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牡丹江游记攻略转帖雪乡游记

[游记]牡丹江游记攻略转帖雪乡游记

2007-07-24    cnzozo.com

--------------------------------------------------------------------------------

东升林场穿越

山河屯到东升林场的班车车号是69399,是一辆底层放行李、上层坐客人的那种墨绿色的豪华宇通大巴,车头前有“山河、旭日、胜利、长青、东升”几个沿途经过的站名。胜利与长青是途中的两个大林常

在此又得奉劝南方的驴友一句,如果在东北坐有暖气的大巴,象东升班车一样的,万万不可坐在暖气旁边,太热了,热得你受不也,坐在暖气前后一排可能会是最舒服的,既不会太冷也不会太热。建议坐在车头前,能欣赏到太阳西下时雪路、古树的壮丽风光。

记住,一到客运站,立即给自己“占个座”,用随便什么物品往坐位上一放,这个坐位就是你的了。人们都还很纯朴,不会将你的东西拿走,也不会不认你这个“占座”。

69399车的车主其实是郭姐与她亲戚合买的,她通常负责跟车,差几分钟赶不上的时候可以找找她。

班车通常在14:30分开出,但是并没有固定死,差不多的时候才走,像我们就是14:40才走的。

向导黄立伟好两口,对酌几杯也许会你穿越大有帮助。砍价什么的有关钱银的事情黄立伟是做不得主的,只能找他老婆。他老婆极其精明,估计讨不到什么好。黄家的收费是每人每宿30元钱,包一晚餐及早餐。晚餐可以事先跟他们打招呼吃什么,不过怎么收费俺就不知道了,因为我们就是想吃地道的农家菜,也没有叫他们搞上去什么特殊。黄立伟的向导费,人多时一摊显得并不贵,但是人少时就显得较突出了。不过个人认为,人不宜太多,太多人由于体力参差不齐,各人对风景又各有所好,路途难免会等这等那的,欣赏风景的心情大打折扣。穿越到雪乡,可以免去雪乡的门票每人30元,所以,个人觉得,4个人比较合适,每个人75元去除雪乡门票也只有45元,还是相当划得来的。

据我们所知,当地还有人能够做向导,不过我们没有找到他们。黄立伟开展此项穿越业务在当地算是最早,相对来说,比较专业,不太容易走错路,但是确实太贵。当地的民风尚可,互相之间不会拆台,如果你已经联系了黄立伟,最好不要再联系其它人。

按黄立伟的说法,从东升林场到双峰林场的穿越叫做正穿,从双峰到东升的为反穿。正穿的向导费是每次300元,反穿的费用是才几十元,如果你到黄立伟在雪乡的亲戚张立友(或张立财)的“勇者家园”住宿,反穿可以免费。反穿比正穿容易得多,而且没有那种越走景色越美丽的动力,个人建议还是正穿的好。

黄立伟家的居住条件一般,尤其是其被褥,由于接待的客人较多(最多时据说同时组织过80人),被褥无头无尾,可以说两头都尾,味道不好受,爱干净的驴友们可得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穿越开始时,很冷,要穿羽绒服,但是走到半道后,身体开始发热出汗,为防止汗水沾在皮肤上湿湿的既难受又容易在受凉时感冒,里面不要穿纯绵衣服。我们专门准备了一身足球衣穿在里面,睛纶的,效果很好。要准备一套风衣,放在最容易取出的地方,以便中途更换。更换后的羽绒服,也要放在容易取出的地方,上到山顶时又要换上。我们是用了两个大的塑料袋装起,挂在背包的上,随时可以拿出,很方便。但是外观就实在不雅。建议找个轻质的布袋,因为塑料袋会被低矮的树枝划破。

