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正是秋高气爽时——千岛湖、大慈岩二日游 |
[游记]正是秋高气爽时——千岛湖、大慈岩二日游 |
2007-10-28cncn.com |
车开得还算顺利,中午11:30到达浙江建德新安江市,先解决午饭问题,导游只给了半小时,因为没有参加包餐,我们只能在附近一家餐馆随意吃了点面条,那儿有一种细长的小鱼看上去不错,老板娘做的是加青椒红烧,味道还行。 下午的游程是非常轻松的。先是来到千岛湖码头,乘游船在湖面上逛了一圈,这里并不是千岛湖的中心湖区,所以湖面并不十分开阔,我和靓靓在甲板上举目眺望,湖水在暖暖的阳光下跳动着点点金光,扑面而来的阵阵清风令人神清气爽。20分钟后,船抵好运岛,这是进入千岛湖湖区后的第一个岛,因此也被称为所谓千岛湖“湖门第一岛”,岛上的风景实在善乏可呈,数只小孔雀、两条鳄鱼和一群猴子是这个岛上的全部看点。一个山东大汉牵着几只猴子表演了一回,引来了人群的阵阵欢笑。我用面包喂了孔雀,几根香蕉索性全递给猴子,减轻了随身负担,不过看着猴子们急吼吼的争抢香蕉还是蛮开心的。最后来到门口,用所谓“好运水”洗了洗手,就坐船离开了。其实正牌的千岛湖岛都在淳安境内,那儿有几个岛还算值得一去,我们去的这片湖岛是在建德境内,因为明天要去的大慈岩也在建德,旅行社为了方便起见就把景点放在这里,也算给游程中约定的千岛湖作了个交待罢了。 下一个景点是新安江漂流,这是个48元/人的自费景点,不过大多数人还是参加了,旅游在外谁都不想白白等在车上浪费时光。只是我们到的时候正好开走一批船,再等船等了足足四十分钟。这个漂流后来发现也是名不符实的,坐的是龙舟式样的电动船,根本也谈不上什么漂流,就是乘船而已。不过新安江的江水还是非常清澈的,水温很低,触手冰凉,沿途路过著名的农夫山泉厂区,它的取水水源就在新安江,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呀,这边取水那边加工,转手就给卖到各地,难怪听说厂家的仓库非常之小,都快赶上了零库存。 历时50分钟的漂流结束后,我们来到了灵栖洞天,它由灵泉、 霭云、清风三洞和灵栖石林组成。 灵泉洞以水见长,300 多米长的地下河曲折深邃,船引水中,钟乳倒映,别有一番风味,至于洞里的景物,那是和天下所有的洞一样要靠导游的解说和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才看得懂的,清风洞里的“龙凤呈祥”还是很有特色的,非常逼真而灵动。出得洞来,天色已晚,导游本想说石林就不去了,我们问了问石林离此不远,还是决定去,事实证明我们是正确的,这里的石林造型奇特,引人入胜。山路狭窄蜿蜒,只容一人通过,两侧是嶙峋怪石,只在头顶露出一方天光,穿行其中,颇有乐趣。天色真的越来越暗了,我们由于赶着拍照渐渐落在了队伍最后,诺大的石林里只剩下我们三人(老爸老妈先回旅馆了),天色一暗山里就变得可怕起来,尤其在怪石林立的此处,每块石头都像张开了嘴巴要吃人的怪物,这可吓坏了我们靓靓,她带着哭腔连声怪我们不跟好队伍,我们赶紧安慰她说没事。这儿就一条道,还是很容易走出去的,当我们借着最后一丝天光走出石林的那一刻,天转眼间完全黑了,前方不远正是我们的住处——灵栖山庄。 晚饭是在山庄里吃的农家菜,因为正是旅游团队吃饭高峰,我们简直是去抢来的点了土鸡煲、小青菜、番茄炒蛋等,看看菜单上有个小溪鱼,应该不错吧,哈哈端上来一看还是中午吃的那种小鱼,他家是煎的脆脆的更好吃,土鸡煲还是很鲜美的,也不管是正不正宗土鸡了,反正是靓靓爸爸去厨房端来的,老板和老板娘被各张桌子伸手要吃的客人催得团团转,只能自己动手了。 住宿的房间还是比较干净的,不过山里真的很冷,才十月的天我们晚上都开了热空调,我们五人包了三间双人房,老爸老妈那一间空调坏了,老板也换不出房,只能让靓靓爸去住了,谁让他是女婿呢,我喊他来和我们挤挤他又不肯,说是床小睡得不舒服,结果他缩头缩脑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吃了感冒药。 一夜熟睡。苙日6点半导游来叫早,清晨的灵栖山庄真是很美,灵泉洞前的一汪湖水烟雾缥缈,恍若仙境,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为了早点到达景区避开其它团队,我们7点发车,1小时后来到位于新安江城南20多公里处的大慈岩,还真是第一批乘上缆车的游客。因为同车老年人居多,所以安排了3个小时游玩时间,其实3个小时对他们来说还是有点紧的。大慈岩高 顺着山道一路前行,石阶千级,盘旋而上,最后来到地藏王大殿,它镶嵌在大慈岩主峰,依山崖而建,一半嵌入岩腹,一半凌架悬空,有长廊相接,与峰崖融为一体,有“江南悬空寺”之誉。在这里我们带着靓靓完成了此行的小小心愿。 我们是从正面上山的,下山则从山背后,所以一路也没什么特别的风景,由于时间关系更是一阵狂奔,下得山来只觉小腿酸痛不已。在此真是要表达一下对那位83岁老爷爷的敬意,他老人家竟然也上下随行,顺利完成,好厉害呀,不知我到了八十多岁还有没有这样的本事。 其实我十年前来过此地,记得那是一个深秋阴雨的日子,地藏王寺前那棵千年银杏下落满了片片黄叶,那时的大慈岩烟雨迷离,风姿绝美。时隔多年,大慈岩依旧,而我们却已经历了似水流年,就像靓靓爸对我所说的:怎么觉得大慈岩没有过去高了?我想,也许是我们站得比过去高了;我还觉得大慈岩不如以前美了,也许是因为我已习惯了真实的生活。 山还是那座山。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78314/17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