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京都游记(2) |
[游记]京都游记(2) |
2007-07-16 blog.com.cn |
水木清华 第一天的行程开始了。同行的向导是清华附中的学生。 驱车前往清华大学。像奔向梦想一样吗?不,我从来没有做过这个梦。 北京路多,车多,人多,要认得每一个方向恐怕很难,我也不做努力了,只是给自认为还不错的方向感此时失效找借口吧。就这样被牵引这到未知的地点把未知变成已知。 校门口聚集了许多人,大多是戴帽子拿小旗的游客。突然觉得自己并不是去观览一个学校,而是某名胜古迹。沿途都是如此。 昨天晚上下了一场雷雨,惊天动地却没有把我弄醒。此刻步行在清华的林荫道上,空气微冷,还有一些雨丝飘落。与热闹的旅游团相比,冷静,沉默,这校园的气质兀兀地突显。右边是一湾沟渠,两岸垂柳飘逸。相机刻下一幕侧景,像是江南的岸堤,几分萧瑟,几分清冷。在清华好几处地方都有江南的影子。石桥,流水,垂柳,莲花。 道路余长,草木荣盛。有参天的树木,低矮的牡丹(这个季节只有绿色的叶茎)。清华的气质是否都来自这些参差的绿色,有灵气的绿色,深刻的绿色。一些隐秘的生机在空气中盘旋滋长,在这雨天弥散出漉漉的味道。 世界还是太小了点,一不留神就碰到两个家乡来的旅游团。还碰到了我的老师。此时距离都成为空谈,谁和谁都有可能相遇。 前面人群集中。原来是到了二校门。灰白的立柱,古旧的框架,一切仿佛瞬间倒回几个时代,可恍惚间又回到现实。人实在太多,都在争取好的角度把自己和这名气十足的门融在同一个空间里。我也不免俗,在人群中茫然地微笑。 穿越校门时,我特地伸手触摸质地班驳的石面,只有真实的触感才能让我明白这不是梦游。有时还有一股冲动要赤脚走在每一寸土地上,才算是真实的接触,才能记下脚面手心那瞬间或粗糙或平滑或刺骨或冰冷的感动。 由于这坏天气,前方的清华礼堂被罩在一片灰质的雨雾中,是谁在哭泣,还是在诉说无泪的压抑。一群穿学士服的大学生站立成排微笑着与这一幕哀伤的景同时定格。几年后,我或许也会和他们一样穿戴整齐站在某大学校门口、礼堂前、榕树下冲着镜头傻笑,解读我的失败与伟大,顺便圆一下巫师梦。我总觉得学士服的样子像哈利波特的校服。哈! 清华的绿化是不用说的好,像植物园一样。向新校区的方向去,沿途还是花草的追围。一株缠绵的藤萝盘绕花架,我驻足。一片牡丹绽放枝叶,我探看。一路毛白杨遮蔽天空,我仰望。毛白杨的枝桠间透出灰暗的天空,让人仰望着就想呼喊,想把心里的压抑都喊出来。释放的感觉一定很棒。 新校区的建筑高大新颖,却像是被整齐置放在纵横有序的方格子里一样。当清华主楼在我身后几十米的时候,庞大的楼体在雨雾中只见隐约的轮廓。巨大的压抑也能在人迷茫的时候这样不被看见吗?望向主楼,我仿佛可以看穿墙体,看见背后汹涌的云。 听向导说,这座主楼上跳下了好几个人。他们不堪于压力的灭顶力量,选择与压力同方向做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的加速下落运动,落入不知尺度的渊底,不可救药。生命只燃烧一次,选择自由和快乐吧。 荷塘。朱自清笔下的那方荷塘。荷花依然婀娜,荷叶依然舒展,水却没有灵性。左边一块匾上写“水木清华”。白底黑字,清婉简约。首先让我想到的是音乐组合水木年华。他们也曾是清华的学生。他们的音乐里那样浓重的校园气质应该是这里赋予的精华吧。 水淌荷塘月下人留章 木立水边荫里影茫然 清流静滞藕中泥方净 华池绽放荷尖花伶俜 (写到这里突然有感而发。) 清华圆。古旧的建筑,带着穿梭时空的力量。房檐的漆画,屋角的雕花,院落的清幽,一处处书香溢出般的浓重文气。里面可不是空荡的博物馆,而是办公室,伪装得很棒呢。 向导带我们一行人到清华食堂吃中饭。他说要让我们感受一下大学校园的食堂。其实也没有什么感受,我们又不是用饭卡打饭的那种。只是点几个菜坐着等就是了。 第二站,北京大学。 北大的校门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现在瞧瞧确实很气派。它的气派来自复古和深刻的意味。 北大老校区保留了大部分的古建筑,让我感觉像是进了翰林院一样。(虽然我没有见过翰林院,但给我的感觉是这样的。)房檐的雕花,屋顶的琉璃,横梁的漆画,古朴而沧桑。 北大更像一个公园而不是大学校园。古木奇花异草遍布眼前所有的绿色部分。前面又是一大群人围聚,不是校门,是未名湖的时碑。湖中又是莲叶群舞。由于天气的原因整个湖面阴沉得可以把嘈杂的人声排除在外。 水塔。石料的质地。好象是蓄水用的。由于石的质地,让人觉得它有足够坚定且沉重的力量屹立在这里千万年不倒,如磐石不移。我很想知道这塔的入口,可是饶一圈既看不到门也没有窗户,或许根本就进不去的吧,或许有什么秘密通道。 由于向导是清华附中的,对北大不太熟悉,所以只是绕着未名湖走一圈就回去了。 清华,北大,多少人的梦啊!由于我的现实主义观念,我是从来 |
转自:http://jjam.blog.com.cn/archives/2006/1444577.shtml20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