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行云流水”—— 云南丽江*虎跳峡*中甸*泸沽湖纪行 (虎跳篇)

[游记]"行云流水”—— 云南丽江*虎跳峡*中甸*泸沽湖纪行 (虎跳篇)

2007-07-14cncn.com

2007.4.30 ~ 2007.5.2 徒步虎跳峡 —— 悬崖边的绚烂

金沙江在石鼓镇拐了一个弯之后,江面仍然开阔而平缓,遇到了横卧于面前的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并没有退缩而是冲开了一条狭路继续向北,这就形成了以惊险著称的虎跳峡险滩。虎跳峡起于中甸县的桥头镇,结束于丽江县的大具,全长约20千米,其间落差约200,分为上、中、下三段,中间有18个险滩。江面从玉龙和哈巴两座雪山之间激流而上,两座雪山的海拔分别为55965396,最大高差3900。穿越过这样一条峡谷,所有的惊险、壮阔,山川的秀美,以及身体的耐力、意志的坚强、克服困难的勇气,都目睹过了,经历过了,检验过了,世上再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了。(摘自”携程“)

四月三十日,当所有的公司事物全部结束以后,我们才开始了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旅程”。 当今天重新读到携程上的这段文字,所有经历过的人一定都会深有感触吧。

其实,在徒步虎眺峡之前,我没有一点的心理准备,以至于装备也极其的不专业,只仗着我自以为能爬山,就稀里糊涂的加入了徒步队伍。没想到,刚来就又听说前几天刚又掉下去一个。

先来介绍一下我们的路线吧。我们走的是香格里拉虎跳峡,直接由丽江坐车到中虎跳,从张老师小道下,经由天梯上。 U字型的线路。然后从Tina’s开始出发,经过Halfway,继续赶路,直到茶马客栈。第二天,再从茶马出发, 走回桥头镇,路经纳西雅阁。也就是由中虎跳往上虎跳行进。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再走一下上虎跳,非常遗憾。下虎跳是公路,多数不走。全程靠脚。

4/30/07:抵中虎跳,宿Tina’s中峡旅社

我们下午坐了两个小时的车程,由丽江来到桥头镇,上虎跳,寄放行李,只带上去中甸和徒步的行李。找到一家非常可靠的客栈寄存行李,原名“圣健咖啡屋”,更名为“峡谷行客栈”的地方。

顺便也调节一下紧张的心情,因为几天前刚走过这些路程的朋友非常严厉的告诫我们路怎样难走,如何险峻。还有对于天梯的耳闻:九十度梯子,身后就是万丈深渊,六层楼高,等等。一路上,我临时抱佛脚,问所有走过的朋友,回答都说“难走”。以至于我从什么都不怕,到什么都害怕了。

客栈有个有布做的留言版,多数都是老外选择徒步,所以留言版上几乎全是各国外语。 我们坐在简陋的木板凳上紧张地分放行李,留在桥头的,带去中虎跳的,加上去香格里拉中甸的。同行的女友把三脚架,一些贵重摄影器材全部寄存。由于我的装备不齐,老板娘还借了个蛇皮袋给我做储藏寄放。当大家终于各就各位,把行李收拾完毕,老板娘,一个热情的藏族人,给了我们热烈的拥抱。皆戏言,希望能完好无损的回来。

坐上小面的,车子开始在盘山公路上盘旋,这是我们与虎跳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动摇西晃中,车窗外的风景让人心头一抖,虽然我也曾多次坐过有山路的车,可是都没有虎跳峡的来的陡峭。至少你可以看得到地面,或者几根树木。虎跳的山,简直就是笔直下垂。山间,依稀可以见到白花花的小道,在车子里看起来就象是一幅平面画。众人皆叫:“天呢。难道这就是我们要走的路么?!”

