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070917西安市内游(大雁塔\陕博\书院门\明城墙)

[游记]070917西安市内游(大雁塔\陕博\书院门\明城墙)

2007-10-12cncn.com

2007年9月17日星期一 市内游

8:30起床,梳洗打扮收齐随身物品就9:30了,错过了免费早餐。旅馆门口就有41路或5路公车去大雁塔。

到站下车看到有卖煎饼果子¥2的,正好当早餐,这里的煎饼果子¥2跟深圳的不同,裹的是脆皮而不是油条,很香脆,但酱的味道没有深圳的好。

边吃边走就看到前方土黄色的典型楼阁式锥状方形七层空心砖塔,朴实无华地座落在大恩寺内,相传是唐僧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内这座称为大雁塔。

到塔下要穿过大雁塔广场,广场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等组成;音乐喷泉在周末和节假日从10:00开始每两小时喷一次一直到晚上20:00;平日则是中午12:00和晚上20:00喷两次;这个几乎每个城市都有,都自称是什么亚洲最大的,看多了就没意思了;于是一路走一路拍了些广场景观。

也许在古代,我们相约去看宫灯……

见钱眼开了……

边走边拍,不一会儿就到了大慈恩寺的入口,门票¥25。

慈恩寺始建于隋代,初名无漏寺,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子李治为纪念亡母文德皇后以报答养育之恩而扩建,故名"慈恩寺"。寺院建成后不久,当时的名僧玄奘由弘福寺迁往此处翻译佛经,历时十九年,译经74部,并在此寺创立了佛教慈恩宗,因此寺院名声远扬,香客云集,盛极一时。

大雁塔采用磨砖对缝砖结构,体现出木结构的斗拱风格,砖墙上显出“棱柱”,可以明显分出墙壁开间,塔身高60多米,外观庄严、朴实大方。登塔还需另外购票,我们就没有上去了,在寺内拍些照就出来了。

此时正是午饭时间,看到广场上有老孙家分店,就进去点了两碗羊肉泡馍¥18。没想到一碗就有两个馍耶,早知道两人吃一碗就够了。羊肉泡馍的标配:荞头(糖蒜)和香菜,开始流口水了……这是我亲手掰的馍,怎么样,够细吧

登登镫镫~~~主角上场了——香喷喷的羊肉泡馍

料重味重,肉烂汤浓,香气诱人,滋补暖胃,余味无穷,一大碗下去,好满足的样子……

吃饱了正好走走路助消化,步行去陕西历史博物馆就两站路行程。广场出来往左走,到小寨东路与翠华路的交叉路口西北侧就是陕博了(乘5路、24路、27路、527路、610路均可直达)。发现门口烤面筋¥1.5小档买的人不少,于是也买了一串尝尝,结果咸得不得了:(

购票进了陕博¥35,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含三个陈列区,中间区正在装修,只有左右两个区(四个厅开放),展出3000多件文物,是我国最大型、最现代化的历史博物馆。分为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个部分,汇集了陕西文化精华,集中反映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

展厅墙壁上有很大一张兵马俑面部的图片——

跟行业相关,特别留意了一下古代的建筑和风水——

一下逛了几千的历史,脚都走累了。从陕博出来后坐公车到南门,往一个像雁塔的建筑走去不远就到了书院门的牌坊,一条浸透墨香的路便向远方铺展开来。

这是一条让西安人自豪的书法之路,在这条路两侧的小摊铺上,比较显眼的东西有两样:毛笔和埙。埙是中国最原始的一种古乐器,葫芦状,身上有八个小孔。走在书院门,耳边常常会有卖埙的摊主吹奏的埙音。埙音谈不上好听,吹埙者也谈不上风骨,但就能让你觉得“果然西安”。不能不提的还有玉,与别的地方不同,书院门兜售的玉器,多是来自西安的郊县蓝田。蓝田玉是中国的名玉之一,历朝各代对蓝田玉的开采从未间断,近水楼台,西安的书院门,自然不会少了蓝田玉。也许是被深圳东门十元一只的玉镯吓怕了,我从不敢买玉。

懂行的人来书院门是看“书”的,这“书”涵盖书、画及相关的一切。西安不缺宝,能换钱的东西到处有。“长安画派”的风云人物石鲁,文革中穷困潦倒,一碗羊肉泡换一幅画,老先生羊肉泡吃了不少,画也留下不少,这些墨宝说不定哪天就带着羊肉味在书院门露面了。翻翻钱包里的百元大钞,上面的肖像出自西安画家刘文西之手,在书院门,刘文西的墨迹也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画让人看得眼热心跳。当然,在书院门,免不了有大量赝品书画出售,这些价格低廉的赝品在不太道德的交易背后也隐藏着未名人的无奈和无助,如同书院门一个小店的对联:“红日当空,斯文待归”。

