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京城九坛之天坛[圜丘坛](5) |
[游记]京城九坛之天坛[圜丘坛](5) |
2007-12-30cncn.com |
皇穹宇始建时为重檐圆攒尖顶建筑。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建,改为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 皇穹宇有东西配庑各5间。其正殿及东西庑共围于一平整光滑的圆墙之内。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围墙。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墙壁是用磨砖对缝砌成的,墙头覆着蓝色琉璃瓦。 围墙的弧度十分规则,墙面极其光滑整齐,对声波的折射是十分规则的。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折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所以称之为“回音壁”。
皇穹宇远远望去,就像一把金顶的蓝宝石巨伞。
圜丘的附属建筑看过之后,向南行去看看祭坛。 圜丘坛又称祭天台、拜天台、祭台,是一座露天的三层圆形石坛,为皇帝冬至祭天的地方,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扩建。 圜丘坛周长534米,坛高5.2米,分上、中、下三层,各层栏板望柱及台阶数目均用阳数(又称"天数",即九的倍数),符"九五"之尊。 圜丘坛面用艾叶青石砌就。坛面除中心石是圆形外,外围各圈均为扇面形,数目也是阳数。 圜丘坛每层都有汉白玉栏板望柱,均为9的倍数。上屋栏板72块,中层108块,下层180块,合360周天度数。古人认为九是阳数之极,表示至高至大,皇帝是天子,也至高至大,所以整个圜丘坛都采用九的倍数来表示天子的权威。 圜丘坛有外方内圆两重矮墙,象征着天圆地方。 待续。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2001/28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