看到我们在车子里大呼小叫,当地搭车的小伙在旁边偷着笑。这车还在飞快的行驶,到危险的地方,我们感觉半个右轮子就已经在路的外面了,也就是说,下面就是几千米的金沙江。

惊魂未定中,我们已抵中虎跳。跳下车,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著名的中峡旅店Tina’s,外观看上去象个一般的农舍。但是,再看看它的背后,它的脚下,你便会知道它的地理位置。 左手哈巴,右手玉龙,脚下滚滚江涛。怎一个“爽”字了得。

进门,老板娘Tina就笑脸相迎。做饭拣菜的场景,顿时让我饥肠辘辘。直冲到我们预定的房间里,虽然简陋,却也干净。窗户外面看不到悬崖,只是山。只有走出去,在阳台上,你才能感觉到你所在的地理处势。

出门走走,向前不远,就是大桥,站在桥上,看着脚下,真的是人生一大乐趣。同行者说,我们索性不要走了吧,在这里小住不也很好么。当然是戏言,最重要的事情是吃饱肚皮。

于是,我们在Tina’s美丽的花园里开始了我们在虎跳的第一顿晚餐。幸好保存收据,来念念我们的晚餐:土鸡汤,番茄炒蛋,牛肉土豆,蜂蜜苹果饼,黄瓜沙律,虎皮青椒,炸花生,青椒炒肉,啤酒。是不是很丰盛啊?而且,他们的菜单全是用毛笔写在竹筏片上的,非常特别,让人一看就有食欲呢。 无人认领的大狗,总在我们餐桌旁逗留,看上去却干净高贵。于是,我们也就自然而然的分它一杯羹。

美妙的时光还在后头,当天色渐暗,吃着大石桌上的佳肴,躺在舒服的竹椅上,不远处就是哈巴雪山,风轻轻抚摸你的脸庞,浪花的歌唱声声入耳…… 星星已经跳了出来,虽然不是漫天星光,却可以非常清晰的看见北斗七星。高原的星星,为什么就这样的明亮而接近呢?

不知谁搬来了一大堆的留言本,看着各种各样的人们留下的话语,素描,非常地快乐与有趣。分享,原来是这样快乐的一件事。有人画了自己吓得瑟瑟发抖爬天梯的样子,有人画下了Tina’s的全貌,有人夸了这里的土鸡汤,有人感叹了挑战自我的勇气,有人发表了在临爬前对情感的坚定。更有一个人,大骂道:“TMDXXX,把我带到这种地方,又累又饿又害怕。我跟你没完”于是,我们纷纷效仿,也在那边大骂我们的“领队”。哈哈。

“领队”正向母亲声情并茂地汇报情况“妈,我们正在山谷的当中,左手边是海拔5396的哈巴雪山,右手边是海拔5596的玉龙雪山,脚下是几千米的金沙江哎。”谁知母亲非常担心“天呀,那么危险,你就赶紧下来吧”。

……

在轻松的环境里,我们稳稳的睡了一觉。

5/1/07:徒步中虎跳,由张老师小道下,从天梯上;再由Tina’s出发,宿茶马客栈

离开Tina’s的时候,喝了杯热可可。说好中午回来Check Out, 心里却闪过一丝害怕。可千万不要回不来啊。

八点半,太阳当头,我们一行跟了个当地导游,和导,一个老实巴交的山里人,去了老师小道。 从张老师小道下,是我们初次体验行走在虎跳峡的山路。说实话,就是有些路有些坡度,尽是些土路,山上的碎石和泥土交杂。但并不是非常的险峻。再加之刚刚开始行走的我们,体力也不错。所以感觉开始松懈了,觉得如果一直是这样的路,似乎就没有什么可走的了。

到了老师家,买了门票,在他家的观景台上,拍了照片。继续下行,一路盘问,到天梯没有?经过一番颠簸,我们才行进到了登天梯前的平台。也就是中虎跳石了。当我们爬到了中虎跳石上,汹涌澎湃的金沙江发出震耳的怒吼。“中虎跳峡”真不愧为世界级的四大峡谷之一,即便是枯水季,金沙江的湍流仍旧要把人吞噬。近处的两座山,当面对峙,还有一抹彩虹遥挂天空,仿佛在两座大山间架起一座桥梁。

不知是害怕继续前行就是天梯,还是中虎跳石的美景深深吸引了我们,我们举步不前。终于,在订了一堆的照片和名片的留言板上签下了我们的名字,拍了照片,上了洗手间,开始了上天梯。

其实,从中虎跳石到天梯还要走一段距离,指路牌上写道:“你看完下面的风景,如果不想走回头路的话,前有天梯路可以上去。有梯子也有便道,需要时间40分钟至1个小时到公路。”天知道“有梯子也有便道”是什么样的路。

