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早上6点闹铃把我唤醒,迷糊到6点半起床更衣刷牙漱口,感觉又像是集体活动,和大崔同屋不同床,7点下了楼才想起我现在是在美国了,呵呵。有了点精神,才开始注意起主人家繁多而又朴素的布置,白色石膏墙体上挂着许多图片、照片和装饰物,种类颇多确又玲珑有致,一进门向左的门槛上贴着一幅剪纸作品,旋楼梯而上的墙面挂着主人精心挑选的韩国四季插画作品,屋顶的每个角落都有挂饰,玄关与客厅、客厅与餐厅、餐厅与厨房都由家族成员的照片作为过渡,客厅的电器一应俱全,一切以生活为本,以大为本;餐厅房顶自上而下的吊灯灿烂而温馨;厨房的各类烹饪用具摆放整齐,顺手顺心;客房的灯光简约而雅致,让人感觉到真正的安逸。每一幅图片、每一幅照片、每一幅字画、每一件看似随意摆放的装饰物品,无不体现出主人的经心、精心! 
吃过男主人亲自烹制的法式鸡蛋面包咖啡早餐,我们再次上车向西行进21英里来到向往已久的帕萨德纳城市学院图书馆Shatford Library交流访问。它属于大学图书馆类型,首先看到的是PCC主体建筑,像帕萨迪纳市的所有建筑物一样,离地并不高出许多,大概7、8层的样子。进入图书馆大楼,楼梯口有NOFOOD NODRINK的提示竖立,附近有一队学生正在排队等候进入可使用2小时的计算机教室。先说明一下,在PCCL,除了非本地居民和非在校学生不能借走图书外,其他本地居民和在校生只要每年花费25美刀办一张PCCL卡和额外的一点点诸如复印和打印的费用,即可获得图书馆内的任何服务,也就是说所有服务都是免费的,每册图书的借期为二周,音像制品则为三天。该图书馆隶属于PCC,所以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比例高达97%,其他包括本地和非本地居民利用率则只有3%。 
沿宽长的台阶上至图书馆二层,可以看到一个环形阅览自习区,中间则是一眼天井,围绕自习区则是最常见的高高的书架了,这样的设计是为了照顾自习区能得到最好的自然光光源,书架很高同时也准备了迷你梯子供读者使用,每个书架的边缘都有一台限制访问功能的检索机,读者可以通过这台机器查阅图书馆的各种信息,如图书检索和数据库查询。离开阅览区,进入眼帘的是参考咨询台其他一些非英语系的图书阅览室,如中文和意大利文,参考咨询台的桌面上有两台计算机,不同职务职称的图书馆员在不同的时间段为读者提供各种参考咨询服务,读者可以从图书馆网站上了解哪位图书馆员在哪个时间段对外服务,以便有针对性地选择。在参考咨询台的一旁,我看到一台自助打印机,读者把读者卡插入IC卡口,投进几枚硬币,就可以自助打印所需的文档了。在楼的另一侧,是教材借阅部,工作人员正繁忙的工作着,教材只能在图书馆内使用2小时,每个借到书的读者都回快速的阅读里面的内容,并按时归还图书。这些书可以通过电话预订或现场预订,图书馆员制作了针对教材题名的目录,工作人员熟记这些书与目录的对应位置,紧张而有序地为学生读者提供服务。负责人Hana女士为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首先,学生通过目录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工作人员针对其所需在架子上找到该册图书;然后,学生出示读者卡,工作人员通过刷卡器,读取其信息,显示在图书馆所用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终端屏幕上(该系统听说是由MS ACCESS建构的);接着对其所借图书进行条形码扫描识别,在系统生成借出数据后,由工作人员填写读者卡号和归还时间到粘在书籍上的记录卡片后,完成借阅手续,通过电话预订的则直接由工作人员为其借阅。归还方式则直接扫描该册图书条形码,确认未超时后即进入再次流通状态。有时候,没有事先预约的图书可能被借出,读者可以从工作人员那里得知下次归还时间,以便其借阅。二层还有计算机技术部,由于不在今天的交流范围,故没有来得及去看看。 沿着两侧挂满图片的台阶来到三层,这里的平面布置和二层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自习位子更多,二层的参考咨询台和教材借阅部在三层被图书馆馆长办公室和电化教室所替代,馆长办公室,顾名思义,就是馆长办公的地方,在彼此认识之后,我们向PCCL的两位馆长呈送了来自西城区图书馆的老北京文化礼物——门礅,由2个15厘米高的微缩门礅构成的礼物小巧精致,上面附的介绍由中英双语构成,对促进两馆之间的友谊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电化教室有两间,其一有100寸大投影屏幕、计算机和投影仪,另一没有,两间教室都有约60席的座位供老师和学生在此学习、交流。 
