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一冀中南自驾游记(1)—周游石家庄 |
[游记]五一冀中南自驾游记(1)—周游石家庄 |
2007-10-20cncn.com |
2007 五一冀中南自驾游记(1) — 周游石家庄 由于手头的工作较多,加上这一段时期的超级大牛市,功课没少做,但全是股市的,以至于这篇游记一拖再拖,从5.1终于拖到了10.1。上一篇杭州-绍兴的春节游记就是在夏天贴到携程网上的,因此曾被网友调侃“不合时宜”,而这一篇显然又与之异曲同工。不过游记总是要写的,哪怕拖得再晚一些,因为除了与网友分享旅途经验外,更是为将来某一日翻看时,用它来唤起当初美好的回忆。 5.1自驾游,在选择目的地的问题仍同以往一样费了一番心思。以北京为圆点,半径拉到600公里的周边基本都去过了,只剩下距离不远不近的石家庄、保定等冀中南几个地方。这个5.1不太想走远,但觉得这么近的地儿,不上不下没有什么挑战,几经思量,最后决定就这么不上不下吧。细细规划一下冀中南行程,可去的地方还不少,河北省不仅自然风光丰富,山、海、平原、草原一应俱全,而且人文景观也很有特色,甚至还有红色旅游,5天时间并不算长。 不同于以往自驾游要起早出行,睡个懒觉,8:30才磨磨蹭蹭从家出发。京石高速如预想般满是自驾游大军,所幸没有堵车。11:30到正定出口下高速,行程260公里,入住正定国豪大酒店(四星、携程,280元)。因为入住早,得到了全酒店仅有的三间阳台房之一,坐在阳台的椅子上,喝一杯热茶,很享受,不过这是下午的事了。收拾停当后开车出门,穿过繁华的市中心,前往隆兴寺。县城街道显得比较脏乱,这是典型的北方风格,从小就已习惯,看着不但不排斥,反而觉得很亲切。 隆兴寺还是老样子,寺对面的简易停车场(停车5元)、小吃铺等竟都没有变化。01年曾跟团来过,印象很深,尤其是寺院宏大的规模。如今旧地重游,可能最大的不同是儿子已经长成10岁的“小伙子”了,跟着我们俨然已变成走南闯北的老江湖。这里似乎不再被旅游团眷顾,还原为本来的清静之地,至少我们参观的这段时间是这样。寺院布局大气,天王殿、摩尼殿、弥陀殿、戒坛、大悲阁等依次顺序分布。对于儿子来说,最感兴趣的是每个大殿前可以当作滑梯的石阶。当年来这儿时还是个小不点儿,玩“滑梯”直到把裤子几乎磨到“露屁股蛋儿”,现在再上“滑梯”,用相机给他拍个短片留作纪念,倒弄得这家伙很不好意思。大悲阁中高 小小正定,原来只知道是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其实自古就是“高深莫测”之地。除隆兴寺外,县城内最有参观价值的当是“正定四塔”,即木塔、砖塔、青塔、华塔。对于古代建筑虽是门外汉,但这不影响对塔的喜欢,全国大大小小的塔也看了不下几十座。在隆兴寺门票(40元,附送一个景点,天宁寺、开元寺(单独购票15元)、广惠寺(单独购票10元)任选其一)赠送的景点中选择了开元寺,寺外停车场可免费停车 — 其实县城里几乎可以随便停车,在北京停车被收费成了习惯,停的不对还可能被贴条罚款,初到这里还不适应,后来才感觉有多么的爽。寺院不大,须弥塔(即砖塔)、唐代钟楼和长十几米的巨大贔屃(音必细)石雕,是院中仅有的三个物件,但每样都颇具文物价值。贔屃是县城在修路时发现并出土的,后被移到开元寺内,专家估计是南北朝时期的文物。这个大家伙是传说中龙的九子之一,与我家养的小乌龟很相像,形象十分可爱。 15:00出开元寺来到街上,这是县城的步行街,青石板路大概刚建不久,但机动车照走不误,这恐怕也是北方的特点。青塔和华塔都在这条街以南,不过我们准备下一步向北返回刚才来时经过的天宁寺附近参观木塔,顺便找些吃的。天宁寺的凌霄塔(即木塔)紧邻马路,古朴挺拔,周围视野开阔,使它更显得如鹤立鸡群般。九层高塔其塔身第四层中心部位竖立一根直达塔顶的木质通天柱,并依层位用放射状八根梁柱与外部相连,据介绍这样的结构国内现存仅此一例。