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兴隆寺游记之游兴隆寺兴隆寺 |
[游记]兴隆寺游记之游兴隆寺兴隆寺 |
2008-02-27 yiqilai.com.cn |
去年春节有幸去牡丹江兴隆寺游玩,兴隆寺虽然不是很大,但是走在寺里感觉还是很好的,我和朋友们游玩好上京龙泉府之后徒步走到兴隆寺,说说笑笑之间就到了大门口。 兴隆寺外院西边有一排高大的石碑。其中有乾隆皇帝为他的老师立的石碑、清朝抗俄将领萨布素为他父亲立的石碑,碑文都是满、汉文字对照,是很有价值的碑刻。最南边的是公元 1924 年立的《创修宁安县志碑记》,它是考察现代地方史的宝贵资料。石碑下面的龟趺,也都是清代的龟趺,它们的造型浑圆,与乌龟十分相象。但这座上面没有石碑的龟趺,却是龙首龟身,造型棱角突出,与清代龟趺明显不同。它是渤海时期的石雕,是珍贵的渤海文物。它身上的石碑早已丢失,至今没发现。 四殿前这个铁鼎,也称香炉,是清代宣统三年(1911年)在宁安的山东籍各商号捐资铸造的,铁鼎是由盖、腹、足三部分组成。这个铁鼎,造型美观、铸工精细、反映了清末时期的冶炼,雕刻艺术,鼎文笔锋流畅,文学华朴,是一尊具有极高价值艺术品。第四殿是大雄宝殿,是兴隆寺古建筑群的代表作。大雄宝殿为单檐九脊歇山式、四边过廊、全木斗拱建筑,全殿没用一根钉子、斗拱相接相卡,雕梁画栋,建筑十分宏伟壮观。是黑龙江省独有的一处斗拱建筑。大雄宝殿是寺院中的主殿,是供奉释迦牟尼和他的弟子的佛殿,在兴隆寺的大雄宝殿中供奉的是横三世佛,居中的是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药师佛,右边是西方阿弥陀佛。 在五殿前的石雕作品就是举世闻名的寺内三大国宝之一的石灯幢。是唐代渤海国遗留下来的大型石雕艺术品,又称石灯塔,它的外形似塔似亭,简称石灯、石塔。石灯幢全高6米,由12节组成,共用大小石材40余块,大致分四个部分,即塔盖、塔室、中柱石和塔基。以其组成节块划分,分为刹顶、相轮、塔盖、塔室、仰莲托、中柱石、覆莲盘、塔基座、底石十二部分。这座石灯幢的石料是本地的玄武岩,又叫火成岩,也就是火山爆发时的岩浆凝固后形成的岩石。石灯幢从雕刻艺术和建筑艺术来说都具有很高的水平,具有典型的唐代雕刻和建筑艺术风格,又有渤海国粗犷豪放的鲜明特点,是盛唐文化和渤海文化相结合的范例,也是渤海文化的象征。石灯幢虽经一千二百余年的严冬酷暑、风雨剥蚀以及战火考验,仍安然地保存下来,实属不易,令人赞叹。它是我国仅存的幢类石雕艺术品。 三圣殿是兴隆寺的第五重殿,殿里有第三件国宝——大石佛。这尊居中而坐的大石佛,是渤海时期遗留下来的石佛造像,佛像高三米,面目安祥,细眉凤眼、大耳垂肩、袒胸露怀、身披袈裟、体态端庄、两腿盘坐在莲花座上,是佛主释迦牟尼的造像,这尊石佛和石灯幢为同一时期的,可谓是千年石佛。 农历四月八日,是纪念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诞生的节日,又称佛诞节、浴佛节。据佛传记载:佛陀降诞时有“九龙在上而下香水,洗浴圣尊”,或说有“难陀龙王、优波难陀龙王,于虚空中,吐清净水,一温一凉,灌太子身”。故中国佛教于佛诞日根据此说,举行浴佛法会。除庆祝佛陀的降诞,也使佛弟子能于此日植福培德,“发殊胜愿,回向无上一切智海”,所以佛诞日也称为“浴佛节”。 七月十五日,寺院除循例举行盂兰盆法会外,供僧法会也在信众的护持下日渐盛行。全国僧伽集体应供的斋僧大会,始于一九八五年,假台北中山堂举行。提倡供僧的原意,本是希望藉此全国僧众大集合的日子,给予僧众一个讲习的机会,亦即在供僧法会中,聆听高僧、大德的开示和演讲,一者扩大视野,接收新知识,同时藉此机会,让所有的出家众的服装、礼仪和制度等,都得以统一,也让各道场法师们互相联谊交流,观念得以沟通,达到共识,这才是全国供僧的真正意义。主办单位如果将所得净财运用于僧伽一年修行办道之所需及僧伽教育、僧伽医疗保健等工作的经费,这便是斋僧工作的具体实践。
|
转自:http://www.yiqilai.com.cn/bin/view/travel/%E5%85%B4%E9%9A%86%E5%AF%BA%E6%B8%B8%E8%AE%B0%E4%B9%8B%E6%B8%B8%E5%85%B4%E9%9A%86%E5%A32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