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阳光与风暴的富士山

[游记]阳光与风暴的富士山

2008-05-22    live.com

8月6日

事後回想還有些後怕:攀登富士的準備竟如此輕率。3,776米,我想,比峨嵋還要矮,況且還能乘巴士到2千多米的五合目登山口,據説5個小時就能到山頂。於是,沒有防水保暖的衣服,穿著T恤衫和薄外套,食品也只帶了幾塊糖和巧克力、一片麵包,就出發了,頗有幾分滅此朝食的意思。

八月二日晨,自新宿抵河口湖,伴晴水碧空慵懶地坐了半個下午。富士的方向是高入天際的白雲,沒能看到富士山著名的輪廓綫。午後三點多,再乘巴士,四點半抵達河口湖登山口。來這裡的旅遊巴士很多,多為中國遊客,但基本都是張望張望就下山了。比較顯眼的登山團隊是一群老頭老太,由登山向導帶領著,喊著口號上山的,大約是想在有生之年了一個心願吧。我歇息到了五點半,方才起步。途中遇到四個與我父親年齡相仿的日本登山者,交談相得,就加入了他們的隊伍。他們都來自山腳的橫濱、鐮倉,在富士的陰影下生活了半個多世紀,但只有兩個人去年嘗試過攀登富士,一人登頂。

開始的山道不過像趟野游。漸漸雲霧襲來,我看見自己的影子投在霧裏,頭部圍繞著數圈佛光。難道說這次我會成佛嗎?有些自嘲地想到——還沒開悟呢。夜色漸濃,山勢漸峭,風也一陣緊似一陣,時而挾裹著潑身的雨點。這才知道雪山不同于尋常的山——看起來平鋪直敍,毫無曲折,其實最是危險,因爲風雨自山頂長驅直下,登山者毫無蔽身之地,有如赤子,一任自然顛簸擺佈。好在因爲不斷攀援,體溫並沒有下降。倒不是很累,只是橫風冷雨,巉岩沙壤,臺階、欄杆,一概沒有,只有斷斷續續的保護性鐵鏈,不能有絲毫大意。偶爾棲身岩縫,稍或餘暇,便凝目四望:依附的山體是亙古凝然不動的黑暗,圓錐形巨墳的邊緣,是暗藍的夜空。身後的雲海白色波濤起伏閒,窺見燈火通明的市鎮,宛若海市。一座巨大的雲門,自下午就始終凝然聳立在身後,強風竟不能將它吹散,此時在夜色裏閃爍著神秘的白銀輝光。

八點左右,發現身後雲海裏幾點紅光升起、四散,如彼岸之花寂然綻放。原來是河口湖側燃放的焰火。繼而星狀的焰火也升起在山中湖側的雲中。八點多,東南邊雲海上浮起橢圓的巨大一團橘黃,屬目許久,才明白是月亮。頭頂,群星時隱時現。

捫石歷險,九點多的樣子,抵達了七合目的一家山中小屋,號稱“蓬萊舘”。我的同伴們都事先訂好了鋪位,預備在這裡歇息一宿,明晨看過日出之後登頂。我獨自在門外裏坐了一陣子,猶豫要不要進去(一泊5,600日元,僅提供睡袋一只)。狂風凄雨暗夜,身體漸冷。情知如果今夜繼續前行,估計11點左右可以登頂——如果不被刮下山去的話——之後,凴我這身裝束在業已開始結冰的山頂呆一晚,是非常危險的。最終不甘心地明智起來,鑽進了小屋,在左鄰右舍的鼾聲、睡袋的酸臭味的夾縫裏,輾轉反側著,將近一點鈡才終於枕著風暴入眠。

淩晨四點醒來,隔著薄薄的板壁,聽見外面風濤如怒,很是懷疑能否看到日出。四點半起身,發現天際倒是明亮的,有些紅光,看來天公有情,是要給我一個日出了,頗有些興奮。想想,我守候過泰山、峨嵋、華山絕頂的日出,都是非雲即雨;而這次沒有攀上富士絕頂,倒是能在3,100米的高度看一次日出,真有幾分諷刺。

