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感受印度金三角

[游记]感受印度金三角

2007-09-25cncn.com

感受印度金三角

一直听人说印度是一个神祕的国度,而当今最出名的就是其软件技术世界领先,还听说其发展速度直逼中国,那就去看看吧!

第一感受

我们的行程是从广州到香港机场,经台北转机,然后再经过七个多小时的飞行才抵达印度。飞机在德里甘地机场降落时,已是凌晨三点多钟。别看是凌晨,一下飞机,迎面扑来的热风,马上让我们感受到了印度夏天的炎热。五、六月是印度最热的月份,白天气溫常常高达攝氏45度,在太阳底下,感觉就像在烤箱里,皮肤都会晒得发烫。难怪印度人皮肤都黑,我们要是连着晒几天,也都变成“印度人”了。

第一印象

我们这次的行程是新、旧德里,亚格拉,斋普尔三地,它们的地理位置呈三角形,旅行社称其为印度金三角,三地各相距二、三百公里。大巴离开机场后,连夜赶往亚格拉——泰姬陵所在地。一夜没睡的团友们,个个睡眼惺忪。迷迷糊糊中,不知过了多久,一睁眼,天已大亮。向窗外望去,一片荒凉。地里沒有庄稼,只有枯草,稀稀拉拉的树也都是那种沙漠中才有的叶子窄小、树枝短密的小树。偶见有小山岗,也是光秃秃的没一点绿色。路过小村镇,所见路两边的房子,多数都是极简陋的小窝棚,又破烂又肮脏,房前垃圾成堆,污水成片。人们看上去又黑又瘦,一群群小孩,多是瘦骨嶙峋,破衣烂衫。倒是妇女们都是穿着颜色鲜艳色彩丰富的沙丽。所谓沙丽,我们看上去就像裹着一块大花布,加一条长围巾,叮零当啷的,很累赘,真不知她们怎么干活。

途中看到的汽车也多是破旧的卡车,有的车窗玻璃都没了。公共汽车挤满了人,车门是洞开的,常有乘客只用一只手抓住门框,半个身子吊在车外面,驾驶室也一样挤满了乘客。车辆虽破旧,但车厢上都画有五颜六色的鲜艳图案,车头更是画得象脸譜,据说具有宗教含义。只有不多见的小轿车,还是保留着原貌。

终于进入亚格拉市了,但房子还是破旧不堪,路边仍旧到处是垃圾,只是路上车多了,人多了。令我不解的是进城区了,怎么仍能看到一块块坑洼不平、杂草丛生的空地留存在住宅区里。正琢磨着,忽然看到不远处土堆边有人在蹲着拉大便,细看还不止一人。原来这是印度人特有的传统风俗习惯。不论农村、城市,不论家里有没有洗手间,每天清早,男人都要带着一瓶水到野外荒地完成晨便,这对他们来说可是一种享受。这瓶水是专为用来便后清洗的。城里人也是这样?我还是将信将疑。住进宾馆后,刚巧窗外就是一片废墟,清早一拉开窗帘,只见一年轻人正蹲在草丛里方便。看到他的清洗动作,我才明白,原来宾馆洗手间里放的一只大塑料杯,就是为印度本地住客方便后清洗备用的。

印度给我的第一印象,真不知如何表达才确切。

不老的泰姬陵

在亚格拉,有被誉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的泰姬陵,其建筑的精美绝伦,规模的宏大,百姓的虔诚膜拜,确实让人称奇。走进陵园,那种置身绿草红花,清水密林,如入仙境的感觉,与现实印度百姓状况相比,反差太大太大了。四百多年前,亚格拉曾是印度莫臥儿王朝的首都。“莫臥儿”是蒙古的意思,莫臥儿王朝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于16世纪创立的,开国皇帝是铁木真的六世孙。泰姬陵是莫臥儿王朝第五代帝王夏杰汗于1631年为其王后泰姬·玛哈尔建造的。泰姬陵向世人展示着一段凄美的帝王爱情故事。夏杰汗登位前就与泰姬共患难、同甘苦,终成大业后,泰姬在生第十五个孩子时,因难产而死,时年仅38岁。夏杰汗为寄托哀思,动用两万民工,费时22年,修建了这座永传于世的泰姬陵。他把这个宏伟的建筑留给了历史,把一片美丽的梦幻赠给了全人类。夏杰汗自泰姬死后,再也没有续娶。据说他在距泰姬陵不远的亚格拉古堡——莫卧儿王朝的皇宫里,每天都会坐在皇宫平台上的一块黑色大理石上,遥望美丽的泰姬陵园,倾诉思念之情。

泰姬陵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造,陵前有清澈见底的水池,倒映着的泰姬陵墓园形的身影,就像洁白的荷花,在池中竞放。进入陵区,仿佛身临白色梦境。陵墓寝宫精美的雕刻,都配饰了贵重的水晶、玛瑙、珊瑚、宝石、翡翠、黄金等。墓石上雕刻的茉莉花、玫瑰花、罂粟花都是用宝石拼成的。

无论在亚洲或欧洲,都不乏有四百年历史的古建筑,但大多经受不住岁月的摧残和历史的剥蚀,今天能展现给世人的,都只能是其老态、颓败的身形。可是眼前的泰姬陵,好像历史仍被定格在1631年,近四百年的风雨,竟未能在她身上留下痕迹。她仍像一朵出水芙蓉,光彩夺目,清新洁白,动人心魄。

