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驴走甘孜(六)德格石渠白玉(转)

[游记]驴走甘孜(六)德格石渠白玉(转)

2008-05-22    sohu.com

六.德格石渠白玉
格萨尔史诗文化:
世界第一史诗《岭.格萨尔王》传出自康巴,上面我们可以看到,从嘉绒羌藏居住的丹巴道孚,到古白狼羌故地巴塘理塘,到附国部落的甘孜炉霍,处处都有格萨尔史诗留下的深深文化烙印,而德格石渠白玉三个县,正是格萨尔文化最最浓郁的地方,格萨尔大王留下的印迹可以说无处不在。
从前还有一个邓柯县,现在分别并入了德格和石渠,它包括现在德格的阿须、俄支、石渠的洛须、奔达、瓦须等乡。这个地方,是格萨尔史诗起源的地方,格萨尔大王真正的故乡。格萨尔大王的出生地在阿须、小时候替人放牧在瓦须、他的都城在俄支、大将多玛的红宫在洛须,每村土地上都深深刻上了格萨尔的足迹。

(一)德格
德格很大,从前的德格土司号称“天德格,地德格”,那是他管辖的范围大,半个甘孜还有西藏青海的一部分;今天的德格又很小,县城比起州里许多县城来都偏小。但是它是名副其实的康巴文化之都,茶马古道上重要驿站、格萨尔史诗起源的地方、浩瀚经文长和历史长卷的创造者保存者。小小的县城,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明气息。
德格到康定班车要两天,到成都要三天,从德格到昌都,三百来公里却需要两天。这里有趟邮车,隔天发白玉,可以搭车,40元/人。

1.印经院***
德格印经院始建于1729年,由德格第十二世土司兼第六世法王却吉•登巴泽仁创建。总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米,坐落在德格县城(更庆镇)文化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格印经院,在藏区三大印经院(拉萨印经院、拉卜楞印经院、德格印经院)中位居首位,院藏各类典籍830余部,木刻印板29万余块,文字字数达5亿之巨,这在当今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德格印经院从传统的藏式建筑到经架上重重叠叠摆放的木刻印版乃至精美的壁画、雕塑等,都是珍贵的文物。在当今世界上,完整保存二十七万余块印版,是绝无仅有的;它所藏的大量书版中,有许多珍本、孤本和范本,如印度早已失传的《印度佛教源流》,也有《汉地佛教源流》和早期医学名著《居悉》(即《四部医典》)等稀世珍本,又如最古老的版本《般若波罗密多经八千颂》是目前全藏区仅存的孤本;德格印经院所收藏的376块旧画版都很重要且珍贵,它所代表的“噶玛噶则”画派自18世纪以来,已在德格形成了一个中心;壁画是德格印经院文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壁画主要分布在大、小经堂内和大、小经堂外部墙壁上方,壁画总面积大约为950平方米,其中有95%壁画为古壁画,大多为“噶玛噶则”画派作品;德格印经院的雕塑主要是表现佛、菩萨、罗汉、护法神、历代高僧和历史人物的泥塑像,这些塑像色彩鲜明、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充分显示出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审美情趣和高超技艺;德格印经院整座古建筑高大雄伟,古朴庄严。
德格印经院门票25元。

2.新路海、雀儿山****
德格的守护神雀儿山,藏语叫“绒麦俄扎”之意,即“山鹰飞不过的山峰”,是沙鲁里山系的主峰,海拔6168米。它如一道巨大的天障,把天德格与外界隔开。川藏公路穿过雀儿山,是四川境内最高的山口,有“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之说。雀儿山是一个瑰丽的冰雪世界,它有大小冰川30余条,面积80平方公里,仅次于贡嘎山。
惊艳的新路海就在雀儿山下,川藏公路侧,距德格县城100公里,距离马尼干戈12公里,海拔4040米,最深处15米,是甘孜州著名的冰蚀湖,蓝绿的湖水如翡翠般晶莹,湖边的石头上刻满了玛尼经文。它的水源就来自于雀儿山冰川和积雪消融。
藏语称玉龙拉措“玉龙”即“倾心”,“拉措”即“神湖”之意。相传格萨尔王的爱妃珠牡来到新路海边,这秀丽的湖光水色,深深地打动了她的心,她徘徊湖边,流连忘返,那颗眷恋美丽河山的心灵,仿佛已经深入深深的海底。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珠牡对山川的热爱之情,将这一雪峰冰湖子取名为“玉龙拉措”即“珠牡倾心的神湖。”