在越来越难爬的五十度的崖坡上手脚并进,好的是身边都是路面,看不见深渊,而身后的山脚下才是悬崖。终于可以看到天梯了。一刹那,还是有些震惊。蜿蜒的山路上,人变得非常的渺小,很远的地方,有人像蚂蚁一样在几乎是笔直的没有护栏的梯子上爬行。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梯。

当我们越来越接近天梯的时候,有一帮人正在退下来,从所谓的便道走了,看见我们正在向天梯进发,便道:“你们去考察一下吧,我们不敢,要走便道。”好歹得去看看,于是,走过一个木板搭的便道,天晓得,我们就看见了用铁简单绑扎出来的梯子了。

我试着往上爬了几格,觉得就如爬梯子。便兴致勃勃拍了张照。可是,毕竟是天梯呢。我们又在悬崖边的小路上,天梯下,又喝水又收包,一副小心谨慎的样子。其实,也许是由于事先赋予了天梯太多的幻想色彩,当直面它时便又觉得没有什么了。不就是爬梯子嘛,管它是在悬崖边,还是在家里园子啊。

话虽这么说,还是不敢打头阵,被排在了第三个,我开始一步一步地蹬上了梯子。一开始,还是比较快。但还是一步踏稳,再上另一只脚,决计不敢两脚换着上。梯子的间隔还是有点高的。好在,我带了顶遮阳帽,不会去看下面的险峻,也看不到上面的深邃。能看到的,只能是脚下的楼梯。虽然这样,但当爬完一大截,已经听不太见下面的人在讲话,抬头看,也看不见头时,就只想快点爬完。再不敢想身后的悬崖还是峭壁。可恶的,梯子还有拼接,当这悬崖中的天梯,在半当中时拐了个弯,让我心里“咯噔”一下。只有集中精力拉住上边扶手,用劲往上蹬。耳边是呼呼的风声,上了天梯的,就只有一条路了。于是,我又加快速度,只想赶紧把它爬完。

在那段爬行中,我似乎明白了很多。仰望着天空,仿佛世界上只剩下了我,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很自在,很随性,一点都没有了恐惧。哪怕这是困难,它总有穷尽的时候,就象梯子再长,也有到头的时候。集中精力去面对就是了,怕最怕就是自己的心理了。畏惧也好,坦荡也罢,全是发乎心,止于心啊。

短短的几分钟,我就爬到了顶端,看到同伴已经坐在那里休息,很想探头往下张望,或者取相机拍照片,无奈九十度的地势让你无法拍摄。除非你的半个人吊在外面。这实在是太危险,就只能作罢。站在最高端,我还是斗胆向下张望,看到了另一个同伴缩小的身影。赶紧跳上了山坡。

等到人马齐全,我们又开始赶路。走过了天梯,大家似乎一下子勇气满满。在和导的带领下,我们又手脚并用的爬了靠铁索攀爬的八十度左右的陡坡,还有几座90度的小梯子。我们又邂逅了当时改走便道的一拨人,他们很崇敬的看着我们“你们走天梯啊,真伟大。”嘿嘿,直线之间的距离最短呀。

而后,就又是上坡的山路了,累但不危险了。其间,还有牛呀羊呀马呀。危险是怕在爬行中被踢到。一路坎坷,终于又回到了公路。

在离客栈不远的地方买了冰激凌来庆祝,胜利完成第一个目标。这真是好吃的冰激凌啊! 准时回到Tina’s。老板娘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回来。吃罢午餐,我们还得提着行李继续赶路。因为,我们在天黑前要赶往不近的茶马客栈。

再见,Tina’s!