背包要尽可能的轻,能不带的尽量不带。走到最后,每一斤的东西都犹如千斤,对体力消耗极大。这次穿越,我的背包是连必要野外救生设备、一升装满水的水壶、相机及电池在内共重8.5公斤,俺老婆的5公斤左右(都装到我那里去了,呵呵),就是这样的重量,也已经让我不堪重负。水壶是一定要带的,而且一定要有保温的功能,否则极有可能会结冰。我放在背包里的湿毛巾,穿越后到达雪乡时,已经成冰块一团。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绑腿。由于深山中的雪极深,不要迷信所谓专业的雪套,在那齐腰深的雪地中,短短几十厘米高的所谓专业的雪套还不如绑腿好使。我和lp用的是自己用遮光窗帘布diy的绑腿,防水,经便,成本不过4元。同伴z用的是很高级的专业雪套,到了山顶时恨不得把它脱下,看着我们的绑腿羡慕不已。

关于裤子,面料一定要有防水功能,最好是既防水又透气的那种。好的装备会使你的行程增色不少,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我们深为我们准备周详而庆幸。

一定要准备食品。这条路线在夏天,可能只需要3个小时就能走完。在冬季,如果之前有人走过,一般情况下5个小时可走完。我们这次是之前二个星期都没有人走过,雪道被完全覆盖,要自己开路,非常难走,整整走了9个小时,路途没有食物补充不可想象。我们准备的食品只有三样:压缩饼干、巧克力、牛肉干,不必多带。

穿越的景色美不胜收,切记,随时停下休息休息,不时回头望望,你会蓦然发现一幅幅让你震撼不已的绝美画面。如果有蓝天做背景,也许会拍出非常非常好的照片出来,但是个人感觉,在阴天,那种仙境的感觉会更为强烈些。

对于爱摄影的驴友,友情提醒一句:千万千万要注意安全,不要为了拍照而忽视路况。由于树枝较为茂密,经常会有些树枝雪团挡住你的镜头,平地上轻易地左移右挪走动一下就能调整机位,但是,雪路不同于平地,雪路只有一条,甚至说只是一个个脚窝。离开了这条路,也许美丽的白雪下面,就是一条深沟,一陷下去麻烦多多,没有问过向导,千万不要轻易离开雪道,拍不到照片就欣赏吧!

雪乡

雪乡现在已经是一个家庭宾馆林立的乡村,商业化气息日渐浓郁。马拉犁爬鞭子的响脆远不如揽客的吆喝声嘹亮。周六时满街的帕萨特、丰田越野穿行在越来越多的旅游大巴间,晚上雪韵大街上卖烟花爆竹的成行成市。

不过还好,民风还算纯朴,人们的眼中仍然是充满着善良。

晚上黄立伟又远远地走过来要和我们喝两口,我们聊到很晚很晚。

有关雪乡的资料网上一箩筐,在此就不一一细表,我只想说,用“童话”一词形容雪乡真是太贴切不过,你都无法想象雪居然可以会是这个样子!

雪乡.雪帘我们按着我们的计划在雪乡呆了一天半,希望尽可能多地体会这童话世界。

第一天上午,我们朝雪韵大街尾端的民房区里走。我们漫步在每一家院落。由于这一天是星期五,雪乡的人不多。我们悠闲地走过每一条栅栏隔出的小巷子,逐家逐户地拜访。在雪乡,每家的后院是真正的夜不闭户。我们一开始推门前,还礼貌地问了问“有人吗?”,几家过后,户主们要么豪爽地说:“随便”,要么憨憨地说:“进来吧”,没有一家有一丝的不愿意,后来,我们也就问都不问就推门了。

其实院子里除了雪还是雪!厚厚的,但是,每家每户的后院都是一道迥然不同的风景。

如果想体验雪乡的“随物具形”,如果想真正认识雪乡“童话”的感觉,那么,建议你到老乡家的后院去。后院比前庭更有意思,更有“雪”、“趣”的韵味,尤其是那些家具、鸡舍、农机什么的,都像个童话中的玩具似的,令人不可思议之余,不禁哑然失笑。

童话.吉普车雪乡是在山谷中的,旁边有一些山,可以看到雪乡的部分全貌。记不得是怎么走的了,我们深入到一个小木屋,屋后有一个大坡,一行脚印引向山顶。这个坡对于穿越过的我们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几下手脚就上去了。果然,在那里,我看到了似曾熟悉的场景,网上流传的水墨画般的雪乡,兴冲冲地也来了几张。