北京也有一座天宁寺,但寺内的高塔早已被周围的高楼、立交所淹没,相比之下有些令人惋惜。进寺需要门票,且可以登上木塔。但塔身离寺院围墙仅有几米之距,我们只想看看古塔,并没有登塔的打算,所以门票也就免了。在寺对面的“程记腊汁肉白吉馍”饭馆吃午饭 — 尽管已经15:30,这显然是家西安风味,但吃到了网友推荐的正定特色菜“常山崩肝”,3人共消费30元。 驾车重新回到步行街。街最南端是古城门(长乐门),再向南便是通向石家庄的公路了。广惠寺位于离城楼以北不远的一条偏僻的街道上。名为广惠寺,但约二百余平米的小院内除了华丽且壮观的多宝塔(即华塔)外几乎再无其它建筑。无游人光顾,守门大姐看样子连门票都懒得卖,主动给儿子免了票(门票10元)。华塔主塔底层四隅各附建一座扇六角形亭状小塔,小塔环抱主塔,高低错落,这也是一种金刚宝座塔,看过感觉似曾相识,原来去年10.1在呼和浩特看到五塔寺与之属同一系。登塔远望,古城风光尽收眼底。 临济寺在广惠寺北一条小街上,门票不在隆兴寺联票之内。据介绍该寺是佛教临济宗的创史地,临济宗自成一派,这可能也是其门票独立收取的原因。门前停车收费(2元),进门后售票处却唱起了空城计(票价8元),我们3人稀里糊涂地直接进寺参观。这里是四塔中青塔所在地。只有一进的院落由山门殿和大雄宝殿围成,院中央便是雕饰富丽,小巧清秀的澄灵塔(青塔)。大雄宝殿正在维修,估计过后就会涨价了。约20分钟参观完毕,出门时才见售票处一老汉卖票,可能刚才上厕所去了,这为我们省下20元。四塔依次游毕,或免票、或远观、或买票、或逃票,只花了20元的组合式参观,很有意思。 (正定四塔-砖塔、木塔、华塔、青塔) 才刚刚17:00,回宾馆小憩,一直耗到完全天黑。想省点事在宾馆的餐厅吃饭,但不知怎么搞的,点了几个菜都没有,最可气的是点了一个驴肉火烧,服务员小姐去问后厨,回来说一个不卖,我们说那就要两个好了,小姐这下没辙了,只好实话实说这个也没有,这哪叫餐厅,简直是节粮度荒了!不得以只好到街上另辟饭馆。路上灯光昏暗,显得异常冷清,向前几百米路边有不少小摊饭馆,但好像没有什么当地特色,直接进了一家新疆小饭馆就餐,店主和服务员都是新疆来的,羊肉串很地道,加上两碗牛肉面,几样小菜,只消费20元。 正定虽不是热点旅游之地,但很有古城韵味,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地方。 9:00起程上京石转石太高速直奔苍岩山。过了井陉,在秀林出口转入省道,不久看到苍岩山和石头村的路标。进入太行山区,沿途的树林、新鲜的空气以及碧蓝的天空令人舒畅。先后经过三个隧道,10:00到达景区(行程88公里,高速费20元)。进了停车场(收费10元)— 一个100x 苍岩山是太行山系其中一峰,景区前一条小河流过使其显得多了一些灵性。小河旁的售票处前买票的游客已排起了长队(门票50元),不会这么多人吧?到近前才看明白,两个售票口,分别售成人票和学生票,成人票窗口空闲,排长队的是学生票窗口,因为购票时要登记学生证,小学生以下则需把小孩领到窗口前“验明正身”,卖一张票至少3-5分钟。本应由检票人员做的事却交由售票人员来做,景区领导的脑子一定是进了水。排了半小时的队,那边儿子也没有闲着:水面上有个体经营的透明大水球,几个小孩在球中踏水,引得他跃跃欲试。听刚玩过的人说是5元/人/10分钟,过去问看摊的却说是10元/人,等买好了门票,周围游人又多了一些,再过来时价钱涨到20元/人。真是刁民,股票还有个涨停呢,这半个小时就翻了四倍。对这种奸商应该坚决抵制!LP不争气,耐不住儿子的软磨硬泡,已交了20元准备进球,不过儿子却很“争气”,进球后在充气期间因为恐惧忽然大哭起来,不得不放弃,为我们省下了20元。 虽黄金周期间,但苍岩山到底不是国家级的热门景区,游人不是太多,流量比较适中,其中本省及周边地区的游人占了绝大多数。这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有索道直达山顶,好在山不太高,且沿途景观不少,所以我们选择徒步。