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红色情结:八闽大地的革命遗址图谱(中)

[游记]红色情结:八闽大地的革命遗址图谱(中)

2007-12-13cncn.com



【闽南的红色印记】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就在闽西山区“土地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沿海的闽南之革命火种也在悄然成长……

1932年4月的漳州,正是“朱毛红军”攻克的第一座闽南城池,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那是毛主席率领东路军跳出“敌人”对红都瑞金叶坪重围的“第四次反围剿”(第二年4月,在瑞金沙洲坝召开的“二苏大”毛就离开了部队。“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是靠老毛的“班底子”完成的)在后来的共和国将帅中,有一大半参与了这次“漳州战役”。如今九龙江畔的八卦楼(又名威镇阁,位于漳州大桥北侧,新华南路末端)前剧烈的硝烟,已荡然无存。 “朱毛红军”在此收取了“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随后,大军攻陷了南靖、平和诸县城。

之前的1929年8月,泉州城内,气氛变得异常紧张。据传是“共党共妻”的“赤匪”们在朱老总的带领下,盘踞在泉州山区的永春县一带“休养”与“扩红”,有着两三千条人枪,准备夺取州府。这一年的6月,“朱毛”的激烈矛盾公开化了,毛在红四军的第七次党代会上“落选”,离开了亲手缔造的部队,到永定、上杭一带从事“地方工作”和“养病”(也是这时贺子珍嫁给了毛泽东,在闽西永定的岐岭牛牯牝还保留有他们那时落脚的“饶丰书房”遗址)。这是“朱毛”自赣南入闽以来的又一次“分家”。整支“红四军”的大权此时全部落到了朱的手上,取代毛任“红四军前委书记”的陈毅,就是朱德的部下。此时的红军也已“山穷水尽”,“走投无路”了,陈毅借故去了趟上海中央汇报情况。在这种“内忧外困”的情况下,朱德选择“红四军”暂时落脚在泉州永春山区,自然是明智之举。

保存至今的芝山楼、威镇阁与美魁堂、郭家庙,依然是“朱毛”这段历史轨迹(1929~1932年入闽期间)的见证。之所以没咋宣传,一来“古田会议”的名气太响(每一任的总书记,总要莅临古田,重温这段光荣的革命历史)。二来,当年毛泽东入漳的住所芝山红楼旧居,一直是漳州市委的办公范围,长期谢绝参观,只供内部交流。现在已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免费参观。如果遇到闭馆日,只要在附近的办公点联系,保证有人负责为你开门,但没讲解。而朱德在永春横口乡复鼎村的司令部美魁堂,由于深处偏僻山区,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倒是原郭氏家庙的朱德旧居,反而保存完好,连外墙上的“红军”标语还依稀可见,如今村里也自发地用玻璃罩保护了起来。据说朱德当年睡过的那张大床,主人家却一直不肯搬来纪念馆。

这两处是闽南地区最最顶级的“红色印记”,由此燎原开来的“星星之火”,遍布了整个闽南大地。先后出现了叶飞将军故乡的占石村革命根据地,《延安颂》作者莫耶家乡安溪金谷的“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旧址,以郭节烈士领导的活跃在安溪东溪佛仔格的“红二支队”,以罗明、陈平山、蓝飞凤、蓝飞鹤组织的“惠安暴动”遗址,还有陈伯达家乡的惠安梅岭老区,朱汉膺为首的“坚持闽南红旗不倒”的三朱革命斗争根据地,泉州鲤城龙岭的特支、磁灶的游击支队、德化县水口昆坂的福建省委旧址等。

如果你对闽南这段红色的“烽火岁月”有感兴趣的话,不妨跟随着我的足迹去探访一番……


(插图1)

芝山红楼

说起芝山红楼,倒没有赖昌星的厦门“红楼”,那么声名显赫。前去参观的人估计也不会多到需要关闭,谢绝参观的地步。当然现在不知道的可能还十有八九,更不用提我十七年前路过时的漳州(几乎无人知晓)。以前也从未在书本上,或是从老辈人们那儿听到些许“风声”。虽然我也有收集地图的嗜好,就是没能发现这处芝山红楼的“蛛丝马迹”。若不是那年和小乐探寻土楼的途中,路宿漳州,或许只有等到“红色之旅”“泛滥成灾”的时候。

