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京印象 |
[游记]西京印象 |
2008-05-22 sina.com.cn |
转完了小吃摊,就去环城公园里的戏园子。简单的舞台,三层大幕布,底下摆放着三五张桌子,椅子。一阵锣鼓声后,就开始了。有整本演出的,也有清唱的,尽管不穿戏服,不化装,可台步动作却仍是有板有眼。在西京,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大秦腔,吼一吼,精神抖擞。但也有少数人,一把琴,一面鼓,直接唱起了河南梆子。 凡是到过西安的,少有不去爬华山,看兵马俑的,可要是不去书院门,那损失可就大了。一进南门,行不到百米,就看见东边一古朴的砖塔,砖塔后面立一大牌坊,没有杭州那边的牌坊那么阔气,却也是富利堂皇。这就是书院门。 书院门起源于在它里面的关中书院。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西北四大书院之冠。是一个明代的叫做冯从吾的工部尚书,给皇帝上书,说皇帝“沉溺酒色、荒于朝政”,结果被革职回家,然后潜心研究易理,在宝庆寺讲学,后来又拉上陕西省当时的最高行政长官汪可受,进行“联镳会讲”,来听讲的人足有几千人,此后把那个地方修了一所书院,就是关中书院。 关中书院建成以后不久,魏忠贤灭了东林书院的一帮文人,顺便把关中书院也收拾了一下,冯从吾也被累及。然后,熹宗一道圣旨把关中书院拆了。一直到康熙三年,关中书院才被重建起来,在光绪皇帝在位的时候,又修葺一新,改成陕西省师范大学堂,现在,它里面是陕西师范学校及其附小。现在西安人通常所说的书院门,指的是从碑林到关中书院门口的这一条步行街。这条街是青石板铺成的,路两旁都是一些仿古的建筑,里面是一些卖湖笔、端砚、名人字画、古籍、治印的,每家店铺都装修的古色古香。而且不吵,店铺里面的老板都袖着手坐在屋子里面,有的拿着一个紫砂壶,眯着眼睛,决不吆喝。这就是西安的书院门和书院门里的商人。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58997010004ig.html1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