雪乡.乡情(一)不知不觉中,来到了黄立伟的亲戚张立友家,随便叫了他一下,没想到他却像迎接多年未见的老友一样招呼我们进去。张立友家的后院很值得一去。他家在后山用篱笆圈了很大一块地,篱笆、厚雪、松树、远山,场景大气,在那里,我第一次觉得俺的5700广角不够用。我们也遗憾地看到,由于游人不经意的或者就是故意的破坏,有些很有意思的雪情雪景,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风韵,甚是可惜。

中午,同伴z先行离开雪乡,回哈尔滨去了。接下来的游程,就只是俺和lp的二人冰雪世界了。

吃完饭后,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雪韵大街的街头朝仙境沟方向,有一大片很开阔的雪地,远远地眺望炊烟缭绕的雪乡,恍如隔世。我们在那块雪地上堆了一个雪人,可能是雪质的关系,雪乡的雪堆雪人实在地费劲,搞了半天才勉强有一点雪人样子,真失败!

雪乡.乡情(三)第二天上午,我们到雪乡滑雪场方向的另一片居民区走了走。这里由于离开雪韵大街相对较远一些,积雪反而更有型,细品之,更有西方童话的感觉。雪乡的海浪河从这里穿越,雪面平滑而宽大。10:00左右,我们徙步前往仙境沟。仙境沟其实前天在我们穿越的时候走过,只不过是由于夜晚,又累又饿,啥也没看见。从雪韵大街往仙境沟,徙步只需要约20分钟,但是中途的景色与雪乡的“乡”却是截然不同,沿途充满的是野趣,让人留连忘返。

雪乡.野趣(一)仙境沟里,看到昨天晚上我们留下的探路杖仍然骄傲地立在雪地,那一行歪歪斜斜的脚印仍似乎在诉说着昨天的艰辛,禁不住感慨万千。

仙境沟的景色,没有穿越时的狂野,有一点生活的气息,但又没有雪乡那么浓郁,是一另类的风景,几间人造的景点式小屋,虽然虚假,但是在照片上看却是满漂亮的。值得一去。

雪乡.仙境沟(一)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来到了中午。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最后一次吃了一顿周大姐的儿子炒的菜,与周大姐来了张最后的合照,告别了雪乡,坐上了12:10的雪乡往长汀的班车(车号:51339,车主:李洪萍)。

雪乡的雪实在是奇怪,仅仅离开雪乡二十多分钟的车程,到达太平沟,这里的雪已经完全没有了雪乡的那种厚、趣的感觉。

我们到雪乡的时间选择的是周四晚到雪乡,周五由于不是假日,相对人较少些,可以细细体味雪情雪韵,拍照时,游客的影响也较少。周六再呆上半天,那时候人多了起来,又能感受到人们玩雪的欢乐,如果不是想在雪乡呆很长的时间,这样的选择挺合适的。

在雪乡,建议大家在出门前还是绑上绑腿。经历过穿越后,你根本对雪乡再厚的积雪没有任何的心理恐惧,随心所欲地到任何一个你想到的地方,无形中增加了很多的欢乐。

雪乡有较高级的正式宾馆,如雪松阁什么的,但价格较高,好象是140元一晚上。我们住在网上声名远扬的周大姐家里,有关周大姐家里的介绍网上也是一大堆,我只是想说一点,周大姐家里也许是雪乡唯一真正可以用热水淋浴的家庭旅馆(很多标明可淋浴的家庭旅馆由于没有加压设备而只是招牌),总之,周大姐家里留给我的是舒适,真有种到家的感觉。

雪乡.农舍(一)根据我们找到及核实的资料,雪乡附近有四个沟:仙境沟,正美沟、大西沟、大北叉,正美沟约3公里,大西沟约10多公里,大北叉是8公里,这几个沟我们除了仙境沟外其它的都没有去,也许那里的风景更好。

12:10的班车原本可以赶上长汀到牡丹江的火车的(这列火车是通勤车),但是我们离开的时候,到牡丹江的火车刚好改点了,只好在长汀下车后打车前往海林,一般打车的费用是每人15元,车子拉够了四个客人后就出发。