山上最著名的当属桥楼殿 — 中国三大悬空寺之一,在空中几十米高处的两侧悬崖间凌空飞渡,旁边一丛瀑布飞流直下,景色非常壮观。沿山路拾级而上,不多时来到大殿旁。桥楼殿为二层楼阁式建筑,传说是隋扬帝的南阳公主出家为尼的地方,网上查资料没找到其建造年代,估计应初建于南北朝时期。继续往上攀登,从平高处看空中之殿,又是别样美景。这时当地人的不厚道再次体现,崖壁并不宽的山路边有一个不大的平台,是观景拍照的最佳处,被细绳围了起来,上平台拍照要交费(1元)。再往前约 (苍岩山-桥楼殿) 越野车离开后腾出了比车宽不足 13:40离开苍岩山,回到距高速几公里那个很隐蔽的通往石头村的路口。县乡级道路路况很差,先是坑洼不平,后又进山,很长时间内前后空无一人,直到看见迎面驶来的一辆乡村公交上列出的“于家”站名,表明路是对的。十几公里的路显得很漫长,先后过了几个村,边走边问,直到14:40看见石头村石制的牌坊。石头村大名“于家村”,地处井径大山深处,如此偏僻,游人自然非常之少。其实偏远正是形成村子的原因,相传明代因为英宗和代宗的皇位之争,致使为官清正的兵部尚书于谦被害,其子孙为躲避迫害逃难至此,就地取材,以石头建房,后逐渐变成现在这样上百户人家规模的村子。村中户户都自称是于家的后代,全部姓于,由于谦的几个儿子逐代繁衍至今。细想一下,这其中一定存在近亲结婚的问题,在村中参观时看到一个痴呆的半大小子,想必就是近亲生育的后果。 车子经过牌坊下的售票处,售票员挥了挥手示意我们进村 — 票不收了吗?走不到两三百米,路右侧一幢醒目的三层石质建筑,这就是于家村的标志清凉阁了。太阳直射如胜夏般,村里冷冷清清见不到人,有四五游客正在那里闲逛,加上我们三口,以为全村只有这些游客了。下车参观拍照,被一位带袖章的老汉叫住 — 应该是管理人员,不用问一定是“老于头儿”,他要求我们回售票处购票(门票20元)。被他闹得莫名其妙,事后才知,车辆进入后一般先直行几百米到村尽头的小学停车场,那里还有个售票点,我们攻略做的不够,到清凉阁就停了车,致使老于头以为我们是故意逃票呢。 清凉阁高约 (于家石头村-清凉阁) 返回清凉阁途中,看到路边令儿子眼睛放光的小卖部,进去买些零食、饮料,但没有找到儿子喜欢的玩具。作为村中生活必需品交易中心,铺子虽小,但油盐酱醋、日用百货、蔬菜瓜果一应俱全,一切好像似曾相识,大城市二、三十处前不过如此,只是随着现代化的推进,由超市取代了这一切。最后经过石制的观音阁,一座二层阁楼,比起清凉阁小了许多,但楼梯狭窄,考验平衡能力。楼上供着观音菩萨,一旁的于老太见游客上来,要求我们请香拜佛,被好言谢绝,惹得老太太很不高兴,以不可思议的口吻一直唠叨:“见观音怎么能不拜呢?!”可能在她看来这是人人都必须做的。又经过一户人家,院里被装点一新,原来正准备摆酒席办喜事;村民们按照自己的节奏过着幸福的日子,但愿我们这些游客没有扰乱他们的生活。 回到清凉阁,老于头还在那里坚守岗位。与他道别,16:30离开石头村原路返回。即将上省道时,一辆冀A牌照的白色桑塔纳从大路拐了进来,迎面会车时,对方司机探出头来问:“师傅,去石头村是走这条路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扬长而去。心里得意:俺外地人这次给本地人当了回向导。 走石太高速来到石家庄(共 晚饭在宾馆东约 国际大厦的早餐使我们对它又多了一分好感,中西自助,品种非常丰富,甚至还有自助的豆腐脑。饱餐一顿,9:00开车出市区走石清路前往西柏坡。说真的,对于红色旅游的革命圣地西柏坡当然知道,但它所处的地理方位却完全没有概念,直到此行做攻略时才搞清楚:西柏坡位于石家庄市西北方向的平山县境内的岗南水库边,紧邻晋冀交界处。革命圣地一定地处相对偏僻,不然也不会成为革命圣地。 西柏坡距石家庄市80余公里,只有普通公路相连且路况一般。市区至平山县一段车非常多,速度始终在 由于水位不高,大坝下还有大片裸露黄土的堤岸,甚至有人把车子开了下去。