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帮女儿攒点山魂 |
[游记]帮女儿攒点山魂 |
2007-12-13cncn.com |
山坚轻落处, 径毅藐纷绯。 女儿,掌上名珠,何日生辉? 女儿渐长,灵秀可爱,待日笄发,独缺山魂。 一、始步家乡的山 女儿三岁那年,我突发奇想:带她去爬山。 家乡县城边就有一座扼守要道的山,林木葱葱。不很高,却也曾震撼抗日战场,如今成了市民凭吊英烈和休闲的好去处。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问女儿:“宝贝,明天跟爸爸爬山去?” 女儿拍着小手:“好啊!好啊!” 第二天上午,女儿还未睡醒。我趁机悄悄跑到商店,花5毛钱买了块“金币”巧克力,找根红绳穿上搁进口袋。 十点多,女儿醒啦,给她穿衣洗漱,吃点米糊,我便骑辆单车载她前往镜山公园。 3里多的路一会就到了。从山脚到山顶,也只近百步石阶。牵着女儿的小手,开始向上爬。一步一步,女儿迈着小腿腿往上蹬。到了中间平台,累了,她想坐地不起。赶紧让她倚着我,站着歇。 过了一会,问她:“还爬吗?” 她一声不吭,抬腿往上走。终于,爬到山顶。擦去女儿小脸上的汗珠,从衣袋里掏出“金牌”戴上她的脖子:“宝贝,真棒!” 女儿蹦跳着:“爸爸,真好!”说不定,她在尝试分享电视里体育比赛颁奖的喜悦。 突然,她指着身后的长条纪念碑问:“爸爸,这是什么?” 我默然,无言以对。难道在她这么幼小的心灵中,就要盛装那残烈的悲剧? 赶紧指着地上的花草,带她四周看看。中午时饷,我又牵着女儿的小手,一步一步下山,回家吃饭。 二、铭心韶山路 转眼,女儿四岁多。一次机会,单位组织去韶山参观,恰好夫人也要去宁波出差。俩人一合计,女儿归我,一同去韶山。 第一次出远门,女儿跟十几个大人在车上嬉闹得很开心。 车窗外的公路、村庄、稻田、树林,一切对她都是新鲜,脸上时常变幻出好奇、惊诧、欢愉的情态。 一路颠簸,累了她就睡,醒啦就缠着叔叔阿姨给讲故事。 夜色渐暗,车子突然坏了。大家商量推车到前面1公里远的修理厂。考虑带着小孩,同事们不让我下来,车上仅留司机和我父女仨。车子吃力地慢慢向前滑行。 女儿醒来,疑问:“爸爸,叔叔阿姨他们呢?” 我安慰她:“别怕!车子坏了,他们都在推车。” 她从我怀里坐起,睡眼惺惺地说:“那我们也去推吧!” 心头一热,我紧紧的把女儿揽在怀中~~ 经历一个晚上的折腾,车修好了,第二天上午赶到韶山。 韶山冲的质朴给女儿增添许多问号: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来这里看?毛爷爷是什么样的啊? 穿行于故居、水塘、滴水洞,她走走停停,东瞧瞧,西看看,活蹦乱跳,在不少地方留下幼小的倩影。 令我惊讶的是,龙头山和虎歇坪都是她自己一点点爬上去的。 在小山峰休息片刻,女儿确实累了。下山,我主动背着她。 该返程了,我特意带女儿到毛泽东铜像前,她那清纯眸子久久凝视这个伟岸高大的人,心里想什么不得而知。 上车前,跟司机玩耍,不小心额头被牙齿嗑出一个鲜红的血印,她哇的一声大哭。那时可没有创口贴,我赶紧用火柴盒上的擦皮沾住伤口。还好,血未渗出。问怀中的女儿:“痛吗?”“好痛哦,爸爸!”我抚摸着她赤红的小脸:“没事,明天就好啦。”她忍着疼痛,慢慢睡了。 一路奔波,顺利到家。 无论女儿是否能够感受韶山的美景和历程以及路上的艰辛,这次带她前行——值! 三、勤攀“舞功”山 有了爬山的历练,女儿变得坚强和刚毅。 她自幼喜欢舞蹈,练功的苦只有她自晓,也不知默默擦干多少酸楚的泪。还在家乡的小学读二年级时,有一天放学回来,女儿对我说:“爸爸,我不想练舞蹈了。”我摸着她额头上的牙印笑问:“还记得小时侯爸爸送给你的金牌吗?”她默不作声。 春夏秋冬,终有收获。 年底,女儿第一次随学校的小星星艺术团到地区参加文艺调演,第一次担任节目的主角。 回到家,一张薄薄的奖状成了她的骄傲。 望着兴高采烈的女儿,我深情地说:“山无止境啊!” 准备读四年级,女儿随我到北京。她学会了长年胸挂月票挤公交独自上学,课余坚持去少年宫练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女儿小学毕业的头一年,她所在的少年宫艺术团应邀前往厦门参加全国性的文艺汇演,团里也指望她们的那个节目捧杯。果真,得了个二等奖! 载誉归来,女儿美滋滋的,缠着我非要描绘在厦门的所见所闻,特别炫耀说是去爬了鼓浪屿的日光岩。我嘿嘿笑:“那哪是山?” 她嘴一噘:“等着,下次给你一个惊喜!” 四、穿越北京的山 女儿转学北京后,第一个国庆,我和夫人便抽了一天时间,带她爬香山。山路弯弯,旅程漫漫。火焰般嫣红的黄栌树叶,吸引她奋足。 年轻不知愁滋味。她一路小跑,依次穿行眼镜湖、望峰亭、碧云寺、见心斋、双清别墅,渐渐向香炉峰攀去。 真是“鬼见愁”,距峰顶还有三分之一路程时,女儿腿提不动啦,眼泪扑漱往外滚。我问:“咋办?”她转身,看看已过的路,蜿蜒弥漫;望望前方的路,陡峭艰辛。 沉吟良响,女儿决断说:“爸,妈,上!”慢慢挪步,披着夕阳,终于登顶。在一个小摊前,她选了一块纪念牌,刻上自己的名字和时间,轻轻的挂在脖上。 五年级的暑假,给女儿报了个“穿越灵山夏令营”。她也渴望听听山的风啸,体验山的雄魂。正当她踌躇满志,跃跃欲试时,却接到组委会的电话,告知因天气变坏活动取消。女儿沮丧好几天。我及时鼓励:“要爬山,机会多呢!” 小学快毕业,女儿忙忙碌碌,频繁穿梭家里和学校,好象想捣腾点什么花样。 一天晚上,她搂着我的脖子撒娇:“老爸,我明天和同学一起去爬山。”“好啊,注意安全!”我关切的叮嘱几句。 第二天清晨,女儿就出门了。黄昏,还未见她的身影,夫人有点焦虑,心中显得忐忑不安。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夫人赶紧拉开。女儿手中拎着一小袋花生和几个红薯回来了,满身散发泥土的芬芳。她告诉我们:来回挤了很久很久的市郊公交。 事后看她给我的照片,十来个风华少年确实登上了北京的一座山,只是不出名的山。 赞美女儿:这是她第一次没有大人跟随的山峦徒步行走,第一次自己选择的山峰穿越。 如今,可爱的女儿又自己选择远赴它乡,就读国内的一所知名中学。 每当夜晚通电话时,倔强的女儿总要提醒我:读大学,她会回北京穿越。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1230/17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