扬帆

没有翅膀的鸟

职务:论坛版主

级别:柴米居民

威望:+1

魅力:1

积分:459

经验:28386

帖子:662

2006-01-25 10:36:24 no.3

--------------------------------------------------------------------------------

牡丹江-哈尔滨

我们新知道,长汀到哈尔滨现在新开了一趟车(车号是83237,金龙大巴),16:00从长汀发车,大家可以直接坐这个车回哈尔滨,可节省相当的时间。

海林到牡丹江打车的话,只需要20多分钟,25元车资。我们考虑了一下,放弃了住宿牡丹江的计划,在海林就住下了,第二天一早早起前往牡丹江。在住宿费方面省下了一大笔。牡丹江,一个有着美丽名字的城市。人们称它为雪城,我们冲着它的雪雕而来。

旅行前,我们已经查过,从牡丹江到哈尔滨没有适合我们行程的列车,我们原计划是乘坐黑龙江龙运集团大巴的。由于列车运行图有变,我们临时决定到火车站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火车。

晨曦照在肮脏但却不失整齐的小城海林的街道上。昨晚深夜仍在十字路口的路灯下孤独地卖冰糖葫芦、瓜子的小摊贩们,又已踩着三轮开始了一天的生计,羡慕地看着我们与出租司机讨价还价。

带着一丝愧疚,我们走上了海林前往牡丹江的高速公路。

路上,映入眼帘的已经不是雪乡的细腻,而是东北平原的大气。一望无际的雪原,让朝阳涂抹上一层金黄的颜色,壮阔无比。

40多分钟后,我们来到了牡丹江火车站。实在是运气,像是专门为我们度身定做一样,居然又有一趟很合适我们:牡丹江到哈尔滨的n12次列车,下午14:40发车,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到牡丹江的雪堡去赏雪雕。

牡丹江的出租车很多是新新的鲜红的起亚,很干净,在街头上形成一道为亮丽的风景线。我们要了一台由一位女司机驾驶的出租,直奔雪堡而去。

雪堡,位于牡丹江市江滨公园江心岛上,占地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其中主城堡970平方米,服务区冰雪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入口处冰雪建筑面积570平方米。总用雪量约30000立方米,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雪堡。(以上资料摘自网上)

牡丹江边,我是生平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冰雕。两排冰塔,像两排欢迎的人群,指引着我们朝着朝阳而去。欣赏着晨曦中壮丽的牡丹江,我们来到了江对岸的雪堡。

牡丹江.晨曦(一) 来得早,雪堡还没有开门,恰在此时下起了雪,雪花好大,我们就着背包拍了几张漂亮的雪花。

今年雪堡的门票45元一人,不过如果有四个人的话,可以免一张票。

雪堡,是本次行程中最令我们失望的一个地方!号称全世界最大,原来也不过如此。可能在雪上雕刻的难度较大,或者也许雪雕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反正觉得雪雕很是粗糙,远没有想象中的精细。不到二个小时,我们就将雪堡走了个遍。匆匆留下了几张雪雕的pp。

雪雕雪堡乏善可陈,可是牡丹江的王记酱骨头炖菜馆却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是我们计划中的午餐。这次旅行,我们去的几家有名气的菜馆,门面都不大,可是走进去才知道,里面原来是别有一番天地。象王记酱骨头炖菜馆,简简单单的小门面,一挑帘,才发现是这么一个格调高雅,环境一流的地方,酱骨头的味道确实一流,唯恨骨头太大肉太少!饱餐一顿后,我们很是悠闲地徙步走到了火车站。牡丹江火车站是我见过的所有火车站中最漂亮的!整洁、干净、亮堂!无论是大堂还是候车室,让人心情格外愉快。除了硬件一流,更难得的是,这里的服务质量也是我进过的火车站中最一流的!无论是咨询还是维秩,彻底改变了我对火车站的固有印象!

牡丹江火车站(一)14:40,n12次列车准点开出了牡丹江。19:00,火车来到了我们的最后一个目的地:冰城哈尔滨!