新路海及周围生态原始而完整。晶莹的大型冰川从海拔五千米的粒雪盆直泻湖滨草原,极为壮观。湖泊周围由高原云杉、冷杉、柏树、杜鹃树和草甸环绕。蓝天白云、雪峰皑皑,冰川闪烁、青山融融、绿草茵茵、波光粼粼。湖岸珍禽异兽出没,湖中野鸭成群,鱼儿游弋。夏秋季节,山花烂漫,争芳斗艳,真可谓世间仙境。
从川藏公路走下不到1公里就开到湖边,现在收门票20元。湖北面是丰美的牧场,南岸是高耸的冰川雪峰,东西有茂密的原始针叶林。环湖走一圈需要四五个小时,走到湖南岸不远的登山大本营需要两个小时,这里已经是冰川的下沿。爬上公路对面的小山,可以更好地看到新路海的全景。
湖边有个赤脚的苦修僧人,已经苦修了十多年。

3.阿须草原***
阿须在德格东北部,靠近石渠的地方。雅砻江静静地从美丽的阿须草原上淌过,这里就是格萨尔王的故乡,公元1038年,格萨尔史诗诞生的地方,格萨尔王就诞生在草原上岔岔自然村的吉苏雅格康多。史诗中是这样描绘的:“名叫吉苏雅格康多,两水交汇潺潺响,两岩相对如箭羽,两个草坪如铺毡。前山大鹏如凝布窝,后山青岩碧玉峰,左山如同母虎吼,左山矛峰是红岩。”一个从小给别家放牧的穷小子,就从这样一片充满灵气的草原走出去,降妖伏魔,除暴安良,南征北战,一统高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这里有雄伟的格萨尔纪念堂,是当地著名的巴嘎活佛穷毕生的精力建立起来的。今天的旅行者,如果正好能遇见这位传奇活佛,可以住在纪念堂边他的家中,接受他的款待和祝福。纪念堂主殿正中是格萨尔骑马征战塑像,塑像后是他的十三大保护神,此外还有岭国十二大佛、四十位文武官员、八位仕女。离纪念堂1公里处是岔岔寺,属于嘎举派,寺后小山上有个出名的苦修中心,从那里能够俯瞰整个阿须草原,它正处在雅砻江一个优美的拐弯处。江的对面还有一座白尼寺。
从川藏路上的马尼干戈,沿着往石渠方向的公路走60公里,经过竹庆乡和不远处的竹庆寺后,有一个岔道叫三岔河,从这里离开主道往东,经过30公里草原上极其颠簸的烂路后,就到了阿须,以这几年德格和甘孜州对阿须的重视,估计这段路很快就会被修好。

4.多瀑沟****
德格南部的崇山峻岭之间,还掩藏着一片不太为人所知的绝世美丽,那就是多瀑沟。它位于德格麦宿区,区域涵盖岳巴、达马和普马三个乡,沿着麦曲河,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多木加郎神山下,有茫茫的原始森林,有几十个类似于九寨的海子,有绵延不尽的峡谷,有缭绕似轻纱的云雾,有神秘的宗萨寺和格萨尔王的传说。
多瀑沟的起点在普马乡卡萨村,从普马过来还需要骑马半天。从卡萨村开始,——多瀑沟15公里,——益娘沟10公里(离神山最近),——措古那8公里(大海子),——珠牡坝子15公里(有100米的大瀑布,木屋宿营地,这里向北通新路海),——昂扎沟10公里,兜一圈安排五天比较合适。
从珠牡坝子到新路海,估计路程不过二十来公里,要翻5000多米的雪山,还没见有驴友走过的信息。
县城有班车到麦宿和宗萨寺,隔天一班,百来公里要六七个小时,30元/人。

5.著名寺庙
丁青寺属原始苯波教派,坐落在德格县中扎科乡一个三山合围的开阔地上,建筑面积1966平方米。它始建于公元587年,是康区苯波教寺院的中心,又是成为康区苯波教派最高学府和苯波教祖寺。公元7世纪,苯波教在德格地区仍属唯一的宗教,当时县境内便已有了丁青寺、绒戈寺、仲萨寺等苯波寺庙。8世纪初逃难至康北地区的德格家族前9代均为苯波信徒,世代在邓柯、德格一带传演苯教。历代德格土司均奉行较灵活的、不分教派一律给予挟持的宗教政策,其他地方备受打击的苯波教,在德格境内却在生存与发展中与各藏传教派相互吸收融合,逐渐演变为藏传佛教一派系。

