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家乡的惠山

[游记]家乡的惠山

2008-05-22    sina.com.cn

两个胸怀万里江山的英明君主怎么就偏偏会对这山非巍峨,石非清奇,林非广袤的惠山如此的迷恋,曾让我百思不解。不过列数长江之南的景致,就会释然。黄山有山之清奇,却无水之浩瀚;西湖有山水的秀色,却少了几分轩昂的气度;古城姑苏,有丘无山,虽然拙政留园风雅,只叹少了几分真山真水。江南山水相得益彰的恐怕还数无锡了。登惠山茅峰之巅,放眼望去,这横卧在三万六千顷太湖碧波之畔的九龙山,山虽不甚高,但山势如同出海蛟龙气度非凡。因濒临震泽又暗喻如龙得水,在天子眼中这里或许就是一方难得的风水宝地。

惠山的美,有一种苍凉廓落、古朴清幽的文学美。大文学家苏东坡多次游历惠泉,曾留下“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佳句。诗中只一个“独”字和一个“月”字,就把惠山美的意境点评得出神入化。设想,若逢中秋月圆之夜,山色影清的秋风中,诗人独坐于二泉之畔,在竹炉上炖一壶清沥醇厚的二泉水,抚杯品茗,聆听山泉淙淙,看池边幽香飘溢的桂花树弄影水中,天上泉中两轮皓月交相辉映,宛如月中嫦娥陪伴身边,这诗意是否跃然纸上。

爱上这里的不仅仅是皇帝和诗人,民族音乐家阿炳亦常在这里徜徉。他对惠山是那么的痴迷,常常是忍着饥肠碌碌,在月高风清的夜色中用心倾听这里的山风松涛。于是便有了如山水之魂般的天籁之音“二泉映月”和“听松”等传世名曲。他仰天的空目和那把二胡拉出的如泣如诉悲凉委婉的曲声,与秋色中的惠山是那么的协调,他用音乐诠释了惠山的美。

惠山更是百姓的惠山。江南的名门望族都把惠山作为祭祀祖先,宏扬家族传统美德的净土。这里云集着江南大族的宗祠,如钱氏的钱武肃王祠、华氏的华孝子祠,吴氏的至德祠,顾氏的顾端文公词等等,据说历史上曾有数百座之多。每一座宗祠里都蕴涵着一段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故事。如礼让天下的吴泰伯,以德开埠,疏浚河道,授人耕桑,建起了富庶的鱼米之乡;东林党首顾宪成,以天下为己任,倡导“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学风和民风,如今已在江南这片故土上深深的扎根。这些先贤的遗迹,使得惠山又有了一种人文之美。千百年来,百姓为了祭祀祖宗与先贤便成就了惠山泥人,于是可爱的“阿福”就成了人们祈福平安与祥和的象征。寺庙和祠堂供桌上的供品“金刚肚脐”,也逐渐演化成时下人们游历惠山的一道美点。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2afe2c010009t9.html21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