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军港海参崴

[游记]军港海参崴

2007-10-23cncn.com

军港海参崴

记得上小学地理课时,老师就向我们谈起过远东的海参崴市。海参崴原为我国东北绥芬河口海湾东岸的一个鱼民海港,1860年为沙俄帝国霸占,成为日后苏联的重要军事港口。幼小的我曾发过誓,长大后一定要去看一看古代中国的海港要塞――海参崴。

眨眼四十多年过去了。在一个雪后的早上,我终于实现了誓言,来到海参崴。

海参崴地处东北亚,与中、朝两国为邻,隔海与日本相望,为该区域吞吐量最大的国际港口,冷战时期也是苏联远东地区最重要的海军基地。

刚到宾馆放下行李,并驱车直往军港的海峡。站在海峡岸边的山头,我们紧裹着皮衣,任凭刺骨的海风象竹丝一样抽打着我们的脸部,仍象海防战士一样屹立在寒流中。海峡足有几百米宽,由于地处日本海海湾,又有周围的高山挡住了西北利亚的寒流侵袭等原因,港区终年不冻。在内港与外海的连接点上,两岸的陆地象螃蟹的双钳一样伸向远方的深海,使海峡缩短为只有几十米的峡口,两岸的山头还配有各种类型口径的炮,真是天然的军事良港。就在我们指指点点、互相忙着拍照的一会儿工夫,就有几艘军舰来往穿梭,使湛蓝色的波涛,顿时泛起层层白色浪花。军港真是名不虚传。

顺着海峡一侧的公路行驶,跃过纵横交错的郊区道路,越过星星点点的街市,穿过繁华的市区,我们来到举世闻名的海参崴军港。港口和火车站连在一起,海陆联运非常方便。在火车站的入口处,陈列着西北利亚铁路建成后,从莫斯科开来海参崴的第一列火车头,她是早期苏联建设时期的纪念物。离火车站几十米处就是海运码头,海港不远处停泊着冷战时期很难看到的、众多的、浅蓝色的大小军舰,有炮艇、潜艇、导弹舰等,还有一些叫不上名的大型军舰,都排列有序,整装待命。穿着水兵服的士兵们有的在持枪值勤、有的靠在舰艇的栏杆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也有三三两两地在岸边雪地上打着雪球战。戒备森严的军事基地,好象失去往日的庄严,士兵们给我们的感觉世界是那样的安宁。也许这就是世界矛盾的真实写照吧!我们的身旁:一边是布满了现代化战争武器,随时准备打战,一边是悠闲的士兵们充份享受着和平带来的幸福。

在海参崴,远东舰队司令部是不可不去的地方。这里曾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事要地。现在却成了游览景点。司令部的大门面对着大海,右侧的广场上摆一个黑黝黝的庞然大物,她就是在卫国战争时期为保卫苏联,保卫海参崴而立下战功的一艘常规潜艇,现在供游客们参观。我们在纪念艇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小心翼翼地走过跳板,跨进仓内。潜艇分为指挥仓、操作仓、弹药仓、动力仓、休息仓等。各个仓之间都互相封闭着,中间只有一道小门,要想过仓就得弯着腰、弓着背跨过去。仓很窄,两边布满了设备,中间过道只容两人擦肩而过。生活在这样狭长的空间里,可想而知潜艇水兵们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苦。 

为了解海参崴的历史,导游领着我们来到博物馆。博物馆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式风格建筑。展厅里的展品和布局与国内博物馆差不多,古代厅展出的基本上都是历代汉民族文化生活用品,据讲解员介绍:这些文物都是在当地发掘出来的。由此可见,海参崴很久以前就是汉民族的活动地域。

现在的海参崴军事气氛早已荡然无存,港湾内拥挤着大小鱼船,市场上各店家摆满了中国商品,俄罗斯民族和土著汉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到处都充满了和平气息。

                   安徽省芜湖县交通局:赵学梅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78017/19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