更庆寺,四川康区藏传佛教萨迦派主寺。位于德格县城更庆镇,与印经院相邻。更庆,藏语意为“宏大”。原为宁玛派寺院,至第七代德格土司拉青.向巴彭措改宗萨迦派并扩建。它是土司家庙,规定土司长子出家主持寺政,次子继任土司,所以该寺至今无活佛。更庆寺寺僧最多时达600-700人。分寺有7座。至第12世土司建德格印经院,闻名遐迩,并以藏戏著称。原建筑分为西部,本部有大殿,东有八冷隆,西有汤甲经堂,中部为印经院,1967年被毁,现仅存印经院和汤甲经堂两部。

八邦寺位于德格县八邦乡政府北300米处的山岗上,海拔3800米,属于嘎举派,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邦,意为集祥之地,清雍正七年(1729)由德格土司曲加登巴泽仁创建,以学问、医学、绘画(唐卡)著称,最盛时僧众800余人、辖寺80余座,遍布在川、藏、云、青省。八邦寺规模宏大,环境幽静,其建筑沿山而上层层叠叠,取势巧妙。经幡招展,金顶金碧辉煌,十里可见,雄伟壮观。殿堂装饰富丽堂煌,泥塑和壁画刀笔细腻,姿态丰富,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称为康区寺庙建筑之最佳者,有“小布达拉宫”之称。
八邦在德格南部,毗邻白玉,紧靠金沙江。德格往八邦乡有私人班车,需时三小时。

竹庆寺,汉语意译即“大圆满寺”,位于四川甘孜州海拨3800米的德格县北部,是全藏区红教六大寺院之一,建于公元1685年,现有僧人五百多名,寺院管理极为严格,寺院所在的雪山上下布满成就者的修行山洞与道场,是极具加持力的修行圣地。竹庆寺有分属寺300多个座子寺,遍布康藏地区及海外。
竹庆寺有很出名的佛学院,附近还有协庆寺,同样是红教寺院,建于1731年,位置比竹庆寺更深奥,从公路进去要半天,为四座神山所环绕,也有出名的佛学院。
竹庆寺离马尼干戈通往石渠的公路数公里,距通向阿须草原的分岔口不远。

宗萨寺在麦宿区普马乡,创建于公元746年,当时时苯教的寺院(比佛教川西第一寺嘎拖寺早了400年),后来多次改宗,最后属于嘎举派。1958全毁,近年开始恢复。它建在一座山顶,非常有气势,寺里有佛学院,还有许多格萨尔的遗址,寺后的岭官都司城堡曾与俄支的岭国王都齐名,建于1940年的格萨尔纪念经堂,后来也被毁了。

6.其他:
格萨尔王的岭国古都“森周达泽宗”,就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德格县,位于县境西北部90多公里俄支乡所辖的俄支寺。废弃的古都规模宏大,气势恢弘,其南北长达219米,东西宽分别为184米、210米。围墙除了少量的倒塌外,绝大部分保存完好。
香火缭绕的俄支寺就建在废弃的古都里,古都里还有许多古房屋遗址。最早的格萨尔王大宝帐遗址,据说是明朝时因地震倒塌的。在它的西南方向不远,是震后重修的大宝帐遗址,现在新遗址的墙壁大部分尚存。在这个新遗址上,第三个松石九梁大宝帐最近已基本建成。古都外不远还有三个外围城堡的遗址,分别是军械库、屯兵的白城和王妃珠姆的宫殿。
去俄支非常不方便,必须绕道从马尼干戈往石渠、阿须的三岔口不远处向西,离德格县城两百多公里,最近似乎在造一条德格直接向北的新路,路程不足百公里,不知道造好没有。没听说有班车。

(二)石渠
石渠是甘孜州,也是四川省最偏最远的地方,其之最还远不止这些:最高,全县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县城海拔4200米,高过了理塘;最大,25000平方公里;最冷,冬天零下20多度,夏天也仅有十来度,8月还需要毛衣;人口大概六万。
石渠藏语“扎溪卡哇”,坐落在高寒广阔的扎溪卡大草原上,大草原滋养了18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被称为“太阳部落”。这里是甘孜州最西北端,西和北靠着青海玉树州,离康定七百公里,离成都一千多公里,离最近的邻县甘孜也有三百公里。康定、甘孜都有班车到石渠,石渠道每天还有两三班车发往玉树,离玉树只有一百五十多公里。两个方向的班车是在东西两个不同的汽车站。

转自:http://zxin1010.blog.sohu.com/85200725.html57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