书院门走到头就是著名的西安碑林¥45了,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陈列从汉到清各代的碑石、墓志一千多块。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石刻的集中点之一,也是历代名家书法艺术荟萃之地。这里带上导游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不带导游会看不懂。

立在碑林博物馆中央碑亭的石台孝经碑集三帝于一身:碑文,文帝孔子所撰《孝经》;唐玄宗以隶书抄写;唐肃宗题写碑额(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记述他与孔子的问答辞,主要内容讲孝、悌二字)。书法工整,字迹清新,秀美多姿。这块碑林最大的石碑由四块黑色细石合成,方额、盖石、顶上等均做了非常艺术化的处理,碑下有三层石台阶。 记录了唐时期盛行的“以孝治天下”的思想,也为李隆基与杨玉环的千古爱情佳话拉开了序幕。

在这里这里你可以欣赏到篆、隶、草、行等各种书体,还可以一睹欧阳修、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家的亲笔刻石,以及王羲之、苏轼等名家的墨宝真迹。

从碑林出来后已经是下午往南侧书院门走回一点就到了古城墙¥40的文昌门,从这里可以登上城墙第一眼看到的是魁星楼(西安城墙上惟一与军事防御无关的设施),魁星又名“奎星”、“奎宿”,位列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代传说是主宰文运兴衰的神,被人们尊称“文曲星”或“文昌星”。据说如果被他的朱笔点中,就能妙笔生花、连中三元而成为状元。所以古代的孔庙及学府里都建有供奉香火的魁星楼。明清时的西安府学和孔庙就建于此,魁星楼也顺势建在了城墙之上。新辟的城门,其命名与魁星楼相关,被称为文昌门。

此时已经快17:00了,城墙上还是很晒,租自行车双人的要¥40一个小时,于是决定往西门徒步走走好了。城墙上果然像网友们说的,没有城墙下好看,但没去过长城的可以在这感受一下吧。

古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3241米,总周长11.9公里。大城门有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是明朝出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指导下,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

过了文昌门就到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南门(永宁门)了。建于隋初(582年),当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门中偏东的一座,叫安上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留作南门。明代改名永宁门。它也是现在西安城墙各门中复原得最完整的一座,只是原设计没有箭楼。现在南来北往的车辆行人均从甫门东西两则另辟券洞内穿过,它本身已成为文物了。

接着就到了朱雀门,门下是城市中央的朱雀大街,隋唐时,皇帝常在这里举行庆典活动。玄奘取经归来,在朱雀门皇城脚下一洗16年的风尘。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这座城门被封闭。1985年修复西安城墙时,发掘出包裹在明城墙内的朱雀门遗址。它果然如隋唐文人描写的那样宏伟华丽,城门柱础用大理石制成,青石制作的门坎上刻有线条优美神采飞扬的蔓草花纹,磨砖对缝的门洞隔墙厚实端正,残垣断壁处处流露出当年的华贵风采。现在的朱雀门位于遗址西侧,是1986年开通的。

再接着就是我读了好几遍都没读准的勿幕门,俗称小南门,开通于1939年,以此纪念辛亥革命中陕西的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井勿幕先生是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最早一批会员之一,陕西民主革命时期有重大影响的革命家,在1917年的护法运动中壮烈牺牲。

继续往前是含光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封闭了它的中门洞和西门洞,保留了东门洞,北宋以后全部封闭。1984年整修西安城墙时,发掘出含光门遗址,发现花岗石制作的柱础、刻花的门槛门道。现已决定把新建券洞城门置于遗址东侧,对遗址作框架结构保护,外包城砖,使外观与城墙一致,内部设置人工采光和空调系统,日后供游客参观。

在夜幕降临之前终于到了西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被保留下来。明代扩建城墙时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门,暗意西部边疆安泰康定。

