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让我们一路向北(1) |
[游记]让我们一路向北(1) |
2007-12-04cncn.com |
(一) 身后的秋燥,渐行渐远 引子 九月底的深圳,天气依然如夏日一般炽热难耐,灰蒙蒙的天被专业人士取了一个学术名称叫做“霾”。于是我每天都在霾里穿行着,感觉到自己也渐渐成为了霾。只有在每次离开深圳的航班上,在三万英尺的高空中,才得以俯瞰到机身下的那抹蓝。以至于有次做梦,还梦到了蓝天在自己的脚下,梦醒后怔了好半天,怎么会有这种怪梦? 就在我还在琢磨着该不该去南头文体中心外找一个瞎老头解解梦时,得到一个消息:有机会和几个朋友一道择日赴北欧!一听到这个消息,我顿时莫名兴奋起来。一直以来,北欧就是一个让我很感兴趣的地方,那里人口稀少却国力富裕,那里的人们从来不谈主义,社会却早早地实现了和谐。早就想去看看了,看看他们的森林、湖泊、驯鹿与圣诞老人的原始风情,看看他们的NOKIA、Ericsson、SAAB与Volvo的现代文明。当然,那有那如梦境一般蓝的天,白的云……
10月3日 深圳—北京 酒吧夜话 十月初的深圳,依旧让人们热得跟狗一样。当我刚开始享受黄金周的悠长假期时,北上的行程正式开始了。10月3日晚7:30我从深圳飞往北京,10:30准点到达首都机场(BCIA)。因机场宾馆接机设在二号楼,拖着箱子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才得以入住房间。 晚来的几位兄弟终于到了,和坚哥、阿昌等趁兴到酒店一楼酒巴外面喝酒。微微夜风吹在身上,聊起了那一年大家同游欧洲的往事,不由地对我们即将开始的行程充满了期待。初秋的北京,月朗星稀,虽说伤感与兴奋的往事让我们时时兴起,但凉意却阵阵袭来。终于,一点半后,酒尽人散。 晚上还发生了一件趣事,由于我借助酒劲把洗手间的门反锁了,害得坚哥尿急一晚,呵呵,看来喝酒误事一点也不假。我更没想到接下来的这一路,我们还会因酒发生了许多更为有趣的故事。
10月4日 北京—巴黎 邂逅朝鲜同志 因为北欧几国的单独签证较难,我们这次走的是法国的申根签,所以也不得不去法国逗留一天。中午12:35分国航CA933正点出发。这一趟空中距离9000多公里。大的国际机场给旅客带来的多是不方便,唯一的好处就是能看见一些从未见过的航空公司的飞机,我还拍下了一张朝鲜的飞机。没想到当我落座后前后左右会是朝鲜同志,可能是坐刚才那架飞机飞来北京转机的吧。想想也是,朝鲜这么多年自我陶醉,自我封闭,但最终只会给自己带来诸多不便,可能北京也就成了他们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了。这群人个个胸前都别着领袖的头像徽章,那鲜红的徽章让我想起我的童年生活。那时我经常翻弄外婆的木箱,外婆那时做点小摊贩生意,有点闲钱,木箱里面都是外婆收藏的宝贝。其中有一大块绒布,上面绣有主席像,背面则别有密密麻麻的领袖像章,各种质地都有,甚至还有金的,可惜后来都不见了。 北京时间15点了,大屏幕上显示我们正飞越蒙古高原。百无聊耐之际,我与邻座尝试着沟通起来。这位朝鲜同志完全不懂English,但当我不断重复着金正日和卢武炫的发音时,他总算明白了我所说的这两天朝韩领导会面的事情。看他的表情也很兴奋,不知是想着共产主义统一半岛呢,还是憧憬着资本主义的繁荣?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恰好机上影音系统开始放映《手机》了,我又饶有兴趣地看了起来:“1966年,在袁守一身上发生了三件大事……”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0713/17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