到印度去看泰姬陵,就如来中国登长城,到埃及看金字塔,是一种追求,是一种愿望,是一种诱惑,也是一种满足。

神秘的琥珀古堡

斋普尔有个美丽的别名叫“粉红之城”,也叫玫瑰城。因为十八世纪初斋普尔的创建者杰邦·辛格土邦王,为使这座城市与众不同,更加美丽,对城市实行了“色彩控制”,规定建筑物必须用浅红砂岩建造,房屋都要塗成粉红色。我们进入斋普尔城,果然满眼都是粉红色建筑。斋普尔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土邦主占地为王,在各自的领地建造了坚固的城堡和富丽堂皇的宫殿。其中琥珀堡最为雄伟。它建于城北的山顶,用奶白、浅黄、粉红色的石料建造而成,远远望去,有如琥珀,故称琥珀堡。我们是骑大象登上山顶城堡的。那些专供游人乘骑的大象,大鼻子上印了各种花纹,背上铺着漂亮的毡子,上面备有供人乘坐的架子。坐在大象背上,第一个感觉就是大象真高,自己真小。大象迈着方步,看起来挺稳,其实,坐在它背上摇晃得也挺厉害。

琥珀堡除了雄伟、古朴、坚实,最有特色、最与众不同的就是古堡里的镜宫。镜宫里的镂花雕彩全部用小水银镜片镶嵌而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华光溢彩,尽显富贵豪华。宫殿所有的墻、柱、门、窗都刻有漂亮的图案,看着土邦王和王妃华丽的寝宫,可以想象当年他们的生活是多么奢华。不知在那一座座神秘的宫殿里,发生过多少不为民间百姓所知的故事。

宗教之国

可能是受《西游记》唐僧西天取经故事的影响,一直以来都以为,佛经是从西天(印度)取来的,在印度,佛教的香火一定旺得很,印度一定是佛教大国。到了印度才知道,那已经是历史了。在公元前,印度第一代王朝——孔雀王朝时,佛教是印度最大的宗教。到公元13世纪时,佛教被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取代,当时佛教寺庙几乎被毀尽。

自古印度人就是只重宗教,不重历史,历代王朝都设有宗教祭祀官,但没有记录历史的史官。印度人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把历史传说化、故事化,不在意纪年和史实。也许这就是马克思说“印度没有历史”的原因。今天,印度的史学家还要从外国进口本国的历史记载。印度七世纪称雄北印度的戒日王的历史记载,就是到中国,从当年西天取经的唐僧写的《大唐西域记》中得到的。今天在印度,最大的是印度教,教民占总人口83%,其次是伊斯兰教,占11%,再就是锡克教和基督教,至于佛教,仅占0.3%

在印度,所见最多的是寺庙,人人都有宗教信仰,没有宗教就没有生活。我们这次旅游,除了看古堡、陵园,就是参观寺庙了。在德里,我们游览了一座很有特色的寺庙,它的外形设计得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所以取名莲花寺庙。“花瓣”用白色的大理石贴面,通体雪白,纯洁无暇。印度所有的寺庙都要脱鞋入内,里面极干净,除了墙上各种神的雕像外,庙堂多是空空的,专供教徒们坐在那里静思、膜拜。印度许多很漂亮的寺庙都是私人捐建的。据说印度教有两千多个有名有姓的神,每个神都有庙,都要拜,所以印度人每天都在忙于拜神。印度虽然教派多,但都能和平相处。不同的教派很容易区分,头戴小白帽,穿白长袍的是伊斯兰教,留大胡子,缠头巾,很威严样子的是锡克教。锡克教是试图把印度教义和伊斯兰教义融为一体的宗教,听说在印度,锡克教徒可以带刀乘飞机,不过我们还是不太相信。不知是否跟信仰宗教有关,印度人都很友善。我们在景点邀请他们一起拍照时,他们都很乐意。特别是当得知我们来自中国时,他们显得格外兴奋,口中不断喊CHINESECHINESE

民主体制

印度人都说,印度推行的是崇尚民主的政治体制,所以,政府的管理也显得格外宽松。在亚格拉、斋普尔这样的中、小城市,给人感觉是管理松散,城市建设隨意。就说城市交通,除了少有的红绿灯还有作用外,狭窄的街道上,汽车、摩托、拖拉机、马车、三轮车、自行车、手推车、行人、牛、马、骆驼、大象等等都可随意行走,车辆也是随意停放。到处是灰土、垃圾,甚至糞便也随处可见。在斋普尔,晚上我们上街转转,靠路中间一点走,汽车、摩托一辆接一辆紧挨着你呼啸而过;往路边上走,路灯昏暗,坑洼不平,尽是垃圾,深一脚浅一脚,还生怕踩上“地雷”。紧张死了,只好赶紧回宾馆呆着算了。高速公路的管理更是民主开放式的,就像印度导游说的,他们是民主国家,高速公路也不限制其它车辆通行。所以我们的车在高速公路上,都是与拖垃机、摩托车,甚至马车同行。两百多公里的路程,五个多小时能跑完也都算快的了。

印度的人口目前还位居我国之后,但也已有十一亿多人了。据说,他们推行计划生育比我国还早,可能是措施太民主,效果不明显。有人预测,到2020年,印度人口将赶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今天的印度已是软件生产超级大国,其软件技术世界领先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印度的发展不平衡,普通百姓的贫穷落后也是有目共睹的。我看,印度的贫富差距比中国更大,印度的综合国力,发展水平要赶上中国,可没有人口赶上中国的速度快。

中国和印度是两个本不该疏远,实际上却有些疏远的近邻。什么时候,这两个历史文明大国能越过喜马拉雅山亲密拥抱,世界的辉煌史就该开始谱新章了!


(泰姬陵--一朵清新洁白的出水芙蓉)


(友好的印度妇女和可爱的孩子)


(自由行走在粉红城街头的大象)


(乘大象登上琥珀古堡)


(美丽的莲花寺庙)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75969/18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