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奈良游记:破风穿云话白鹭 古姬路城 |
[游记]奈良游记:破风穿云话白鹭 古姬路城 |
2008-06-25 17u.com |
破风穿云话白鹭-古姬路城 由于历史上战火不断,日本现存的古城池并不多,众所周知的大阪城、名古屋城等等实际上都是后建之物,内部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造城制式与昔时差异较大,基本上是徒有其表的假模型,和现在国内的众多仿古街一样的恶心。 相比之下,姬路城显得尤为珍贵,从十三世纪开始到十八世纪,先后有十三个家族入主此城。整个城池依山而建,跌宕起伏,从山门到天守阁需要经历很长的路途,这使得攻打天守阁显得尤为困难。纯白的外城和充满和谐的美感,使得姬路城在日本众多城池当中尤为出类拔萃,民间称为“白鹭城”。 古日本造城方式与古中国有很大不同,日本城郭都很小且只保护城主一家人,除此以外的平民阶层均处于城外不受保护;中国城郭往往城墙高深且用地巨多,古云匠人治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夏商周三代以后的历朝历代均因循此法建设,而城内需要保护的不仅城主也包括很多高层次的商市阶层,相对低级的农民阶层均居住于城外。事实上,这是与两国的统治阶层组成有关系,古代日本没有发达的科举制度,普通平民希望鱼跃龙门、一步登天几乎是不可能,武士阶层、贵族阶层均多是世袭制,所以战争中只需要保护这批人的利益即可,他们远离平民比较远;而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商业经济支撑一批有资本的商业阶层,而科举制度支撑了一大批相对高级的知识阶层,这两类人都是统治阶级需要保护的,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往往就会成为城池主人。 就防御能力来说,两国城墙及护卫水平也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这显然与当时两国的经济水平有关。日本城池分为山城、平城、平山城,平城就是在平原上兴建的城池,山城顾名思义在山上建设的城,平山城兼具二者优点,储存量大且城池险峻,姬路城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中国城池也有依山而建的,但大多数都是在平原上建设的,而在山间建的城池多为卫国的前哨。这与两国帝制传承有关联,日本人似乎没有谁怀疑过天皇家族的权威,也没有人敢于打破这个平衡,更为重要的是没有哪个家族会有天皇家族传承得那么久远;而古代中国,由于地处大陆气候相对较好的一侧,中原人世代遭受北方民族的威胁,形成了“自古无不亡之国”的共识,朝代的更迭较为频繁,城池的攻防也越来越夸张,云梯、冲车之类的防守工具适时出现。 看看年代已久的大木门,从纹理的苍桑上仿佛看到历史的痕迹。 姬路城内外分为三层,每周城墙上都开有或三角或矩形的孔洞,用以或开弓放箭或放火炮或投掷石头。远处上方的就是天守阁,这座建筑跌宕起伏,单体组合恰到好处,充分表现了城郭刚柔并济之美。 蓝天、白墙、青瓦、黄砂石,色彩搭配极为和谐。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104319.html26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