内堆放着许多建筑材料,观音和弥勒佛像在露天地里接受香烛,主持的僧人已不在是喇嘛而是和尚,恐怕除了那两座白塔之外再也不会看到藏传佛教的痕迹了。 我想当初之所以起名叫衍福寺,肯定是弘扬佛光普照衍德厚福的意思,愿这座重建的古寺真的能保佑生存在这里的人民安居乐业,种地的好收成,捕鱼的网不空,重现以往经会的繁荣盛景。 |
转自:http://www.yiqilai.com.cn/bin/view/travel/%e8%a1%8d%e7%a6%8f%e5%af%ba%e5%8f%8c%e5%a1%94%e6%b8%b8%e8%ae%b0%e4%b9%8b%e8%a1%8d%e7%a30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