从大坝豁口下来走到水边,直至水面触手可及,伸手入水,可以感受清凉,呼吸着略带湿润的新鲜空气,抬头仰望如洗的天空,真的是神清气爽!儿子起初来到水库不愿意下车,但把他“强行”拉到岸边后便不用管他了,因为向水里扔石子是他的最爱。从地上捡一个石子扔进水里,这个动作重复了半个小时,边扔嘴里还振振有词,不知道这家伙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听旁的游人说这个水库是特供中央的,不知是否属实,但可以肯定水质一定不错。湖上漂着几艘并不忙碌的游艇、汽艇,可以送游人直达对岸的西柏坡景区,以这种方式游圣地想必也是不错的选择。 大约半小时的光景,离开水库继续前行。绕过小半个水库之后是一段很长的山路,道路不宽,弯儿多超车比较麻烦。前边一辆津牌夏利,慢吞吞地却占据着中线一直不肯让行,跟了几公里找到机会超车。感觉西柏坡应该不远了,陡见路右侧一个立有毛主席像的大型广场,巨幅广告牌上写着“西柏坡第一站”。第一反应是到目的地了,但偌大广场空无一车,凭多年旅游经验,感觉这一定是骗人的,西柏坡就是西柏坡,干嘛还分第几站。稍一犹豫即加速通过,后视镜里看那辆慢吞吞的夏利车右转进站,不知他们上当了没有。再走几公里,又见路左侧一个岔口,又是“西柏坡……”的广告牌子。路中央一个年轻男子拦车指路,问他西柏坡怎么走,这位顺手往坡下一指:“就是这儿。”看他“贼眉鼠眼”,说话含糊其辞,一瞬间反应过来这仍是一个骗局,于是再次加速通过。连闯两关,再走不多时终于见到了西柏坡景区标志。即将驶入通向景区的路口时,又一个骑摩托的年轻女子左侧超车,随后拦住我们“热心”指路,说这条路前方断路,需走旁边另一条路方可进入景区。理都不理,第三次加速向前,抬眼望见景区大门时,心里终于暗暗松了口气。看来革命圣地的老乡们至今还保留着当年打鬼子、打老蒋的机智灵活的光荣传统,只不过这些传统如今都活用到了游客的身上。 12:00进入景区,远远看到雄伟的西柏坡纪念碑屹立在广场上,上书“西柏坡”三个金色大字,配上下面用鲜花装点的“欢迎您”,显得庄重并热情洋溢。儿童一律免票,这一点合理且令人赞赏 — 革命教育吗!50元的门票包含五个参观项目:中共中央旧址、陈列展览馆、石刻园、《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纪录电影和《无名丰碑》展览馆。售票厅边上是“国家安全教育展馆”,馆中《无名丰碑》展览展示了大量解放战争期间我党开展地下工作的信件、图片和实物,还有像大众熟知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原型李白等等一大批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既开眼界又受教育。很多展出的信件上,有的秘密至今不能公开,所以一些句子被纸条遮挡,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展览并不枯燥,如挂在墙上的画翻过来就是杨柳青作战地图、立体成像勋章等及其它声光电设施,多少能让观众,尤其像儿子这样的青少年从兴趣角度多接受些。展馆也是纪录电影《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播放处,片子循环播放,长约40分钟,介绍了中共领导层从1948年4月迁入西柏坡到1949年3月挺进北京期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容纳上百人的放映厅上座率很高,每一轮的开始都座无虚席。影片内容非常精彩,值得静下心来看过一遍。 来到中共中央旧址大院,这是景区最精华的部分,当年毛主席就是在这里运筹帷幄,成功指挥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用笔杆子打败了蒋介石。