站立在淩晨的強風裏,昨天的雲門還沒有消散,恰在日出方向稍北的位置,被即將出海的太陽皴染了一點粉紅。東方青紫色的雲海裏,一點赤紅亮光漸濃,向兩側蜿蜒曲折伸展開去。待到光線增強到金色一片的時候,變幻的雲海裏有凝然不動者,如山岳聳立,似乎接近富士的高度。但同伴肯定地説道富士周邊並無足以挑戰的高山,這定然是雲彩了。只不知何故強風鼓蕩下雲彩有動者、有不動者呢?到底不得其解。以雲海之厚,太陽升起得很是娉婷。尚不等她浮出海面,山頂撲下來的風暴便挾裹著雨滴、雲霧,一團團地加入到身下的雲海裏去。那座雲門愈發高厚起來。待到朝陽展露頭角的時分,她就時不時地成爲雲獸的口中之食了,仿佛玄黃天地閒沉浮的一點慧珠。

想趕在天氣徹底變坏之前登頂,五點半左右,我們繼續上山。在巉巉山道上我返身拍下了薄雲襲日的壯麗一刻,但這也是太陽的最後一瞥了。隨即,天昏地暗,我們被席捲得幾乎站立不穩。抵達3,200米的八合目小屋後,再往上走,立刻就被劈頭的狂風驟雨吹倒回來。在八合目憩息的老少登山者都無奈地紛紛轉頭。整座富士霎時變作危機四伏的生死場,登頂是無理的了。

唯一的選擇,是走哪條路下山。因爲我昨天說過想去箱根泡溫泉,和氣的同伴們就決定去須走口,這也意味著最危險的一條山道。我們向南斜行,繼續攀爬到約3,250米的高度,抵達河口湖口道與須走口道的分叉點,抓住風雨的一點間隙,集體拍了張留念照片,就開始下山了。因爲已經徹骨寒透,我不再固執,接受了一位大叔帶的備用羽絨服。事實證明,這件羽絨服是極爲關鍵的。下山後的這幾天,縱是有溫泉和休息,我的腿一直酸痛僵硬,比過去任何一次更長時間的登山都甚,大約是受寒的緣故。若是沒有這件羽絨衣,就更不知當如何了。須走口道完全是由火山砂礫和灰燼流溢而成的陡峭斜坡,不知是否三百年前最後一次爆發所形成。保護繩不多,沒有岩石,無可借力,一腳一腳,都是踩在黑砂裏,靠重力下陷,不多久,腿就開始發軟了,時不時不聼使喚地踉蹌陷倒。細小的深黑色火山灰沾滿了全身。褲腿折縫裏的沙土有兩斤重吧,加上濡濕的登山包、濕透的羽絨衣,感覺自己已經成了馱山的螞蟻。好處是重力大大增加,掌握了下滑的技巧後,速度也能快一點。

待到山勢舒緩一點,冒死掏出相機,想拍下我們下行的道路,結果鏡頭立刻就霧氣朦朧起來,半日之後才在箱根湖上的風裏晾乾。

九點鐘,抵達五合目的須走口。這個山口相當狹小,但唯一一家小店的拉麵卻意外地好吃。換下濕透的衣服,只有T恤、熱褲可穿,在風雨裏發抖,但畢竟乾燥暖和了一些。九點半,巴士來了,小心翼翼地帶我們離開了風雨中的富士山。

富士東南小鎮御殿場有去箱根的巴士。像只冰做的木偶,我漠然地下到桃源台、乘船穿過蘆之湖、徒步穿過箱根巨杉夾道的古徑、費盡周折、尋找到了下榻的青年旅社。箱根的中國遊客很多,鄉音圍繞裏,我卻雙唇緊閉。消磨掉那天夜晚的,是躺在露天風呂的溫泉裏看星星。箱根的風依然強勁,在蘆之湖的波濤上吹過,在千年古杉的林閒吹過,在御風呂的熱霧閒吹過,有些粗暴地拍打著我熾熱裸露的皮膚。閉上眼睛,富士的風暴仿佛太古的鼓點響起,在我的身體上錘印下記憶。一滴咸淚滑過風裏綳緊的臉頰。

转自:http://moonnuty.spaces.live.com/Blog/cns%21FA2941E660DE9D27%211356.entry45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