自三层的电梯下到一层,这里有计算机房和采编部。计算机房有两间,每间各约有40台液晶计算机,同时机房还提供无线网接入服务,该项服务仅在计算机房周边及二层对应位置的区域提供,学生可以持笔记本在周边上网查阅资料,由于更多的学生来自初中和高中,因此无线网络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这里的计算机系统均为WINDOWS操作系统,由MPC公司为其开放相关的管理软件,诸如限制软件安装,反病毒和不良信息过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管理端察看计算机利用情况,读者可以通过读者卡直接登录获得2小时的使用权利,图书馆员可以利用这套系统面对初中和高中学生开展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教学服务。在采编部,我们接触到一些工作人员,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一名工作人员正在修补图书,图书的边角用不透明的黑色胶布裹紧,再用透明胶带把四边粘牢。整个图书馆的工作区域都是不面向读者开放的,每人的办公桌都有围挡,工作区中充满生活情趣,2月刚过的情人节,在工作区中还四处可见桃心胶贴和悬挂物。在比较大的工作区,如采编部,有一个小型厨房,提供冰箱、微波炉、饮水机等常见设备和水槽、餐具等等,说话间,就到了午饭时间,11点,用他们的话说,采编部的桌子上班的时候用来工作,休息的时候则被当作餐桌,我们和其他工作人员在“餐桌”上吃完了简单的午餐。12点至1点,我们沿着校区散步,迎面走来两位黑头发黄皮肤的MM,她们说说笑笑,是中文!“他乡遇故知啊”擦身而过的时候我嘟囔了一句,她们听到了也是一阵惊喜,毕竟洛杉矶虽说是个大华人区,但是黑头发黄皮肤,能说中文,且是普通话的同胞是少之又少。出了校区,我们沿着PCC的草坪向西而行,体验了街区的概念,大概1公里左右长是一个街区,快到1点,我们回到一层的采编部如约和Kim见面,按照时间表我们将与图书馆网站管理员Mrs. Tirapelle作一个约1小时的交流,进到屋里,桌面上放着几个餐盘和若干块蛋糕,原来昨天是她儿子的生日,今天大家一起来分享这块蛋糕,我们也一道品尝了,美国人喜欢在品尝甜点的时候放一些冰淇淋在里面,It’s good. 在1点半我们来到Mrs. Tirapelle的办公室,她首先作了自我介绍,她有三个专业学历,第一是人类文化学;第二是图书馆学;第三是计算机科学。我也向她作了相应的介绍——只有一个学历,计算机学,呵呵。接着她向我们展示了PCCL图书馆网站,包括主色调颜色绿色的协调、图书馆服务、网上参考咨询服务及数据库检索服务等,接着她演示了如何利用DREAMWEAVER软件进行网站维护。我也向她展示了西城区图书馆网站结构及信息中心模块建设思路。她在对两馆网站的主色调都是绿色而感到兴奋,接着她又向我们展示了下一步的工作设想,如改进读者留言系统的单一表单提交方式为交互式访问,我也把我架构的图书馆读者留言系统展示给她看,她看了以后说very good,并表示新的交互式留言系统将在今年八月正式启用,我承诺将在八月份观摩PCCL网站。PCCL网站含有20个付费的数据库,可以单一检索,也可共同检索。数据库涉及各个方面,文学、艺术、数学、期刊等等。Mrs. Tirapelle同时也展示给我们一个图书馆自制的数据库,是一个能供提供各类资源连接的由简单MS ACCESS建构的系统。我对ACCESS的免费性带来的数据安全方面的问题表示怀疑,她也认为这是个不小的问题,同时表示在第三天的计划中共同与计算机技术部的同仁们继续进行约2小时的讨论。在三点的时候,我们与出现在今天计划中的最后一个图书馆员见了面,她刚好完成了今天的参考咨询服务工作,她带我们来到三层的电化教室,为我们讲解了OCLC提供的网上参考咨询平台的功能实现及后台操作,这个平台类似我们国内由广东省馆发起的网上参考咨询服务项目平台,都是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不同图书馆的馆员来回答来自全球各个交流的问题,目前OCLC的网上参考咨询服务能够做到七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服务,简单问题在两分钟内予以作答,并采用目标推送的方式直接在提问方的电脑上弹出信息,同时该系统提供在线CHAT回答,在图书馆员工作界面,网页右边是动态谈话窗口,可以直接回复,或屏蔽某人的发言,而在网页的左边则是该图书馆员所在图书馆的网站检索页,图书馆员可以通过该页查找任何与谈话有关的完整答案和辅助信息。国内此类系统起步较晚,但是实现技术已基本与国外同行持平,只是尚未能做到7*24小时服务,在技术不断成熟、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的将来,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必将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差10分钟4点,我们被带入一层的计算机房进行PCC图书馆网站的使用体验,顺便收发国内的邮件。4点半,Kim和我们共同回家。这期间,发生了一段小插曲,Mrs. Kim在停车场倒车时不慎与一辆accoua轿车尾部进行了亲密接触,Kim对碰撞位置进行了手机拍照采样,同时将写有自己联系方式的纸条别在了轿车的前风挡上。 
To be continu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