一座座干净整洁北方农家小院,曾是开国领导人工作、生活的地方,各房前的标牌告诉游人那里曾是哪位领导人的旧居,令人肃然起敬。穿过毛泽东旧居后小山下的防空洞来到后院,眼前是一幢陕北窑洞式的三间房屋,这是当初特意为在陕北住惯了窑洞的毛主席修建的,条件相对好一些,但毛主席考虑到朱老总年事已高,主动让给了他。院中另一处看点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屋内一排排整齐的长椅,主席台正面悬挂毛主席、朱总司令画像及鲜艳的党旗,气氛庄严肃穆;毛主席在离开西柏坡前的最后一次讲话便出于此。看旧址需要背景知识,了解每一处背后的故事,做到这点并不难,因为不时有导游带着一批批的游客从身边经过。参观旧址是一次接受革命教育的过程,虽然这个时代谈这个话题似乎过时,但身临其境的感受还是很触动心灵的。 (岗南水库 及 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址) 结束“旧址”的参观,又简单看了看陈列展览馆,所展出的内容与纪录电影几乎一样。石刻园好象与红色不沾边,没什么兴趣,参观就此结束。14:40离开西柏坡返回石家庄,再次经过岗南水库时,天空从阳光明媚转为多云间阴,透过车窗试图再领略水库的秀美风光,竟发现早间的美景已经不再,青山被薄雾遮挡,水面灰蒙蒙的,很难把现在的景象与上午那幅山水画卷联系起来,第一次知道了阳光竟有如此巨大的作用。16:40回到国际大厦,原计划接下来去省博看看,但已邻近闭馆时间,只得放弃了。 晚上在灯光夜景装点下的中山路上散步“觅食”,不想去网友推荐的火车站附近的东东云吞面,因为那不是本地产。只想就近找些当地的小吃,中和轩旁边的熏肉大饼(3-4元)和糖葫芦还算不错,算是有一些特色吧,再往西就是一些“全国化”的烤肠、烤串。特色小吃需要历史积淀,这在古城保定就非常明显,“新兴城市”石家庄显然还没有这种修炼。简单填饱肚子后来到人民广场,这里与昨晚的省博广场同样热闹,与本地市民同享着广场国庆的夜晚,稍后回宾馆休息。 国际大厦的早餐还是那么丰盛,饱餐一顿后还有点恋恋不舍,因为今天游完赵县后,我们将离开石家庄。赵县位于石家庄以南约 赵县并不出名,但赵州桥的名头早已蜚声海内外。这次参观来得太迟,因为早在小学课本就知道了它,就连儿子学《赵州桥》这篇课文也是一两年前的事了。每次走京珠高速看到“赵州桥”的指示路牌时都地想什么时候去看看,这次终于如愿。石桥是隋代工匠李春建造的,目的当然是为了通行,据说当初经过石桥的官道直通京城,是名符其实的“国道”。不过随着历史的变迁,现如今它早已失去了本来的作用。当地政府已把大桥周围方圆约 (赵州桥) 离开赵州桥向东穿过国道,前行不久便远远看到前方一座耸立的石塔,这就是赵县那座陀罗尼经幢(音床)。它位于十字路口中央,自然形成一个环岛。经幢建于宋代(1038年),雕工精美,共七层,是国内现存之最。对于我们这些佛教门外汉的意义在于,通过它第一次认识了经幢。环岛四周是一家挨一家的店铺,几乎清一色出售驴肉制品。LP在小店买了几个赵县特产烧饼,味道没有想象的好,驴肉很诱人,待会儿参观完柏林禅寺再说吧! 从十字路口南行约 12:45出寺,正值盛午,强烈的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睛,气温已超过了30度。钻进车里打开空调,就此离开赵县,在经幢十字路口还没忘下车买一斤酱驴肉当作路上的点心。再次穿过国道奔元氏方向找京珠高速,一路上边走边大口吃着驴肉,美味真是堪比天上龙肉啊!以前只知道河间驴肉、保定驴肉,却不知还有赵县驴肉,后悔没多买一些。 车子上了京珠高速,奔向此行的下一站 — 保定。 待续…… 写于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77772/23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