Tina’s家门前的山坡小道上,也就是地图上所谓的羊肠小道,没有任何导游,我们前往了茶马的旅程。又是一路上坡,而且也是比较陡,五十度左右,我们一边走,一边又歇息,一边喝红牛,心里还是非常着急。

好在,天气还不算坏。没有大太阳,也没有暴风雨。如果是那样,对我们体力的考验或者路程的危险性都会大大提高。当我们终于不用再爬坡的时候,顺着石头上用红油漆刷出的箭头,我们继续前行。而后的路,居然越来越难走,并不是因为坡度的陡峭,而是因为出现了这样一段路:最窄不过一米宽,碎石,泥土,左手边是空空如也,也就是踏错半步,或者滑倒,就再也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当然,恐高者自然也要先克服心理上的困难。否则眼角的余光瞥到万丈深渊,也会瞬间失去平衡感。

我们就在烈日下行走着,有人宁可被灌木划破,也不愿意用眼光接触到深渊。其实,如果不恐高,在平地上走路是我喜欢的,不耗费体力。哪怕再高,又有什么关系呢?无限的风光尽现眼底。哈巴雪山的山峰在阳光的映照下,金子般闪亮。绿色的灌木镶嵌山凹,宛如绿宝石。而近处的群山则呈现出另外一种颜色,把整个画面勾勒得错落有致。而脚下的金沙江, 总在欢快的跳跃,弹奏着美妙的音符。有时,还有黑色的、白色的、或者黑白相间的山羊在崖壁上跳跃,吃草。整个峡谷,让人觉得每一个场景似乎都很独立的存在,而综观全局,又觉得十分的和谐。不禁宛尔,大自然是怎样的能工巧匠啊。

最欣慰的,在如此火爆的五一黄金周,居然看不到人头攒动。所谓的艰险,挡住了相当的一批人。正当我们小心翼翼的走在悬崖边上,突然眼睛一亮。因为我们看到了浙江的白马崖才有的那种大瀑布。由于我浅薄的地理知识,我不知道它叫大深沟瀑布还是观音瀑布,但是它的美丽,它的惊心动魄感染了我们每个人。悬崖边的瀑布!

事后,别人才说如果风大或者天气不好,那是非常危险的。由于石块经过瀑布的冲洗非常的黏滑,加之山里的风大,很容易被卷下山去,被无情的江水吞噬。可是此刻,没有人理会危险,连恐高的同伴都开始摆弄起相机,来记录下这美丽的一刻。即便如此,平面的照片拍得再高明,似乎都无法还原这种身临其境的震撼。只有那一刻,那种心跳的感觉,才会被铭记永久。

瀑布后的路依旧非常难走,其实那根本不是路,正应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话“路本不是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换句话说,我们也在为后人开路。幸好那里还有一根水管,眼球不至于直接长时间接触深渊。我们称它为水管路。路上,我们遇见了一个村民,手中拿着一本国家地理杂志,他说非常的喜欢,脸上带着虔诚。于是,我们不仅攀谈,而且分别留了影。

水管路以后的路,相对就容易走得多。全是山路。但是我们的体力开始下降,中午的午饭早已消耗殆尽,脚步也开始蹒跚。带着惯性,和无限的疲惫,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个令人兴奋的箭头“Half Way, 2 Mins”,两分钟后,我们就可以到达中途客栈了。虽然这不是我们今天的终点。但是至少我们可以歇息一下了,不用在悬崖和烈日下打盹。

我们欢呼雀跃的冲进了Half Way客栈。其实,走了越来越多的路,越是发现所谓一个又一个客栈,早已不仅仅是客栈,而成了徒步者的灯塔和虎跳峡的坐标。即便形式不同,每一家客栈的主人都很热情,和理解徒步者的艰辛。我们在Half Way里上了“天下第一厕”,拍了照,接了水,缓过了劲。又一路紧赶慢赶,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到我们入住的客栈——茶马Tea House.

经由不太艰难,但是耗时两个小时的路程,当我们看到村庄,看到牛马骡后,终于找到了我们的茶马。此刻激动的我们,已经忘了拍照留念,直接冲到我们预定的房间,洗漱,汲着拖鞋出来吃晚餐。看到了传说的茶马家的猴子。于是,在二楼的餐桌上,我们享用了一顿异常美味的晚餐。美味,承载了这一天以来的千滋百味。

谁也没有料到,这样的轻松只维系了一天。

在玉龙雪山的怀抱里,我们在木结构的舒服的房间里,痛痛快快的睡了一觉。临睡时,大家还是很高兴。

5//07:从中虎跳徒步到上虎跳,由Tea House出发,达顶峰,再经过28道拐,到纳西雅阁,最后从纳西雅阁回到桥头,直接乘车前往中甸

当我睡到太阳直射屁股时,我才慢吞吞起来,直到我和女友打开门时,才发现气氛不对。 女友发现,我们的一个同伴正对着玉龙雪山发呆,非常的深沉。她高兴地跟他招呼,却没有得到回应。很快,我们才得知,他的母亲突然在昨晚过世。空气突然有些凝固,大家都不愿意开口。