胜利西路的公园,一路过去,大多是早起锻炼的人,不像泉州那么多趁早做生意的,漳州人似乎更懂得生活,更珍爱自己。这也有不好的地方,比方我这样外来的“盲流”,想垫垫空空如也的肚子,必须一路坚持寻下去。也正是这个机缘,让我走进了市委大院。经过门口时,我奇怪这里咋这么人来人往的晨练队伍,而没有司空见惯的戒备森严,难道是回到了 “人民当家作主”的年月。反正没人拦着,就进去逛逛吧!像我这平头百姓,不用说进政府机关,就是高档住宅区,还不是要三盘四问的,没把你当做“恐怖分子”或“梁上君子”就谢天谢地了。何况平日里门岗还“荷枪实弹”的,怪吓人的。这么一想,我就如同捡了个大便宜似的,顿时昂首阔步了起来,还真把自己当成了机关干部(或者说是“人民公朴”),只是没有那车队排场的气派罢了。

不承想跨进去的这一步,还真收获大大的(回去一讲,还赖在床上的阿乐直嚷懊悔,也许是昨晚大排档的酒太好喝了吧)。或许是好奇心使然,也可能是这处于芝山坡上的树木荫绕的大院,在冥冥之中牵引着我。不知不觉中,走近了一座碑前,这座碑的特别之处是像一面红旗,又像一把尖刀的造型,使我心里格登了一下,走近一看,果然——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纪念碑!

这是一场怎样的攻城掠寨哟?碑文是这样解说的:1932年4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从中央苏区挥戈东进,经过艰苦奋战,再次连克了龙岩、漳平等地,建立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了代表工农政权的苏维埃政府。并于当年4月19日取得了漳州战役的胜利。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对巩固闽西根据地,开展闽南的游击战争,支持东江根据地人民的斗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红军此后的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碑文还说明了处在身后的那幢独立小院,是当年毛泽东同志入漳后居住的地方,后被尊称为“芝山红楼”,现为纪念馆。1992年,为纪念红军攻克漳州60周年而建成了这座革命丰碑。纪念碑的主体构造是取意毛泽东的诗词《十六字令三首》其三“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设计的,一把刺刀由两根人字形的台柱支撑着,穿过连接底座的三个圆圈,直刺云天,寓意着中央红军突破了蒋委员长“不‘毛’之地计划”的前三次围剿。碑高19.32米,表示为1932年红军攻克漳州。底座的6级台阶,用来纪念红军攻克漳州60周年(这组数字,感觉有些牵强)。

从纪念碑前曾经的“枪炮声”中,我回到眼前个个汗水涔涔的“运动员”的现实里,朝着一代伟人栖息过的楼院走去,围墙周围当年红军油刷的标语被“还原”了,纪念馆的大门却紧闭着,有着异常收获的我不再奢望能有什么奇迹,怀着一种似曾相识的心情,绕墙走了一圈,深沉地吸了口气,试图能闻出一丝过去的气息。

走出市委大院,融入渐渐醒来的城市。我想,该写点什么来纪念这次的“奇遇”!没想到这一拖竟是多年以后,当我再次来到漳州,真正走进楼里,这里已经是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福建省五大红色旅游线路),楼外的围墙被新刷的“旧标语”填满了。纪念馆的陈列展室,也重新整理过了,分布在二楼、三楼。其中,“毛主席工作室”是根据当年的邓子恢、罗明、曾志、吴洁清等老同志的回忆和指点,按原样摆设的。内放一张毛主席办公用的桌椅、煤油灯(这盏煤油灯人们都称它是“红楼明灯”)、桌旁是一架单人床,墙上挂着毛主席当年的纸雨伞、行军米袋、公文包,床旁还放有一对马口铁做的箱子。展品中还有珍贵的“毛主席致电周恩来”三封电报原文抄件、“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元帅在缴获的飞机前合影”、“红军指战员参观飞机”、“红四军全体指战员合影”、“八卦楼的硝烟”等历史照片。三楼展室还有参加1932年攻克漳州(1955年解放军授衔)九十四名将军的图像。

于是,我循着耳边呐喊的“厮杀”声追到了威镇阁(八卦楼),极目之处除了车水马龙、高楼大厦外,惟有桥下的九龙江水依然不变地滔滔东去……

(待续)

2003年4月首次造访芝山红楼,2007年12月13日成稿。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1207/18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