火车上,对面坐的是一位经常往来于牡丹江和哈尔滨的生意人,他告诉我们,不要轻信大巴所谓4小时到哈尔滨的招徕,通常这4小时只是指在高速公路上的正常时间,如果算上出入市区,冬天的时候5个小时能到已经算快的了,所以,还是坐火车的好。

旅行前,我们从特色、地点、价格等多方面考虑,经过精心挑选,我们预订了在哈尔滨中央大街旁边的“黄金宾馆”(140元一晚)。黄金宾馆距著名的中央大街步行街仅有50米之遥,是上世纪20年代修建的欧式建筑,里面一部栅栏式的“古董电梯”是最令我们着迷的,5700留下了这台散发着柔和光晕的欧式灯,漆得黝黑的伸缩式金属栅栏门的“古董电梯”。据说这种80年历史的古老的电梯全国只有两部了。

黄金宾馆.古董电梯宾馆的房间净空极高,很宽大的样子,其它的硬件设备只能算一般,论其服务,不客气地说,应该用较差来形容了。大家要是想住这里,建议买些小礼品给服务员,我们将特意留下的在牡丹江雪堡获得的纪念品送给服务员,服务质量立马有改善。

晚餐时分,老上号砂锅居的香淇土豆泥让我们赞不绝口。

早晨的阳光撑开了我们迷朦的双眼,我们按计划到松花江边去走走。黄金宾馆距松花江的防洪纪念碑步行仅需15分钟,与我们旅行前根据比例尺计算的时间大致差不多。我们走在中央大街上,看着一幢比一幢有特色的欧式风格建筑,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折衷主义以至新艺术运动,“这条历史不足百年的大街集中着西方上千年的建筑文化积淀,是一部浓缩的西方建筑史教科书”,我们虽然不是搞建筑的,但是一街鳞次栉比的特色建筑还是让我们大开眼界,短短的一条街,俺们足足走了40多分钟才来到中央广常远远地,我们就看到江边的树枝白茫茫的,难道?难道我们居然又能在哈尔滨看到雾淞?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来到了江边,果然!我们居然有幸又看到哈尔滨近年难得的雾淞奇观!

哈尔滨的雾淞,虽然远没有雾淞岛的雾淞那么粗大,但是,由于沿江的树木较多,有一种雾淞成林的感觉,我们在江岸的漫步,似乎走在遮天蔽日的白色森林里,连刺骨的寒风也变得清凉起来,那感觉真好。

哈尔滨.雾淞(一)整个上午,我们流连在美丽的松花江上,看着美丽的雾淞,伴着江面上的冰帆点点,我们的心情就象坐在狗拉爬犁上的欢乐的人们一样,放飞在冰雪的世界里。

这次旅行,我们将艰苦的行程放在前面,将轻松舒适的行程放在后面,慢慢地放松下来,这样,一回到单位,立即就可以开始工作了,(赚钱,准备下一次旅行,呵呵)。几天来,一直都没有睡过中午觉,今天,我们终于可以好好地睡个午觉了!

一觉醒来,神清气爽。我们按计划,徙步前往圣索非亚教堂。在来之前,就查阅了很多圣索非亚教堂的资料(当然不是宗教的),也看到很多它的图片,可是,来到它面前,对“气势恢弘,精美绝伦”这些赞美它的词才深有感触!恢弘的建筑、翻飞的鸽子、空旷的广尝优美的圣乐,深深地将我震撼!那一刻,第一次感受到宗教的神圣,我静静地站在那里,久久不能言语。

哈尔滨.圣索非亚教堂(一) 悠扬的圣乐渐渐远去,带着仿佛得到升华的心灵,我们回到了宾馆,全付武装地准备到兆麟公园看冰雕。寒风凛冽,但是美丽的冰雕却让我们大开眼界。兆麟公园的冰雕,作品繁多,题材丰富。晶莹剔透的冰块在艺术家的手中,塑造出一个个妙趣横生,令人惊叹的作品,有的恢弘大气,有的细腻精致,好一个冰雪世界!最值得一提的是公园里的国际冰雕展,想不到处于热带的马来西亚的作品却是最令我回味的。

