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却话巴山夜雨时 ——2007国庆川陕渝游记(七)

[游记]却话巴山夜雨时 ——2007国庆川陕渝游记(七)

2007-11-20cncn.com

2007102 阴转晴

从旅游的角度来看,如果说都江堰是“水”文化,青城山是“道”文化的话,那么成都就应该是“诗”文化和“食”文化了。

在成都,诗文化代表它的人文品位,食文化代表它的生活水准。一进“杜甫草堂”,就被那种浓厚的诗词文化氛围和气息所包围、所笼罩。杜甫的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使其作为中国古代敢为天下人鼓与呼的有着诗圣之称的大诗人,自然给天府之都增色,给成都人增光。而聪明的成都人也把这种光彩发挥得淋漓尽致。新建在草堂门前的浓缩了中国3000年诗歌史的雕塑长卷,长达200余米的诗歌大道记录了从近现代开始一直追溯到屈原时代约一百多句脍炙人口的诗歌。此举开先河、颂伟业、扬正气实在值得为之击掌,为之庆贺,为之高兴。

“草堂”作为成都诗文化的代表作不仅是杜甫本人在这里居住过,也不仅仅是杜甫那些几乎大人孩童都能诵读的诗句,更重要的它留给后代人们的借鉴、思考和奋进。大廨东西两壁还悬挂有一副清代学者顾复初的名联。上联为“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意思是说我(作者)与你(杜甫)生活在不同的朝代,试问这人杰地灵的神州河山,古往今来,在众多诗人墨客中,能有几个像你我这样才华横溢、立志报国?但却不能为世所重,只能如蜷龙卧虎,不得伸展凌云壮志! 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是说您杜少陵先生和我一样,也是流寓作客在蜀中,但您却留下了这座伴随着明月清风而流芳千古的草堂,与天地共存。言外之意是同为流寓,我的命运更为不幸,什么也没留给后人,身后只能是形销而迹灭了。可是作者却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撰写了这副对联,所以他的名字竟得与草堂共存。这副对联写得的确非常含蓄婉致而耐人寻味,孰不知还有很多很多横溢才华而无用武之地的人连你都不如。1958年毛泽东同志游览草堂时在这里仔细观赏,久久沉思。郭沫若称赞它是“句丽词清,格高调永”。您能品出它的独特韵味来吗?

杜甫草堂的楹联很多,很美,很有价值。非常欣赏的陈毅的“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段”;郭沫若的“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等等。而更值得四川人骄傲的不仅仅有一个杜甫,而是有着一大批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名垂青史的文人墨客,这也许就是我给成都作出诗文化的原因之一吧。

游完草堂就要去看“成都武侯祠”,这里和汉中勉县的武侯祠并不雷同。这里原本是蜀国先帝刘备的陵墓,但由于后人更多地关心诸葛孔明,更多地关心刘关张的“桃园结义”,所以在这里就有了“喧宾夺主”之嫌,刘备的陵墓比起“武侯祠”和刘关张的“结义堂”就要冷落许多。在这里我认为最值得写下的还是那条曾经反复诵读过的清人赵藩的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和曾经作为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尾曲的明代杨慎的《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鱼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武侯祠的隔墙就是有名的“锦里”了,在现代化大都市的成都,锦里是小的不能再小了,但它却正如阳光下的雨露,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我们想寻找的川蜀文化几乎完全可以在这里找到踪迹,我们想欣赏的川蜀文明同样几乎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你的眼前。置身于如织的人海,感受那川风川俗的独特魅力,小吃、竹编、川茶,大红灯笼青石板,和众多的外国人一道来感受这当今成都的活色生香。

今天是我的生日,子女们一早就发来短信祝贺,近十几年了,从未在外面过过生日。在草堂的工艺品展示厅里,夫人坚持要买个纪念品,我们就选了一个内画仙鹤的玻璃工艺品,留下了“健康一生”四个字做个纪念吧。

天色基本放晴,中午饭就在锦里解决,午饭后回酒店休息,下午逛成都有名的春熙路。

十年前出差路过成都曾在这里浏览过,十年过去了,成都的飞速发展使这里完全焕然一新。

春熙路、王府井、太平洋……,晚上又转到天府广场。

晚上到广场时,稍稍感觉成都还有点乱、有点脏……。其实很正常,那么多人都挤在这里生存、奋斗,没有点代价怎么能行!


(杜甫茅屋故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李清照)


(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的陈子昂)


(来到三国圣地)


(锦里小街)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79821/20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