下了城墙进了安定门就是昔日皇城的中心,曾林立着宋、元、明、清的历代官府的西大街了。随着时代变迁,它的商业地位也逐渐下降,比不上东大街繁华。我们到西大街的“好又多”超市备齐明天东线游的食物和水(东线都是市外的景区,吃的即贵又不好)。接着就沿西大街往鼓楼进发,寻找传说中的老字号德懋恭水晶饼。在又累又饿之际,终于发现了西大街左边的德懋恭,进门看到的果然是老字号,小小的店面里好像什么都卖,烟呀、酒呀、书报呀什么杂七杂八的,看不出是卖饼出名的店,旁边破旧的柜台上放了几个白色塑料大盒子,探头去一看才发现确实有饼卖,但没看到有像水晶饼的(其实我也不知道水晶饼到底是什么东东)。只好弱弱地问店员:“哪种是水晶饼呀?”,“水晶饼在这边,¥8一包。”店员一边用纸打包着饼一边答道。买了一包,出门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小巧玲珑如家鸡蛋大小,千层酥皮,一口咬下去……好硬……甜得要命……这就是传说中的“采用上等精白面粉、上等冰糖、精板油为主要原料,配以动物油、玫瑰、橘饼、核桃仁、青红丝等十多种材料作辅料,经制皮、制酥、制馅、成型、烘烤等12道工序,用手工精心制作而成,成品小巧别致、皮酥馅足、滋润适口、层次分明、营养丰富,油而不腻,入口渗甜,玫瑰橘香浓郁,秦式糕点代表” 的德懋恭水晶饼。我觉得这东东,见仁见智吧,有点像老式的五仁月饼馅,也许也只有老一辈的北方人懂得欣赏这种西安特色的秦式名点。

还是赶紧往回民风情小吃街进发吧,那里才是真正的美食天堂。

拖着疲惫的双脚穿过鼓楼往北院门,果然直达到了天堂……这是所有到西安的游客很难抗拒的一个地方,人头耸涌,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的香味,整条街建筑风格独特,各色小吃一应俱全;地处闹市区,又是回民聚居地,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吱吱飘香的烤肉,醇香浓厚的羊肉泡馍,皮嫩汁浓的灌汤包子,透油发亮的黄桂柿子饼,油亮爽口的炒凉粉,香气诱人的粉蒸肉,热呼呼出笼的镜(甑)糕……真是花多眼乱……北方的小吃都是很饱肚子的东东,所以这时更要头脑清醒,按前人们吃过的评价,挑选公认好吃和适合自已口味的,否则到头来只能肚饱眼馋了。

我们按计划直奔“老四烤肉”(古城烤肉的发起人之一16年的烤肉历史),就在街头右边(北院门65号)。坐下就点了一斤烤羊排¥25两杯酸梅汤¥1,喝着酸甜可口的酸梅汤,耐心等待的烤羊排终于上桌了~香得偶直流口水,卷起袖口就开始大块哚肉——羊皮烤得香脆,近骨的肉特别鲜嫩,调料余香满口,回味无穷……

从老四烤肉出来后,我们开始挺着肚子沿街闲逛,几乎每个店门口都在卖一块钱一杯的酸梅汤,走到回民风情街的尽头就是西羊市街了,往左拐还有很多小吃店店哟~~~。这条街上有一家店专卖油茶的,还很多人排队买,估计应该不错吧,但我对油茶不感兴趣,就没记下店名。路边卖了两只黄桂柿子饼¥0.8,用柿子拌上面粉烙成的饼,有点像南方的南瓜饼做法,但有不同的馅,感觉没南瓜饼好吃。

再往前走一点就到了老马家粉蒸肉(北院门回民街走到西羊市左拐的小巷子里),和南方的粉蒸肉完全是两种概念,肉外面裹的是面粉,回民风情调料,有点麻,肉不算多,但面也挺香的,有半肥瘦和全瘦的可选,我选了半肥瘦的¥5,总的来说很不错。网友们推荐粉蒸肉要就生蒜吃,我忘了要生蒜了,估计那会是另一种风味吧~

在路边买了杯冰镇酸梅汤边喝边逛又回到了北院门回民小吃街上,在街的中段发现了“贾三灌汤包子”,人很多,门槛都要被“踩扁”了,排队点了一笼羊肉包¥6,好大一笼耶,有10个,从蒸笼上可以看出确实是“老字号”,包子皮薄得半透明状, 一口咬下去,满嘴鲜美细腻的羊肉汤汁。据说这家的八宝粥也也是一绝,有浓浓的桂花香,可惜当时已经很饱了,忘了尝尝。

撑着肚子还意犹未尽,在街边买了五串烤羊肉串(¥1一串,¥5起卖),打的¥7回旅馆,洗白白,写东东,睡觉觉。


点击查看下一篇:2007年9月18日星期二 东线游

回主目录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76925/25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