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过了茂县,沿途风景才一点点好起来。远远望见雪山,台胞已经视觉惊艳,待开到进处,融雪触手可及,更是疑为天人。路上尘埃暴烈,车况又恶劣,上车时清清爽爽一个人,还没下车早就满面污垢,双手墨黑。随身带的装吃食的塑料袋,眼睁睁看它们由白转黑,最终和车子上黑白不分的座椅套子一样脏得不可救药。
下车后买了后天早晨回去的车票,比来时还便宜几块钱。有个要我们住他们旅店的人说什么票子只能提前一天买,不要相信他的鬼话。票子早买好早放心,我们也没有打算二次进沟或再去黄龙、都江堰什么的地方。
我们入住了离九寨沟车站以及沟口不远的草根人家,早先就在网上预定好并在线支付了房费,80/天的标间,其实给了我们一个三人间。房间很大很空,屋顶奇高,浴室一览无遗,盥洗用品全靠自备,幸而热水很是充裕,而且也不是我最憎恶的太阳能那种。没有橱柜,但胜在桌子够长,有一个棕绷放包包,我们利用多余的那张床摊衣服,住的那两夜还算顺心,比黄山的时候舒服多了。
在成都的锅盔,基本上都是夹料性质,一个白面饼子,里面夹辣的素菜或是肥肉。而这里的锅盔则更对我们胃口一些,路边摊的老太太把一个个揉好的面团往热油的平底锅上一贴,如果要吃肉的,她就把面团摊开,抹一点点肉馅进去,2元一个肉的。老太太把刚捏过钞票的手现成煎饼子,煎到两面黄后移开平底锅,将锅盔取下贴入隐藏在锅子下边的明火炉灶内壁上烘烤。锅盔吃口酥脆喷香,里头夹了不少青葱大料,口味很重。虽然做法实在不怎么卫生,后来的事实证明,即便是成都,营业员也是钱和食物不分手拿的,没有卫生概念的。出来玩,图个新鲜,没有痢疾就不错了。
晚饭在住宿地附近一家叫“知味来”的饭店吃的,叫了山萝卜牦牛肉汤和一个野菜核桃花,只叫了一碗饭,结果上来就给你一个陶土做的化缘的钵,一满缸饭任你盛。牦牛肉好多,两个人根本吃不完,很心痛地看它浪费。嚼劲十足,别有滋味。核桃花是种很怪的野菜,长相和吃起来都像树根,味道有淡淡一丝药味。
铺垫了那么多,还未切入正题。沟口大约8点开放吧,反正我们也不急。早上过去一瞧,虽是淡季,排队买票也需要等一些时间吧。看到有个柜台专门取网上订票的,傻眼了,网上居然也能订啊,这样取票速度就不一般了。门票80车票80,2元保险费不要购买。
九寨沟的冬天,属于绝对的淡季,真正是地广人稀,加上白璧无瑕的雪景,整个一童话世界。这时候来游玩,房价票价不仅都下跌,而且因为人少,玩起来更能悠闲惬意地欣赏风景,而不是跑来看攒动的人头。
车子开到镜海的地方我已经迫不及待地下车自己爬了,否则到一个景点下车拍照然后再等车前往下一个景点,是很无聊的事。景点与景点之间可以沿着公路走,如果有专设的小路绕路而行则更合驴友的胃口,好的景致从来都是隐匿在小路上的。
镜海此刻还未从昨夜的雪梦中苏醒,因此带着些朦胧的睡意。我们再前往珍珠滩,要走好一段公路,旁边的巴士不断呼啸而过。下到珍珠滩之前,先经过不少喧哗奔放的溪流,走着走着,瀑布突然展现在你面前,像一个热烈妩媚的美人,不玩儿什么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前戏。
珍珠滩的水声,虽然有蓬勃的气势,但仍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和韵味。瀑布千流而下,一吐奔泻之快意,而水势则是散的,半空即形成水花,远看有如凝霜。径自而上,到达瀑布的水源处,便是河滩了。
继续向前,进入五花海又名孔雀海,太阳适时地露脸了。九寨归来不看水,就因了这水的“深”水“静”流,水深但仍然清澈见底。湖水呈海蓝色,在阳光的照射下同时映现出斑斓的色彩。这里的冬天,虽然没有秋天那样有红黄相杂的妖娆树叶,但静谧的雪景笼罩在海蓝湖水的四周,一派冰清玉洁的高贵和大气。而湖底的森林,无论去九寨沟多少次,都会被它的奇异勾魂摄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