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三峡民间旅游大使导游三峡 巫山中秋民俗佚文趣事

[游记]三峡民间旅游大使导游三峡 巫山中秋民俗佚文趣事

2007-09-24cncn.com

三峡民间旅游大使导游三峡之---巫山中秋民俗佚文趣事

巫山中秋民俗佚文趣事古代版

八月摸个秋,摘柚抱瓜不算偷

(“摸秋”:习俗,就是在中秋明月光下公然三峡庄稼地里生产最多的花生、红苕、橘子、地瓜等作物不算为偷。民俗认为,这天送子娘娘要下凡,所以未生育的已婚妇女摸秋若不被发现,可早得子。俗称“摸秋”)

巫山的八月是桂花飘香的季节,更是秋季各种庄稼成熟的季节。遍地的瓜,满树的果,巫山农村的小孩子,就开始了那种游戏似的摸秋,他们到农田里去刨苕,到苞谷地里掰苞谷,到柑桔园里摘果子。峡江边上的各家各户大都由老人在坡里看护,一旦发现摸秋的小孩子,只准骂,不许打,被骂的孩子边跑边喊,你大点儿声 使劲的骂,那得意的劲头真难得用语言米描述。老人也就装腔作势的决(骂)几句,强忍住笑,使劲儿地骂。但地民间风俗就是这样的,只有在摸秋时,得到别人的骂才会吉利舒服,摸秋得到的东西,都是孩子们打平伙的,摸秋说白了就是偷。不过是一种游戏式的偷,就是国家家玩玩而已。 

 

作家何其芳的处女作就是小说《摸秋》。它写中秋夜三人到别人田里去偷瓜。这是川东民间普遍存在的一种习俗叫摸秋”,也叫偷瓜。清同治六年(1867)《巴县志·风俗》载:“望日为中秋节,以瓜、饼、梨、藕相馈,设酒食赏月。妇女相率入园圃探瓜,以得为弄璋兆,曰摸秋。清光绪十一年(1885)《大宁县志·风俗》也载:“(中秋节夜)乞子者潜入人园圃,摘瓜以归,摸秋此外,清道光《綦江县志》、清同治《隆昌县志》、清光绪《巫山县志》、民国《巴县志》均有摸秋习俗的记录。

巫山中秋民俗佚文趣事---现代版

“手机短信”朋友之间联络感情的纽带

今天早晨622分,陈青春就给我发来了短信,内容是“好累呀,我和太阳打了一天的架,想夺个月亮送给你,没想到那家伙太不给面子了,我一气之下把它踩成了月饼,今天不要忘了吃月饼哦!”王渝也发来了短信:“你知道我在做什么吗?在想你。知道为啥想你吗?因为喜欢你,知道为啥喜欢你吗?因为你有味道。知道你有啥味道吗?因为有月饼味。”就这样,我收到了五十多条中秋节短信,在这里感谢朋友们还记得我,短信就是朋友之间联络感情的纽带。巫山巫峡赏月佳对“月月月明, 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 巫山山秀秀非常。”

伊妹儿电子邮件、“QQ留言”月饼与祝福一起送

QQ群中,月饼图片铺天盖地的袭来,看得人眼花缭乱,欣喜若狂,节日气氛浓烈,倍感亲切。千奇百怪的祝福语看找让人心动,神思。“关掉你的手机,慢慢的闭上眼睛,想想我,想想月饼,你会发现我和月饼一样可爱!!!中秋节快乐!”“紧急通知,请群里各位MM,准备好一寸彩照,身份证复印件,学历复印件,个人简历,送到国家航天局,据可靠消息,为庆祝中秋,要招聘嫦娥!(自带兔子)”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75903/26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