冰雕(一)我们知道,圣索非亚教堂的夜晚,是另一种异样的风格,我们算好了时间,按计划在它即将关灯的时候,再次来到她面前(这个时候人最少)。果然,夜幕中的圣索非亚教堂,在明月的辉光下,更有一种圣洁的感觉,圣乐悠扬,明月当空,顶端的辉蓝球体在射灯的照耀下,整个教堂让人觉得既庄严又亲切。

哈尔滨.圣索非亚教堂(三)中央大街上,遍布都是各种各样的小吃。很值得大家一试的是一条横街上的“道外老吴扒肉”,门面很小,进到里面也是大有洞天,那扒肉色泽厚重,味道香浓,软而不烂,滑而不腻,建议一人要一块。我们慕名而去的“东方饺子”感觉却是一般,远没有网上传说的那样好吃。回来后我们发现,中央大街上连锁经营的类似快餐格局的所谓名吃似乎都不怎样,可能是太过工业化生产了吧。

黄金宾馆的暖气不是很够,打开宾馆提供的电暖炉,美美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10点多才起床,又到中央广场走了一下。今天已经没了雾淞。没有了雾淞的江边,虽然失去了灿烂的妩媚,但是苍劲的江树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我们的的飞机傍晚起飞。悠闲地,我们踱回了酒店。最后看了一眼黄金宾馆的招牌,我们前往位于奋斗路上的“奋斗副食”,一是到到本地人去的市场逛逛,二是准备采购大名鼎鼎的哈尔滨特产。

这个时候,才知道哈尔滨冬天塞车之严重。车多,路滑,车速慢,还看到几起人推车的事件,从中央大街打的到奋斗副食,居然用了40来分钟。如果有赶时间的网友,可真得把握好时间。

车子实在动不了了,我们决定下车步行前往。问路的时候,一个哈尔滨小伙子领着我们走了接近100米来到奋斗副食,一句暖暖的“不用谢”,远离了我们无限感激的目光。

奋斗副食里面,物品极其丰富,可是人太多,令我们参观的兴趣大打折扣(我们最怕人多的地方),没走几步,就不想再逛,决定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直奔哈尔滨肉联厂的红肠柜面而去。肉联厂的红肠堆得像一棵棵圣诞树!柜面前人头涌涌!红红的红肠映衬着人们焦急而又兴奋的脸。

哈尔滨红肠比较有名的好象是肉联厂出品的和秋林公司出品的,去之前,我们做了些功课,选定了肉联厂的---虽然后来在秋林公司也看到可用人山人海来形容的购买人群。其实如果只是想买肉联厂的红肠而不想逛副食店的话,在中央大街附近的道里副食也完全可以买到,大可不必到奋斗去。

我们的午餐,计划中是到“毛毛春饼”的,看了一下地图,附近还有一个挺出名的教堂,决定也到那里去看看。于是带着沉甸甸的红肠,徒步前往。教堂比起圣索非亚来说,气势远远不如。

这个“毛毛春饼”是我们在哈尔滨付出体力最大的一顿,可也是我们在哈尔滨吃的几顿中觉得最差的一顿,远没有网上介绍的那么好吃,味道实在一般。

本来,在中央大街的时候,对哈尔滨印象极好,可是,走在果戈里大街上,才发现由中央大街对哈尔滨建立起来的印象大打折扣。也许北方冰雪天都是这样,路面黑糊糊的一片。两旁的建筑相对于中央大街来说,显得既无特色又无规划。如果想对哈尔滨留下美好的印象,我想,最好还是别离开中央大街。

迈着小心翼翼的步伐,抽空饱览着冰城的市容市貌,最后感受着大东北冰凉的空气,我们徒步来到了民航班车发车点。

走下广州机场快线班车时,扑面而来的又是熟悉的潮湿空气,以及满耳的鸟语。5700在低温下表现出色

扬帆

没有翅膀的鸟

职务:论坛版主

级别:柴米居民

威望:+1

魅力:1

转自:http://www.cnzozo.com/html/citytravel/heilongjiang/mudanjiang/2007/note0326_16070.shtml35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