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的表妹一家移民到了横滨,我弟弟的小姨子嫁给了日本男生.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好象没怎么接触过日本人,对日本也没什么了解. 我只是记得几个和日本人有关的小故事,讲出来给大家听听吧. 故事一: 同事的儿子在上高二那年被学校安排和来自日本的同龄人联欢交流. 事后我问他,你感觉日本学生如何啊. 他回答说:我不喜欢日本,可是,有件事情让我很不自在. 其实,让这个大男孩不自在的,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午饭后,食堂分给每个学生一个橘子. 中国学生吃完后,都顺手把橘子皮扔在了饭桌上. 而日本学生呢,他们把各自的橘子皮和果核都收集到一起, 沉默着,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这种不可思议的举动在日本是见怪不怪的, 因为在日本的公共场所,你很难找到垃圾箱. 日本的街道非常干净整洁,这和每个市民的努力都是密切相关的.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垃圾污染,日本人都把垃圾带回家,统一处理. 据说当年的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后,偌大的一个体育场居然找不到一张纸片. 这样一个集体严格自律的民族,不仅让人肃然起敬,还让人感觉后背发凉. 故事二: 有一年我和朋友去山西旅行,在火车上,遇到几个日本留学生. 他们刚好和我们是上下铺,所以他们的一言一行全部一览无余. 火车夕发朝至,出发没多久,天色就渐渐黑了下来. 几个留学生先是安静的各自看书,息灯后马上各自安睡. 天蒙蒙亮的时候,火车到站了. 几个孩子翻身起床,迅速的整理好自己的背包,一切井然有序. 看着他们整齐的背影,我惊讶的半天闭不上嘴. 难道,他们都接受过部队的特种兵训练? 事后,我和朋友聊到这件事情,朋友说,这种事情在日本很正常. 朋友的妹妹定居日本,而且按照日本的教育方式调教孩子. 朋友举例说,如果日本的孩子和家长一起出游, 那么孩子和家长都要各自背好途中所需的饮用水. 家长的生活经验丰富,当然知道带几瓶水才算合适,可孩子就未必了. 第一次出门,朋友的外甥只带了一瓶水,而且很快就喝完了. 这个时候,朋友的妹妹妹夫是绝对不会把自己的水让给孩子的. 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你心疼他溺爱他,那么他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该怎么照顾自己. 我和朋友都感慨日本人的教育方式,可当我问朋友,你舍得这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吗? 她坚决的摇摇头说,我可舍不得! 故事三: 前年春天,我和户主去郊外踏青. 中午的时候已经饥肠辘辘,随便找了个餐馆,急不可待的落座点了几个菜. 临座,是一大桌子同样人困马乏的日本人. 等了片刻,终于出现了一道菜,炸河虾. 可那不是我们的,菜被端到了日本游客面前. 人家比我们早到,这一切都无可厚非. 可奇怪的是,这些日本人都不动筷子,他们看了看河虾,嘀咕了几句后继续聊天. 巴依,日本人就算讲究礼仪也不至于这么严谨吧?非要等菜上齐了才动筷子吗? 我捅了捅身边的户主,小声的问. 不会吧,没听说过日本有这种讲究啊.户主也感觉纳闷.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伙计跑进来,把那盘河虾从日本人的桌上拿到我们面前说, 不好意思,刚才上错菜了. 哦,原来如此. 事后我问户主:如果这种事情被咱们中国人赶上了会如何呢? 户主反问我:你说呢? 曾经听我们的导游说过,在日本,路不拾遗是很常见的事情. 当时听了,半信半疑,难道日本人的素质就这么高?! 在日本的最后一天,在机场侯机的时候,我们团的一对小夫妻讲起了一桩"奇遇". 有一天晚上,小夫妻外出去麦当劳喝饮料. 隔壁座位的日本女孩儿把手机和书包随手扔在桌子上,直奔前台而去. 两个人看的目瞪口呆,以为女孩儿粗心大意给忘记了. 他们开始为女孩子担心起来,不错眼珠儿的盯着桌面,生怕被谁来个顺手牵羊. 几分钟后,女孩子端着汉堡和可乐回来了,坦然的坐下,好象什么都没发生过. 饭后,人家又如法炮制了一番,空着手去了趟卫生间,又坦然的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