而茶马客栈,虎跳峡,对于我们也许只是记忆中的一点,而对于他,则具有了另外一种生命里的意义。是的,地方本来只是个地方,而人赋予了它生命。是逗留过的一个地方,还是停留的港湾,抑或是心里的一个角落。

不管怎样,我还是要继续赶路。点了一桌的早餐,却萧条了只剩下我一人在吃。家中遇事的同伴急着要走,从山间抄小路下去,另外的同伴也放弃了徒步。相伴的女友却也吃不下什么,于是,我无趣地吃着纳西饼,芝士土豆,热可可。我的特点就是无论情况如何变化,我总能保持饥饿感。无论开心不开心,顺境逆境,吃饱总没错。

十点钟,我和女友才开始出发。从中峡到桥头走公路总共11公里。而且,我们走的又是山路。应该会比公路更加艰难。阳光已经把我的某些皮肤烤焦,当我再次背包的时候,生疼、生疼的。一壶水明显是不够的,一路的上坡让我总想停歇,而所望全是上坡,一直向上的感觉很想拒绝。却发现必须向前。有时候,生活是否也必须如此呢?

今天的路程多少有点沉闷,无论是昨天的路比较壮观,还是受到同伴士气的影响。很长的时间,我们都在埋头赶路。路上的风景,比起昨天,多了许多的生气,因为有许多的村庄、绿油油的梯田,山羊,牛和骡子。幸运的,也看到了玉龙雪山露了八个峰,很是漂亮。

当终于到达了顶峰,爬到了最高的岩石上,俯瞰周围,还是那么的美妙。一对外国情侣在崖石上逗留,身影相随。在这块崖石上可以看到上虎跳石,显然我们看到的已经是一块被缩得很小的黑点了。金沙江第二湾向无尽的方向延伸…… 据说,上虎跳石,是最多游人去的地方,因为车子可以直达,有很多的护栏,非常适合团队。而和我们一样,在千米以上,如此观赏上虎跳石的应该不多吧。

我在这里发现了有卖水,于是,我喝光了我水壶里的所有珍藏的水,又买了两罐。真正明白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随后的路,无惊无险,虽然还是比较陡滑,可是却是下坡路了。 于是,又感叹人也是这样,有向上的时候必然有下坡在等待。只是有时候,我们并不知道罢了。

途中,我们遇到了一个周游世界的日本人,很向往他的那份执着与行动。很多时候,我们缺少的不是梦想,而是行动。我们仍旧在期待印象中的28道拐,没料到却在拐来拐去的山路上完成了整个路程。当我们看到28道拐客栈的时候,才明白我们已经走过了。在这里,我们又遇到了一批在广西读中文的老外,两厢交换信息,可以对前路有所了解。其实,要是我们学会跟对手交流,就一定会学到更多。在28道拐客栈,我们喝了一杯带蜂巢的蜂蜜绿茶,五元钱。一边喝,一边有蜜蜂陪伴。

又走了二十来分钟的路,我们就来到了纳西雅阁,至此,已经是两点钟了。纳西雅阁有一面用真的玉米做成的墙,我想是徒步者的家园。下面,满是旅行者的行囊。最佳诠释了行走的快乐。灿烂得象金黄的玉米。充实得也象饱满的玉米。我们为了节省时间,在玉米墙下进行了我们的午餐,也就是把所有的牦牛肉干和红牛全部吃光。现在想来,还是非常的香。 逗留时间不长,我们就挥手告别了开满紫藤花的纳西雅阁。然后就是七公里步行至桥头的路。 波澜不惊,只是赶路。

在黄昏的时候,我们终于看到了公路,高兴地快马加鞭。而由公路步行11公里至桥头镇的同伴已经在等待我们。等待我们的还有香喷喷的炒饭。又回到了“峡谷行客栈”,感觉真的不一般。自然地,我在布条上留言啦。

虽然很想再走一下上虎跳,却因为时间和天气的原因只能作罢。于是,我们一行三人拎着行李继续赶赴中甸……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70885/18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