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乳源段西京古道(游记) 全文 |
[游记]乳源段西京古道(游记) 全文 |
2007-11-30 easyyou.com |
“西京古道”在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境内通过。“西京”是指东汉、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今陕西西安市,“西京古道”就是古时上京城的道路。 位于乳源县红云镇和大桥镇之间现遗存仅2.5公里的古道,当地人称作猴子额,就是说这段路的地形山势像猴子的额头,突兀险峻。完全用石块、条石砌成,宽仅1米多,两边是荒草,如蛇一般盘旋在荒山野岭之中。拾级而上,就和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感觉差不多。有些石板上有明显的踩踏凹印,而且磨损很深,工作人员说那是马蹄印。拾级而上,我们到达了一座古凉亭——心韩亭。据史料记载,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曾两次经过“西京古道”到达岭南,其中最后一次被贬到潮州做刺史,后人曾慕贤建亭供人凭吊,因此有“心韩亭”。 这个凉亭不像常见于名山胜地或者花园别墅里那种有顶无墙的风景亭,它更像是间遮风避雨的房子,一个驿站。凉亭跨在古道上,墙壁用大石砌成,拱型门上方书写“心韩亭”三个大字。亭内空间有几十平方米,有石凳排列两边,进亭后爽气迎人,清风拂面,使人心旷神怡。凉亭的外部造型也十分美观,建筑坚固,能耐大自然恶劣气候的风摧雪压。 据建亭碑记载:西京古道是古时乳源的交通要道,无论昼夜寒暑,往来行者不绝于路,且路途之中无歇息之所。明清之际,各地乡民纷纷在古道沿途修建凉亭,几乎达到五里一亭,十里一驿,行人自此“风雨骤来有所避,炎热汗下可纳凉”。此外乡人还在凉亭烧煮茶水,供路人解渴,心韩亭尚存有“施茶”碑。相传苏东坡被贬也经过“西京古道”。 这样一条不起眼的小路,就是古人上京城时走的路,现在看这条路,在古时却也可以称得上是“高等级”公路了,犹如“高速路”一般。古时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传递信息主要靠驿站,“西京古道”也就是当时传递信息和运送货品的“高速路”。 如果当年为杨贵妃送去新鲜荔枝的快马就是奔跑在这条路上的话,日夜兼行的“八百里”快报,也就是一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到达西京长安了。可以想象,在那种不顾人困马乏,日夜兼程,一站接一站如同接力赛般的奔跑中,将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路途遥远,山势险峻崎岖,途中又有恶虫猛兽出没,或因人困马乏,或因疾病,或因毒虫侵害而人畜两亡?原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著名诗句的背后竟有这样的艰辛。“西京古道”作为一条不乏文人墨客的重要的历史通道,不仅仅遗留着古代建筑、交通、经济贸易等丰富的历史内容,还有丰富的书院文化在推动着当时沿途的文化教育。 TOP
|
转自:http://www.easyyou.com/article/show/7501119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